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燕超 江苏海洋大学文学研究生院2020班
父亲带我去拜访他的一位好友周君牧先生。
他家的庭院架上、角落里堆满了“天字号”和精美花雕等古城砖,大小不一的铭文古砖石,长的约50厘米,短的也有10厘米,有厚有薄,时代从汉到今。要不是特意提醒,谁都想不到这些是记录历史沧桑、距今一千多年的盱眙古城砖。
他是专门收集古城砖、瓦当的爱好者。像所有被自己的喜好弄得神魂颠倒的人一样,三十年前,君牧先生已开始专一地搜集起古城砖、瓦当。每逢休息时间,他都坚持行走在老街巷道、山林、乡间田野,遍寻残砖碎城石。他每次搜寻必有所得,踩在脚下的城砖总会告诉他一些东西。他说:那些扬起的灰尘,记录着中华文化的伟大。
古城砖、瓦当蕴含了极强的美学意蕴,它们来自秦汉唐宋元明清不同的年代,一砖一瓦都有来历,都在讲述一个个年代的故事,见证着从金戈铁马到政通人和的变迁。这些秦砖汉瓦便如同空气一样伴随着周先生的每一天,他从中得到了学问的乐趣。跟他谈起传统建筑美学文化,他便滔滔不绝,严谨而博学。学问没有根底,趣味很难滋生,不得不说,他的学问根底打得真牢。他将砖按年代排序,每块砖都注明了规格、重量以及来自何地。他还给古砖拍照,并将砖上的文字拓下,对着史书进行研究。
中午,和煦的阳光暖暖的照着庭院,周先生从架设上找出一块砖,不无得意告诉我们,这砖叫“定城砖”,它通常是放在城阁楼的后檐台上,可望而不可取,用作对劳苦功高的工匠们的纪念。用手轻弹,那砖发出一声脆响,不由让人赞叹古代的城砖质量是何等上乘。历经风雨侵蚀,它们经历过无数次战火的洗礼,见证着古城的沧桑,斑驳的外衣裹着的是厚重的历史文化。他告诉我,古城墙是盱眙遗失的记忆,它曾屹立在淮河岸边悠悠上千年,随着历史的变迁,如今却仅剩一部分古城砖。它们满载岁月的尘埃,洒落在老北头一带,与繁华毗邻,却鲜为人知。
我突然就觉得收藏这一爱好实在妙,当你着手去研究城砖、瓦当的历史及其艺术价值时,你会发现,那些古城砖、瓦当都不再沉默,个个都新鲜得就像刚刚做出来似的。与它们对话,就是在与历史对话,那一砖一瓦上留下的生命墨痕,很值得“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周先生说,二十多年前,沉埋于水下的明祖陵再现于世。他一度兴奋得睡不着觉,数次往返于明陵村,后来在杨家墩的田间发现裸露出水面的一部分城墙。他仔细研究古城砖,再查阅史料,发现那竟是历经九百年的繁华与三百年的沉沦的古泗州城的城墙。而这几十年来,他苦苦搜寻关于盱眙古城墙砖的各种史料,经过权威论证,竟将盱眙城墙史也整整往上推了一百多年。
痴迷是一种爱好,严谨是一种态度。这位自学成才的文物爱好者,给所有人都上了一课:有关历史,我们知道的始终太少,哪怕是教授、专家们,也一样了解得并不算多。周先生说,一个民族如果拥有高度的文化自信,那么这个民族的文明便是持久、厚重、有内涵的。只有这样的民族,每个人的内心才会有鲜明的归属感和超级自信。他茹苦啖辛,经年不辍地收集、把玩这些古城砖,早已与古代的工匠们建立起心灵上的交流,这种乐趣是别人体会不到的。正是中华文物让他看到了我们民族文化的厚重,增强了他的文化自信,提升了自己的文化修养。所以他告诉我,我们必须尊重历史,保护文物。
征稿
“校园达人”版“大学时光”栏目现面向高校学生征稿,稿件要求作者为高校在校学生,内容、体裁不限,每篇不超过2000字。来稿请投邮箱:ycwbqc@sina.com,邮件请注明“校园达人”投稿字样,内文中务必留下作者真实姓名、所在学校名称及院系和年级等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