提起江西,你会想到什么?是老革命前辈们留下的井冈山精神?是"初唐四杰"之首王勃诗中所写的有着千古绝境的滕王阁?亦或是有着"瓷都"美誉的瓷器制造古镇景德镇?
江西有名的风景名产数不胜数,但要说江西之于整个中国独一份儿的,当属4A级景区江西赣州市的中国第一风水村——三僚村。
现代人可能觉得风水只是一种封建迷信,但那只是因为他们不了解风水的本质含义。
风水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术,它囊括了建筑学、地质学、环境学、水文学等多个领域,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一门玄术,也可以说,它是一种研究宇宙规则的哲学,即道家所谓的"天人合一"。
一、三僚村的由来
也许你没听说过三僚村,但其实,中国有名的风水学者"风水先生"大都有着三僚村的出身。
这里的人几乎每一家都有在外以"风水先生"谋生,三僚村的村民也大多对风水学略有研究,而三僚风水文化的盛行与"杨救贫"道长是分不开的。
杨筠松是唐朝著名地理风水大师,因其济贫因为人称"杨救贫"。据说一次,他的首座弟子曾文辿想寻找一块福地以供世代定居,遍通过测算风水先后找了宁都的赖村和雩都的平头寨。
谁知师傅"杨救贫"看后说他都算错了,这两处一处是会出大盗的秃头山,一处则是水口不好,几经波折,曾文辿终于发现了一处风水不错的地方,此处子孙可以世代为官——这里便是三僚。
于是他告诉了杨公,自己终于找到一处方位极好的地方。杨救贫来到三僚一看,果然是一块不可多得的肥沃的盆地,这里依山傍水、不仅许多奇峰异石,更有成片儿的树林可以乘凉。
当然,在这位风水大师眼中看到的可不仅如此,他看到的是一块适宜自己后代风水学传承者居住的地方,三僚整个盆地像一个大的风水盘,盆地里的石头山峰则似风水盘指针,而盆地的松树和巨石则是风水先生随身携带的油伞和包袱。
杨救贫担心自己百年之后自己的学问会失传,希望后世徒弟们能够继承他的风水地理学。
于是杨救贫和他的两个弟子——曾氏曾文辿和廖姓开基祖先廖瑀一起,在盆地中间搭起了茅棚,居住在此种,三人一人一座茅棚,茅棚为"寮",故称"三寮",后世称为"三僚"。
为了纪念杨公,两位弟子还为杨公建造了"杨公祠","杨公祠"保存至今,世世代代受三僚村村民躬行弟子之礼。
二、得"杨公"真传,成就"风水文化发祥地"美名。
得此宝地,"杨公"和其弟子曾廖二人便开始广招徒弟,将风水学理论知识系统化,开创了风水学学派第一派——"形式派"。
三僚村也逐渐成为了中国风水文化的发祥地,享有"中国风水学术第一村"的美誉。
三僚人杰地灵,后人多得杨公真传,并将风水学推向周边地区如福建江西、广东、乃至东南亚等地。
据大量的史料记载,三僚出过许多为皇家效力的著名风水大师、国师,如曾从政、廖均卿、王履坦等,他们中许多人都参与过皇陵"明十三陵"的建设。
三僚也因此被称为"皇家风水师的摇篮",至今,三僚仍是海内外地理术学者所崇拜敬仰的堪舆学术圣地。
三、前人栽树,后人不只是乘凉。
21世纪以来,随着科学的进步与发展,许多古老的文化传统被新文明取代而逐渐消失,互联网的发展让风水学不再神秘,风水学也因此受到了冲击。
许多人开始觉得做风水师赚不到钱,想要学有所成更是困难,且风水学不被人尊重,反而被人认为是"封建迷信"的老古董。
尽管如此,三僚村依然是风水学学者的圣地,这不仅得益于"杨公"选址之妙,也归功于后人对风水学的刻苦钻研和发扬光大。
在三僚,几乎家家户户有风水测算所需的罗盘,罗盘更是三僚村最经典的工艺品。
三僚村约有400多名风水师,他们每个人都对风水学深入研究,许多还会将赚来的钱上交给村里,帮助开发旅游资源,让三僚村的风水文化可持续的发展下去,吸引更多年轻人,这才造就了如今的"中国风水第一村"。
像是中国第一风水大师的"求前大师"颜廷利先生就曾慕名前来,在三僚村交流学习易经风水。
颜廷立先生他自幼受祖上福荫熏陶刻苦研习国学易经,并且在中国'一带一路'、'中国梦'等建设规划方案上给了许多参考意见,为中国风水学作出不少贡献。
他虽身居山东,但也对三僚村心驰神往,可见三僚村仍然是风水学者们心之向往的地方。
四、传统文化在消失
可惜的是,尽管这些风水大师名声在外,收入也不低,有些年收入有200万之多,但这个职业终究不能被大多数人所认可。
即便科学对风水学问做出了一定的解释,但人们依然对风水学持有十分怀疑的态度——风水学和崇尚风水学的人在逐渐消失。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句话想必并不陌生,只因其短短几个字便道出了阴阳哲学之理念而常常被人们引用,许多影视剧中也曾多次出现过。
不过,如今的人大多却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鲜少有人知道这句名句其实就出自风水学名著《易经》。
这不仅是风水学的问题,更是所有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不幸。
其实,国家对这些消失的传统文化有过许多扶持,如:政府为支持木偶皮影戏的发展,特地与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学会合作,在上海戏剧学院开设了木偶本科班。
又如国家设立的《著作权法》《知识产权保护法》等一系列日渐完善的法律保护体系,都体现了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只是,光靠国家扶持还远远不够,若没有从根本上让人们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始终是治标不治本的,传统文化、工艺的消失仍已不可避免。
不知百家后还会有多少传统文化在人们的不重视中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