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始堃 / 图文
消失的古都景象
最后一次到北京是90年代中,至今己20多年,除飞经北京机场,没再进去看看,从机场的变化,我想北京也一定巨变。
其实从57年首次进京到90年代最后一次,北京跨40年的变化,我们这代人亲见,然而伴随变化失去的已不复存,只存留在记忆中,今日借写回忆录把消失的记下,是怀念?是不想让当年所见如今消失的事物,也随着记忆远去而从记忆里消失。
前门北京火车站
1959年以前,北京火车站设在正阳门(通称前门)东侧。
第一次到北京便是在此下车,出站后回望,见是座古建筑,正门上方为半圆,旁边还有座钟楼,拿广九火车站作比,感觉就是好。
59年初从沈阳回广州,还是在此站上的火车。
新火车站建成后,搭火车不再在此上下,但仍在此处发售火车票。80年代后期的一年8月我与L老师等在北京办完事后要往成都去,便是在此排队买的卧铺票。讲起这次买票,还有段"古":
我们从白石桥赶到这里时,买票的队伍已排得老长老长,开闸卖票后,前移的速度又慢得惊人,为了买到票唯有耐心坚持,我对L老师讲起了当年为看两个小时宽银幕电影排队两小时买张票的往事。就差两人的时候,窗口挂出了卧铺售罄的牌子,同时看到前面的第一个人只买到坐票,第二个人见状不买了,终于排到了我们,L说:"只好买坐的了",我心想试问一下吧,便对售票员细声的礼貌地问了一句:"有往成都的卧铺票吗?"售票员可能是见我友善,反问道:"要几张?"我答:"两张。"于是买成了。紧跟我后的也问了,可没买到。
天安门广场的平房
天安门,是毛主席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地方,是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
天安门,被纳入国徽,体现着中国人民革命传统和民族精神。
天安门,在我们的心中是神圣的。
因此,看天安门去是我们到北京后的头等大事。
记得从前门北行,因要走过一块筑有平房的地段(棋盘街) ,穿过红墙才能看到天安门,让我们都有些着急了。所以,对天安门广场的平房一直"记恨"至今,59年建人民大会堂和历史博物馆时,我又来到天安门,见平房在拆,从心底涌出三字:拆了好!
64年游天安门广场,中华门不见了,广场宽大,列在两旁的人民大会堂和博物馆,尽管实际很高,看去却不高。
有轨电车
50年代在北京,少不了坐有轨电车。电车站不仅是为乘客上下,而且是来往电车错车的地方,所以与火车一样有时刻表,标明到站时间,再有就是车门不关车不开的规矩。
1959年初送两学生从和平里坐有轨电车去前门火车站,原看好时间,正点的话是充裕的,可是在安定门站,由於恰逢上班时间,上车人多,挤得关不上门,停着不往前开,眼见又错过错车时间,此趟车晚点了,真把我们急坏啦!要知道W同学还捧着一块石膏板的画,又怕把它挤坏。看着她们想哭的样子,只好安慰说:"若赶不上则去改签,迟一天再走吧。"车过了美术馆站后,为赶回正点加快了速度,最后抵前门站时只晚了几分钟,迅即下车赶去进站,好紧张,上了火车便响铃发车了。
是的,这次经历让我体验了一次有轨电车定时行车的好处,而现在已不可能有了。
东安市场
除东安市场,北京还有东单、西四等等市场,我把东安市场看作是北京市场模式的代表,从50年代看到90年代,它的变化和发展。但50年代看到的古老的东安市场是永远消失了。
知道吗?南方人敞开门做生意,北方人则关门做生意。初到北京时很不习惯,到了东安市场,一时还找不着门呢!
进入到东安市场,弯来拐去,大得很,几百家大大小小的店铺,店挨着店,摊连着摊,有卖吃的,卖百货的,卖日常用小商品的,卖工艺品或玩具的,卖古董的……还有古旧书店/书摊、戏院等等,真是五花八门,琳琅满目。不过,对于当时的我来说,也只有个"看"字。第一次在此买东西已是7年后,买的是双布鞋和几尺布,此时的东安市场已经整修过,显得整齐许多。
东来顺是在东安市场的老字号之一,"涮羊肉"让我记住它的商号。记得从门口望进去,看到如葫芦状的火锅感觉好新奇,随着那飘起的水气传来一股羊膻气味,好像现在仍能嗅到,而坐在桌边的食客吃得津津有味,引诱着想去尝尝,但经济不许可呀。
因还在中学时从叔父处看过一本书《梅兰芳和舞台生活四十年》,对梅兰芳有点了解,而东安市场的吉祥茶园(戏院)是他常去演出之舞台,所以抱着探寻的心态专程去吉祥戏院望了一望。30多年后再去看,虽还在,却“现代”了。
天桥
天坛的西边,过了马路,便是天桥,以前艺人卖艺,耍杂技的场地,有深厚的平民文化,也是市集,有各种风味小吃。57年慕名前去,依稀记得虽还有一些遗迹,如吹塘人,拉洋片,但传说中的盛况却不可见,都被新起的剧院、商场等“掩盖”了。
城墙
北京以城墙围绕,有内城和外城,内城有九门。57年到北京,见到的第一座城门是正阳门(前门) ,因一出火车站便见到;通过的第一座城门是西直门,由此转车去北京大学;德胜门是见到的第三座,在此门外找去十三陵的郊区车。当时德胜门修缮一新,比灰蒙蒙的西直门堂皇很多。
梁思成把北京城墙视为一种生命,说:“环绕北京的城墙是一件气魄雄伟、精神壮丽的杰作,它不只是为防御而叠积的砖堆,它磊拓嵯峨,是一个对于北京形体的壮丽有莫大关系的古代工程。无论是它壮硕的品质或是轩昂的外像,或它那样年年历尽风雨甘辛,同北京人民共甘苦的象征意味,总都要引起后人复杂的感情。”
为了交通,在城墙开门,最早是民国,在前门和宣武门之间开了个口,建起"和平门",57年为去师大找人到过此处。50年代为了城内四、五十万人的吃、住、行,拆了一些城墙,叫豁口,60年代后期,城墙基本上拆完,在相应位置深挖,修建了北京的第一条地铁,我玩笑说:从突出地面变为"突入"地下。从此,除了崇文门旁保存了一段明城外,北京城墙连同它的几座城门都已消失。
关于北京城墙有不少议论,尤其是近年。已往矣!何必再"争吵"呢?!
点击下方标题链接阅读 !
🔗 【百侯文学】归读公园游记
🔗 【百侯旅游】天门岭游记
🔗 【百侯游记】大山里的金凤凰
致力于对中国历史文化古
镇百侯人文.民俗.文化.民
间传说.古建古迹.史料.等
研究.探讨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