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山清水秀,17个世居少数民族在这里和谐共生,民族村寨星罗棋布,在广阔的贵州山地空间里,众多璀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了迷人光彩。在2022亚洲山地旅游推广大会的配套展区中,非遗传承体验区无疑是最受瞩目的区域。
在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大力支持下,松桃苗绣、苗族蜡画、苗银锻制、安顺木雕、古法造纸、牙舟陶等数十位非遗传承人莅临现场,“活态”展示贵州丰厚的非遗资源。现场的傩戏、长杉龙等精彩非遗节目展演,也极大丰富了展区的观看体验与参与模式。
黄平泥哨:乡土中的童心之趣
在山地生活消费和非遗传承展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黄平泥哨一经亮相,形态各异、五彩斑斓、憨态可掬的黄平泥哨作品便吸引人了众多观展观众、嘉宾以及媒体的目光,生动的小猴子,可爱的小老虎,远远望去就像在向人招手,国宝级动物大熊被塑造成了不同状态,异常讨人欢喜,引得观众纷纷驻足停留。
传承人王登书介绍,黄平泥哨主要流行于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黄平一代,是苗族民间常见的玩具,距今已近百年历史。“黄平泥哨就是用我们当地田里的细泥来做的。我们采集到合适的泥后,通过搓揉、槌打等工序增加泥料的韧性,让泥料从内到外都更加细腻,这也是我们黄平泥哨的关键一步。”
如果说材料的筛选与加工是打基础,那塑型的步骤就是更为精细的锦上添花。王登书说:“由于材质细腻,所以塑形这一步就要尤为注意,我们会在手上擦一点菜油,既不沾手,也让泥塑表面光滑。”虽是民间的玩具,但上色的部分也颇为考究,讲究质朴简练,重神减形,生动传神,童趣盎然。所以在色彩搭配上往往重彩浓绘,色彩鲜明艳丽,具有非常浓郁的民族特色。
作为黄平泥哨的第二代传承人,王登书18岁就师从吴国清老先生,30多年的创作时光中,王登书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同时,也在不断地进行创新并形成了自己地创作风格,更在不断尝试将传统技艺与现代生活相结合,探索黄平泥哨的多元可能。
丹寨石桥古法造纸:原始技艺的涅槃新生
整个非遗传承展区中,阵场最大的当属丹寨石桥古法造纸的展位,展架上方飘着三个纸艺花灯,柔韧的纸张染成红白渐变的颜色,裁剪成条状,在风中灵动如优美的凤凰。
展台一字铺开,摞满了各色纸品,一旁的水槽和木架正展示着木浆变纸的神奇过程,刚摆出不久就吸引了大批观众前来体验,亲手用植物叶片制作精美的花草纸。
堆叠的纸张看似平常,实则却内藏乾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皮纸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王兴武介绍,目前的石桥古法造纸有十大系列,160多款。“首先是我们的迎春纸,是专门用来修复古籍的纸。取材是我们当地的构树皮加上杉根,用石灰蒸煮,草木灰做白,经过120道工序做成石桥纸、迎春纸,不添加任何化工原料,没有污染。现在国家图书馆、国家博物馆、故宫的古籍文物修复专用纸都是和我们签订了合约。”2000年前后,经国家图书馆、博物馆检测,石桥村当地水源的PH值处于7.5至8之间,极为难得,成纸保存期可达到1500年,是古籍修复用纸的最佳选择。那时的王兴武,仅凭专家对于修复用纸的概念性描述,历时两年就制作出了合格的修复专用纸。王兴武展示现场纸品:“别说迎春纸,就连我们石桥的书画纸都可以永久性保存,千年不坏。国内外的书法家、画家都会买去创作书画作品。”如今的丹寨石桥古法造纸已经漂洋过海,与四十多个国家建立合作。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石桥村古法造纸还得到各级政府大力扶持,建立了丹寨县石桥黔山古法造纸专业合作社,还计划将石桥村打造成为古法造纸特色旅游村寨、三A级景区“合作社每年对村民进行2至3次古法造纸技能培训,还举办造纸技艺比赛,村里的年轻人都会古法造纸这门技艺,我们作为传承人要把老祖宗留下来的古法造纸技术这个宝贝,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把我们石桥古纸开发成文创产品。”王兴武介绍,合作社目前已相继开发出灯笼、纸帽、纸扇、书法本、书签、花草纸伞、手提袋、档案袋等一系列纸衍生工艺品,在广受好评的同时,也吸引了不少游客慕名前来,只为亲自感受一下古老技艺的魅力。
三穗竹编:缕缕丝竹编绘美丽山村
相较于其他展台鲜艳多彩的展品,三穗竹编的展台就稍显单调了一些,但只有走近的人才知道,这方小小的台桌上展示了一个怎样精妙雅致的工艺世界。经过处理的纤薄竹条,像纸一般,却又保留了竹子特有的韧劲与弹性。在贵州省竹编技艺非遗传承人龙远军和女儿龙章竹翻飞的手指中变成了竹花瓶、果盘、鱼篓、细篾篮、蚂蚱篓,引得不少人购买,付款时更是被竹编而成的二维码惊艳。
三穗素有“竹器之乡”“斗笠之乡”的美誉,三穗竹编开始于明末清初,已有400余年的编制历史,形式有竹编簸箕、竹编筛子、竹编椅子、竹编果盘、竹编收纳筐等竹编艺术品。龙远军介绍,竹编所用竹丝断面全为矩形,在厚薄粗细上都有相当严格的要求。“竹条的厚度我们把它处理一两根头发丝那么薄,宽度是四五根发丝宽。每一根的竹丝都要通过匀刀,薄厚与粗细都要完全一致编出来才匀称,这个工艺要求是很高的。”
龙章竹是龙远军的小女儿,自幼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开始接触并了解竹编文化,潜移默化中逐渐对竹编产生了兴趣,于是开始跟随父亲系统学习竹编制作的各种专业技能。“竹编工艺大体可分起底、编织、锁口三道工序。在编织过程中,以经纬编织法为主。在经纬编织的基础上,还可以穿插各种技法,如:疏编、插、穿、削、锁、钉、扎、套等,使编出的图案花色变化多样。需要配以其它色彩的制品就用染色的竹片或竹丝互相穿插,形成各种色彩对比强烈、鲜艳明快的花纹。”龙章竹边说边展示现场带来的竹编鸭子,这是在竹编的基础上将竹片处理成鸭羽的形状,进行塑形、粘贴。“虽然做竹编这个活非常辛苦,但竹编早已成为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看似普通的竹子对我来说就是宝。我也希望能通过竹编这个技艺让更多人认识我们三穗,竹编艺术能够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安顺木雕:诡谲神秘的“惊艳一面”
与三穗竹编相邻的,是已经历过600年传承的安顺木雕。与一旁精致细密的竹编制品恰恰相反,展架上悬挂的傩戏面具透露出的是雄浑粗狂的气场。
虽然安顺木雕的整体风格粗放豪迈,但细看却别有一番天地:整个工艺雕刻细致繁难而讲求对称,设色精美绚烂而追求匀整,造型夸张,神态逼真,抓住人物某一瞬间的表情大胆设计,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据民间流传的说法,这些设计是寄托着上古先民对于未知的想象,其中的深度与广度不可谓不令人惊艳。
此次带来展品的是安顺木雕市级非遗传承人周尔刚,他介绍说,安顺木雕艺术主要是面具的雕刻,内容为当地特色的傩戏与地戏的角色。“我们这个面具雕刻很有意思,你看线条是比较粗、比较板直的,造型也比较夸张,但这样的手法中蕴涵我们丰富、奇特的想象,是非常具有特色和个性的。虽然外形和色彩让人觉得稍显夸张,但我们对于面部的细节刻画是很突出的,每一个面具都有特点。”
正是因其奇特怪诞的刀法,和古朴凝重的丰富内涵,安顺木雕深受国内外游客的喜爱。虽说面具看起有一份粗犷的朴拙美,实际背后的讲究可真不少。安顺木雕的选材和其雕刻工具的选取样样不随意,首先要选择木质坚韧、纹理细密、色泽光亮的硬木后要做好干燥处理再选取平刀、圆刀、斜刀和中钢刀,辅以敲锤、斧子、锯子、木锉来制作。通过截林、剖半、出坯、白面、上彩等工序,运用几十种不同的工具精心雕刻才能完美出品。
如今新一代从事地戏面具的艺术家们在集成传统雕刻技艺的基础上,学习安顺木雕各个派系的雕刻风格和特点,并将其融合贯通,将刀法变为手法,融合古朴、夸张、简括、繁缛等不同的艺术特点,使众多的外地游客能通过这些栩栩如生的木雕面具,领略安顺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人文风貌。
苗族银饰:缱绻缠绕的苗家月光
非遗传承展现场,由半人高的锡纸制作的银饰模型得众人驻足。银簪、耳环、项圈、银链、手圈、手镯、银片等施洞型台江苗族银饰随着微风轻拂,叮当作响,甚是悦耳。银饰图案之美、样式之多引得现场观众称赞不已。
苗族银饰锻造技艺县级传承人吴春绣介绍,台江县基本集中了苗族银饰精华,是黔东南苗族银饰的重要代表之一,这些银饰也很大程度上助推了苗族乡村振兴的历史进程。
苗族银饰分为施洞型、巴拉河型、黄平型,如同刺绣、织锦、蜡染等装饰物一样,是苗族支系相互区别的重要表征。现场展示的施洞型银饰式样和构造经过了匠师的精心设计,由绘图到雕刻和制作有30道工序,包含铸炼、吹烧、锻打、焊接、编结、镶嵌、擦洗和抛光等环节。“这些银饰也都是根据其自身历史文化演变而成,具有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从银饰的品种、纹饰设计构造到制作组装都体现出浓郁的民族风格。”
这些银饰制作经常要用擀面杖粗细的木棍,一脚踩着拉丝板,将银条从拉丝板上最粗的孔穿过绕到木棍上,再旋转提拉木棍,银条便逐渐变细。“最细可以到头发丝那么细。”吴春绣介绍,“做银饰最基础的就是两样东西:一样是银丝、一样是银片。有了这两样东西,就可以雕刻和装饰图案了。”现场展示的施洞型台江苗族银饰精髓也在于此。
苗族银饰是苗家人所钟情的一种装饰佩戴品,以大、重、多为美。“打造一件苗族银饰至少需要十几道工序,多的话要二三十道工序。”每一件璀璨精致的苗族银饰背后都倾注着银匠惟精惟一的匠心。
“山地生活消费与非遗传承展”分为非遗传承与山地生活集市两个部分,山地生活集市区域以山地文创消费品、美食等围绕山地生活消费为展示核心展示了山地文创、人文风物、特色美食、车载咖啡等消费产品,更有山地露营、山地户外场景以供展示和体验城市户外的“新兴体验”。通过“零距离”的互动,走进最鲜活的山地文化,体验最多彩的贵州文化与生活。
责编:张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