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海曙区有一条美丽的溪流,名叫清源溪,由雪岙溪和李岙溪相汇而成。
主流雪岙溪,发源于海曙区和奉化区交界的商量岗奶部山。
源出奶部山的水,往北流经海曙区龙观乡铜坑村,这一带的岩石含有铜元素,上世纪曾开采过铜矿,因此而名铜坑村。
但是因为铜元素含量较低,铜矿开采半途而废,铜坑废弃。
从海曙区龙观乡通往铜坑村的公路,称为龙铜公路,公路到村即止,前行再无路。
2021年5月18日,宁波市启动了四明山区“146”路网工程,重点工程就是建设铜坑隧道公路。
铜坑隧道公路,包括两条隧道和一座大桥,穿越南峰岗,跨越陶坑溪,再穿越乌岩尖岗,至茅镬古树群公园对面的低坪电站旁出隧道后与蜜北线公路相通,可向四明山各个方向。
铜坑隧道打通后,铜坑村的断头路历史将由此改变。
溪水流经铜坑村,折而往东,汇入石鼓门水库。
石鼓门水库很小,始建于1966年,2014年加固改造,因为水中含有微量铜离子,因此看起来特别蓝。
2022年,石鼓门水库突然走红网络,原因就是某音、某书上有人发视频,说石鼓门水库是宁波最蓝的湖,还说是宁波的九寨沟。
现代人喜欢跟风,很多人专程到石鼓门水库来打卡,到了才发现,如果想拍一张以水库为背景的人像照,还真的挺难。
目前因为修通铜坑隧道,龙铜公路处于封闭状态,建设期间请勿再往铜坑方向。
溪水流出石鼓门水库,再流经雪岙村,称为雪岙溪,再与李岙溪相汇后,称为清源溪。
雪岙村,古籍中写为“薛岙”,《四明谈助记载》,清源溪“水发于薛、李两岙,其源数十里,与环村大溪夹出,落鄞江。”
那么,“雪岙”和“薛岙”有什么关系?雪岙村民姓薛吗?
宋时,薛氏从布政、薛家一带迁此定居,取村名为“薛家岙”,后来陆续有戴姓、刘姓、洪姓等人氏迁入,冬季时山中积雪多日不化,“薛岙”逐渐演变为“雪岙”。
雪岙村近年建成了别墅新村,与古村分居溪流两岸,在水一方,风光宜人。
清源溪的另一条支流李岙溪,发源于商量岗以东的兰峰,流经兰田村,从虎啸岗直泻而下,在兰田村至里村之间的悬崖绝壁上形成了一道三折瀑。
每年寒冬时节,当气温低于零度以下时,溪水结冰,形成了难得一见的冰瀑景观,令人叹为观止。
颖之先后15次游历,见证了里村和三折瀑之风光变化。
三折瀑之下,地势落差大,因此没有形成潭水,夏季不适合来玩水。
溪水流经奉化区里村,进入海曙区龙观乡境内,山脚的村庄名叫李岙村。
李岙村人并不姓李,多姓洪,始祖从现在的宁波市江北区洪塘街道迁移而来。
因为这里地处四面环山的山岙里,因此始称“里岙”。
村西相邻的村庄是奉化区溪口镇里村,里岙和里村,名字太相近,因此在1981年,里岙改称为李岙。
李岙村里无李树,但是桂花树却连绵成片,而且品种多样,丹桂、金桂、四季桂等等,一年四季都有桂花飘香。
2005年,李岙村所在的龙观乡,被浙江省农业厅命名为“中国桂花之乡”,桂花树不仅美化了村庄环境,也让李岙村民走上了富裕路。
2012年,李岙村确定实施全村改造,原拆原建,家家住进了洋气的“别墅”,成了新农村建设的典范。
2019年12月25日,李岙村入选第一批国家森林乡村榜单。
溪水流经李岙村,与雪岙溪相汇后,称为清源溪。
溪水清澈透明,“溪中多乱石,流水至此,恒有微涟清漪,琮琮琤琤”,故名清源溪。
清源溪,旧称绀水,也叫绀溪,流经海曙区鄞江镇清源村、金陆村,在悬慈村汇入鄞江,奔流向海。
源源溪有一条美丽的支流,名叫卖柴岙。
卖柴岙之水,发源于宁波市海曙区和奉化区交界的崇山峻岭之间,典型的丹霞地貌,群峰连绵,数有三十六峰,清秀奇丽,因此而名清秀山,当地人也称作清修岭或清秀岭。
山谷中原有吕家、田家、张家、杨家四个古村落,村民世代以砍柴、卖柴为生,故名卖柴岙。
1957年,为了建造水库,峡谷中的四个村落全部迁出,分居于现在的鄞江镇芸峰村和悬慈村。
1958年,大兴水利的年代,卖柴岙水库正式开建,但是开工后不久,就到了人们吃不饱饭、忍饥挨饿的岁月,全国各地成千上万已经动工的水库,几乎全部停工。
直到七十年代末,卖柴岙水库才建成,从开工到建成,经历了旷日持久的二十年,有些家庭三代人都参加了水库建设,因此,当地人把卖柴岙水库称为“三代人水库”。
卖柴岙水库建成后,在尽头的原杨家村所在地种植了规模庞大的池杉林,现在成了美丽的风景线。
颖之游访宁波山水,至今共发现13处红杉林,其中最隐秘、风景最迷人的红杉林,就是卖柴岙水库红杉林。
清源溪地处清秀岭与蜘蛛岭之间,两岭相夹,沃野连绵,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清秀岭”、“清源溪”、“清源村”之名都源出此意。
明朝文人张东沙诗云:
同人笑我雨还游,雨里看山山更幽。
密树丛中清涧出,虚岩洞口白云稠。
僧因好客来偏惯,鸟为留春啭未休。
石径苍苔尘不到,人间只此是丹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