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梅州,青山如黛,文化之乡的氤氲底色蕴藏其中。
在这片1.5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从中原迁徙传承下来的客家文化,在峥嵘岁月里沉淀下来的红色文化、与满载乡愁漂洋而来的华侨文化,共同构成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色。
“周五有戏、周六有歌”文化惠民活动每周如期举行;梅县区侨乡村实现“三变+乡村旅游”模式,实现农村资源增值,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大埔县三河坝战役纪念园人来人往,红色革命遗址受到游客青睐……今年以来,梅州加快推进文化名城建设,擦亮打响历史文化名城品牌,更好诠释红色苏区的时代价值,推动文化建设再上新台阶。
传承有力
留住文化之乡的根与魂
“广东汉剧这一朵‘牡丹’,经历了从繁盛到一度凋零,又再焕发生机,特别是今年实现了海外‘联姻’,我们更有信心传承好这项国家级非遗。”现任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掌门人”张广武指的“联姻”,是今年4月14日,梅州在毛里求斯首都路易港市设立的首个海外传承推广中心。
谈起与毛里求斯的合作,张广武仍难掩激动,“这个‘姻缘’得从今年客家春晚说起。”今年的客家春晚以互联网形式首次在毛里求斯举办海外分会场活动,当晚4个广东汉剧经典剧目轮番上演,皮黄声腔,中州音韵,汉剧的独特魅力受到当地观众欢迎。
据了解,毛里求斯有2万多客家人,占华人85%左右,广东汉剧是客家人的大戏,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曾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南国牡丹”,节目勾起了他们的浓浓乡愁。
在毛里求斯的第三代华人林最宏深有感触,其儿子林海岩是毛里求斯唐人街基金会主席,多方打听找到了张广武。“他们希望我们到毛里求斯交流,开展定期指导培训。”张广武由此有了设立传承推广中心的想法。
“传承推广中心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宣传、教学、交流、演出等,深挖广东汉剧传播价值,特别是在疫情背景之下,我们将充分发挥互联网传播优势,让传统文化变得可感知、可互动、可体验、可分享。”张广武说。
广东汉剧走出山门是梅州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成功案例。
梅州素有“文物由来第一流”的美誉,客家人长期的生产和生活积累,创造出丰富、深厚的非遗资源。这些资源是梅州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梅州打造文化名城的瑰宝。
前往中国客家博物馆,置身梅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循着历史足迹,抚近怀远,更能感受到梅州文化之厚重,等待参观者去轻轻拨开。
沿着参观线路推进,便可以看到全馆以“客”字为牵引,分为乡音、乡饮、乡风、乡艺、乡情、乡信六大部分。“这是全市首个全面展示梅州非遗项目的专题展馆,免费对外开放。”该馆相关负责人介绍。
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共有10大类别的四级非遗代表性项目415项,四级非遗传承人473位,构建起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
进入新发展阶段,梅州深入推进国家级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以客家文化为根,秉承“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整体保护与活态保护理念,从多方面探索非遗保护的“梅州方案”,加快实现由以项目、局部、个体为主,向整体、全面、全民为主的方式转变。
融合有方
全力打造文旅发展新业态
邻近午时,大埔县三河坝战役纪念园内仍有游客驻足瞻仰。
青山处处埋忠骨,作为全省唯一全域纳入原中央苏区的地级市,在三河坝、九龙嶂、八乡山……4500多名梅州英雄儿女作出了突出贡献,给后代留下了宝贵的红色遗产。
梅州正充分把红色文化的资源优势,转化为文旅融合发展的不竭源泉和强劲动力。
在五华县岐岭镇,开国中将曾国华故居修缮一新,不少村民、学生自发前来参观,重温红色精神的力量。“没想到父亲的祖居修缮得这么好,全面地展示了他的一生,对我们后人是莫大的激励!”远在石家庄的曾国华长女曾林辉感叹道。
以古大存、曾国华、罗屏汉、朱云卿、红四军纪念园、红十一军纪念馆、大埔中央红色交通线等为代表的一批革命历史名人故居、纪念馆和红色遗址,修葺焕然一新,成为梅州文旅新地标,焕发红色苏区时代光彩。
据悉,梅州正大力实施《梅州市红色旅游发展规划(2018—2035)》,创建一批富有感染力和震撼力的红色旅游景区,一股红色旅游热潮在梅州持续掀起。
以红色文化育人,以乡村美色引人。
如今,“出门住民宿,旅游去乡村”正成为越来越多人来梅州旅游的“打开方式”。
花灯节、赴圩节、户外亲子活动……近年来,梅县区南口镇侨乡村组织的系列乡村游活动吸引了不少人。这些活动背后,是当地充分利用山水田园风光、客家古建筑以及客家文化旅游资源打造的“农业+旅游”模式。
“随着游客量大量增加,我们村成立了侨乡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侨乡村党支部书记潘增明说,村民以户为单位入股,充分激活村民主动参与乡村发展的积极性。合作社以“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为模式进行运作,盘活古民居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发展乡村旅游,让资源优势变成乡村振兴的资产优势。
当前,梅江筀竹村,梅县长教村、侨乡村,兴宁东升村、鸭池村,平远梅畲村、仁居村,大埔北塘村、漳北村,蕉岭东岭村、九岭村,丰顺黄花村、铜峰村,五华益塘村、新丰村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广东文旅特色村及乡村旅游景区景点,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体验乡村生活,享受乡村乐趣。
梅州正全面践行“旅游+”“+旅游”,推动旅游版图由核心景区“一枝独秀”向全市范围“百花齐放”转变,从景区到城市,从城市到乡村,梅州“处处皆景、时时有景”的图景越来越清晰。
发展有道
力争2025年旅游总收入超188亿
去年12月,梅州通过2023年“东亚文化之都”终审,成为目前广东省第一个和唯一一个通过终审的城市。
“当得知梅州通过终审时,我很激动!”梅州市政协委员、梅州旅游形象大使、东亚文化之都宣传大使、青年演员钟雯说,作为山区城市,客家文化藏于深闺,需要通过创建活动更好地保护传承,顺势推动文旅产业的发展。
于内,聚焦产业练好内功;于外,开展文旅交流合作。
据统计,目前,梅州有国家级传统村落78个、国家级古村落5处、中国历史文化名街1条、中国历史文化名镇4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6个、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1个,普查出客家围龙屋4367间,名人故居(旧居)422处,登记在册的红色革命遗址509处。
有了好的保护基础,如何以创建为契机,让客家文化创新“出圈”?梅州的路径是,构建更高水平、更开放的文旅融合发展格局。
“梅州与全球70多个城市开展文化旅游等交流合作,在日韩等地设立25个推广中心,举办万人签名、城市高峰论坛等30多场活动……”梅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灼明对梅州所举办过的文旅活动如数家珍。
截至目前,梅州在海内外设立了1个推广中心总部、25个推广中心,辐射范围包括全国、东亚、东南亚、欧洲等地,形成涵盖客家同胞聚居地、主要客源地和航线航班抵达地的客家文化和旅游宣传推广网点。
去年以来,梅州建成近80个大型文旅项目。其中,梅州加快推进梅江韩江绿色健康文化旅游产业带建设,制定行动方案,内容涵盖文化创意、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产业发展、文旅融合等,推动梅州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深化开发梅江韩江绿色健康文化旅游产业带,提升发展红色游、生态游、乡村游,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打响‘长寿梅州·常来长寿’旅游品牌。”梅州市第八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今后五年,梅州将壮大文旅产业。
日前,《梅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实施,具体目标导向主要体现在文化事业建设实现新突破、广播电视事业实现新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迈上新台阶三个方面。预计到2025年,全市旅游接待总人数达到2228.22万人次,全市旅游总收入达到188.5亿元;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92%。
下一步,梅州将紧紧围绕“狠抓发展第一要务”,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深挖文化旅游资源,持续推动文旅产业提档升级,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南方日报记者 汪思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