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守国门?舍优求劣迁都伊斯兰堡,是巴基斯坦的一大败笔吗?

旅游 游史微鉴 2022-08-21 20:26

原标题:天子守国门?舍优求劣迁都伊斯兰堡,是巴基斯坦的一大败笔吗?

首都作为一个国家的心脏,往往具有经济中心,文化高地的象征,同时作为纵横的中心,往往远离国境线,尤其是陆地国家,距离国境线越远越好。

但在世界上,也有不少国家的首都就在国境线上,甚至是两国纷争的地段之上,被视为"天子守国门"。巴基斯坦便是其中之一,其首都设定在伊斯兰堡,距离克什米尔仅有五十公里,临近印巴冲突地段。其背后究竟蕴含着何种原因?

舍优求劣,巴基斯坦定都伊斯兰堡并不被看好

巴基斯坦的第一个首都是位于沿海地带的卡拉奇,之后经历过两次迁都才最终将首都定于伊斯兰堡。

其中第二个首都是拉瓦尔品第,只是伊斯兰堡的一个替代城市,只是因为伊斯兰堡正在建设之中,所以暂时迁都拉瓦尔品第,所以不具备什么参考价值。所以心中的优劣对比来自于卡拉奇与伊斯兰堡。

卡拉奇作为沿海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航海便利,同时英国人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这里修建了港口、军事基地、连接内陆的铁路,也一度成为了整个印度重要的出口港。

再加之地势平坦,耕地面积大,十分适宜人类生存,逐渐演变成城市,对于经济相当落后的巴基斯坦而言,卡拉奇成为首都正在情理之中,同时巴基斯坦境内超过五分之三的面积都是山地丘陵,一块宜居土地十分难得,所以绝大多数人认为卡拉奇是巴基斯坦首都的不二之选。

反观伊斯兰堡,南边是塔尔沙漠,东边是苏莱曼山脉,北边是兴都库什山脉与昆仑山脉,不仅远离海岸线,更可以说是"山沟沟里的城市"。没了令人心旷神怡的碧蓝大海,迎来的却是黄土高山,换谁谁也不会乐意。

同时因为卡拉奇的超前发展,导致大批伊斯兰教信徒涌入卡拉奇。而伊斯兰堡自然没有什么人文基础与历史底蕴,更谈不上具备政治中心、文化高地的首都特征。所以说迁都伊斯兰堡意味着从头再来,筚路蓝缕。

所以无论是经济、文化还是地理环境,从卡拉奇到伊斯兰堡都是一个舍优求劣的决定。

地缘震动才是迁都伊斯兰堡最应该考虑的问题

但这些就是迁都伊斯兰堡全部的困难了吗?并非如此。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便是因为伊斯兰堡距离克什米尔仅仅五十公里!

自1947年印巴分治以来,双方的冲突从未停止,武装冲突成为了双方你来我往的"家常便饭",而这一切都源于英国埋下了"地雷"——克什米尔。1947年英国统治下的英属印度解体,诞生了现在的印度与巴基斯坦。

但这一次以英国为主导的"分家"依据却是宗教占比,本就水火不容的穆斯林与印度教矛盾被激化,甚至发生了大规模的冲突。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着急撤出的英国并没有在意,并且将克什米尔的去留,留给了本国去自主决定,一方面是极度奉行吞并政策的印度,自然放不过这一块肥肉,因为吞并克什米尔是吞并巴基斯坦的第一步。

另一方面是坚守国土安全的巴基斯坦,自然也不会让印度肆意为之。夹在中间的克什米尔尴尬无比,成为了印巴两国之间地缘震动最为剧烈的地区。

面对印度强大的军事力量,迁都伊斯兰堡意味着更加靠近克什米尔,很多人认为,巴基斯坦的迁都会被印度认为是一种挑衅行为,极有可能加剧双方对抗,这对巴基斯坦无疑是不利的。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当属伊斯兰堡

但迁都伊斯兰堡绝对不是巴基斯坦自投罗网的自杀式行为,相反的是确保领土安全的重要举措。既然军事冲突常态化,国防安全自然是巴基斯坦当下首要的政治权衡标准,毕竟国防安全是一切发展的基础保障。

而迁都伊斯兰堡正是巴基斯坦军事上的严防死守。巴基斯坦作为人造国家,军事力量完全继承于印度,而海上力量更是薄弱,据统计,巴基斯坦在建国初期的海军序列里只有两艘护卫舰和四艘扫雷艇可以参与实战,其余的老式帆船过于落后根本拿不出手。

反观印度,不仅继承了三十二艘铁甲舰,更是将继承了英国殖民时期所培育的大部分海军官兵。卡拉奇作为濒临南印度洋的港口城市,印度强大的海事力量足以做到海军封锁或者强制登陆,被一锅端的可能性极高。

但反观伊斯兰堡,其西部是波斯高原,而穿越波斯高原进入巴基斯坦的主要途径便是穿过开伯尔山口。

在地理位置上看,伊斯兰堡的位置恰好扼守着从阿富汗经开伯尔山口到旁遮普,以及印度河平原进入克什米尔两条路线的十字路口,所以但就陆路交通来看的话,迁都伊斯兰堡便能实现对开伯尔山口的封锁,行成绝对的军事要塞。

同时因为三面环山,且海拔较高,让伊斯兰堡在应对军事冲突时会形成易守难攻的态势,细细想来还真有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感觉。

同时伊斯兰堡距离克什米尔仅有五十公里,完全可以加大对克什米尔的掌控。一方面迁都伊斯兰堡,意味着首都将集结全国最为精锐的军事力量,不仅是一种示威,更可以在克什米尔地区对印度形成局部优势。

另一方面,因为首都临近战事前线,行军路程相应缩短,相应带来的便是更迅速的军事部署速度,兵贵神速便是这一道理。所以迁都伊斯兰堡是巴基斯坦确保国防安全的重要举措。

综合看来,"天子守国门"是巴基斯坦应对当前地区形势的无奈之举。但事实证明,迁都伊斯兰堡也同样为巴基斯坦带来了另一条生路,现在的伊斯兰堡正在逐步发展,人口已经高达200万,同时成为了巴基斯坦北部新的经济中心与政治中心,算不上是一大败笔。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推荐

处暑:袅袅秋风起 最美人间秋

处暑:袅袅秋风起 最美人间秋 处暑:袅袅秋风起 最美人间秋 处暑:袅袅秋风起 最美人间秋
光明网
昨天 16:27

浙江湖州:乡村露营人气旺

浙江湖州:乡村露营人气旺 浙江湖州:乡村露营人气旺 浙江湖州:乡村露营人气旺
新华社
昨天 15:47
甘肃“文旅+出版”展示丰厚资源: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甘肃“文旅+出版”展示丰厚资源: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中国新闻网
昨天 15:11

一路向北,自驾大兴安岭的凉爽之旅,夏天在漠河北极村穿羽绒服

一路向北,自驾大兴安岭的凉爽之旅,夏天在漠河北极村穿羽绒服 一路向北,自驾大兴安岭的凉爽之旅,夏天在漠河北极村穿羽绒服 一路向北,自驾大兴安岭的凉爽之旅,夏天在漠河北极村穿羽绒服
任紫玉
昨天 14:55

小马智联景区自行车共享系统现场安装~

小马智联
昨天 14:53

“再见,盼归”!92岁淮海路知名老地标将暂别,鲁迅、秦怡都来过

“再见,盼归”!92岁淮海路知名老地标将暂别,鲁迅、秦怡都来过 “再见,盼归”!92岁淮海路知名老地标将暂别,鲁迅、秦怡都来过 “再见,盼归”!92岁淮海路知名老地标将暂别,鲁迅、秦怡都来过
光明网
昨天 15:0

被“忽视”的边境小城塔河,藏着油画般绝美的景色却鲜为人知!

被“忽视”的边境小城塔河,藏着油画般绝美的景色却鲜为人知! 被“忽视”的边境小城塔河,藏着油画般绝美的景色却鲜为人知! 被“忽视”的边境小城塔河,藏着油画般绝美的景色却鲜为人知!
职业摄影师刘杰
昨天 14:52

张家界猴趣

张家界猴趣 张家界猴趣 张家界猴趣
新华社
昨天 14:25

乐山大佛露“真身”,景区回应:露脚趾是常态,今年露出最完整

乐山大佛露“真身”,景区回应:露脚趾是常态,今年露出最完整 乐山大佛露“真身”,景区回应:露脚趾是常态,今年露出最完整 乐山大佛露“真身”,景区回应:露脚趾是常态,今年露出最完整
上游新闻
昨天 14:25

峨眉山“五大”优惠活动发布:对新媒体达人、18岁以下未成年人免费开放

峨眉山“五大”优惠活动发布:对新媒体达人、18岁以下未成年人免费开放 峨眉山“五大”优惠活动发布:对新媒体达人、18岁以下未成年人免费开放 峨眉山“五大”优惠活动发布:对新媒体达人、18岁以下未成年人免费开放
搜狐旅游
昨天 14:3

潮点网_111297467

田田田洋er
昨天 14:33

四川难懂的一个方言,在声调和词汇上与成渝方言有较大差异

四川难懂的一个方言,在声调和词汇上与成渝方言有较大差异 四川难懂的一个方言,在声调和词汇上与成渝方言有较大差异 四川难懂的一个方言,在声调和词汇上与成渝方言有较大差异
记忆中的旅行
昨天 14:1

海南:在万宁、琼海、陵水、文昌等市县,开展氢燃料汽车应用示范试点

界面新闻
昨天 13:51
南京“小西湖”,迎来大变化!

南京“小西湖”,迎来大变化!

光明网
昨天 13:45

肇庆市默默无闻的八卦村,街巷错综复杂像迷宫,不知不觉就会迷路

肇庆市默默无闻的八卦村,街巷错综复杂像迷宫,不知不觉就会迷路 肇庆市默默无闻的八卦村,街巷错综复杂像迷宫,不知不觉就会迷路 肇庆市默默无闻的八卦村,街巷错综复杂像迷宫,不知不觉就会迷路
一路南风
昨天 12:44

巴西的年轻人到底有多开放?中国游客直呼:实在欣赏不了!

巴西的年轻人到底有多开放?中国游客直呼:实在欣赏不了! 巴西的年轻人到底有多开放?中国游客直呼:实在欣赏不了! 巴西的年轻人到底有多开放?中国游客直呼:实在欣赏不了!
又是秋风
昨天 12:41

游览石膏山,游山玩水胜地,攻略详解

醉美中国游
昨天 12:16

台湾省面积第一大县,在中央山脉与太平洋之间,还有个浪漫的名字

台湾省面积第一大县,在中央山脉与太平洋之间,还有个浪漫的名字 台湾省面积第一大县,在中央山脉与太平洋之间,还有个浪漫的名字 台湾省面积第一大县,在中央山脉与太平洋之间,还有个浪漫的名字
刘小顺
昨天 12:34

被这座黔西北小城惊艳到!太有烟火气,太好吃了

被这座黔西北小城惊艳到!太有烟火气,太好吃了 被这座黔西北小城惊艳到!太有烟火气,太好吃了 被这座黔西北小城惊艳到!太有烟火气,太好吃了
多彩贵州旅游攻略
昨天 12:1

巴西华人的围城生活:回不去的中国,待不下去的巴西

巴西华人的围城生活:回不去的中国,待不下去的巴西 巴西华人的围城生活:回不去的中国,待不下去的巴西 巴西华人的围城生活:回不去的中国,待不下去的巴西
十分钟历史
昨天 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