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读“景漂”
文/一青
在老外的眼里,景德镇是座怎样的城市?为何能吸引了如此多的中外“景漂”?7月20至27日,南昌航空大学留学生李想(Muheet)、那子夫(Nazif)、吉达(Yonas)、帕特(Patrick)来到景德镇进行社会调查实践。他们请景德镇陶瓷大学俄罗斯籍在读博士塔西雅作向导,拜访不同行业的朋友,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这座城,了解生活在这座城里的“景漂”们。
▲留学生们在史子园采摘茶叶
史子园:“景漂”建设的网红打卡地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巴基斯坦留学生李想最感兴趣的是农村,到景德镇的第一天就考察茶山茶农。塔西雅推荐的地方是史子园。那里形成了完整的茶产业体系,茶山变金山,茶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依托茶产业优势,当地村民都富了起来。
一走进史子园所在的浮梁臧湾乡寒溪村口,那子夫和李想都非常得意,村口白墙的大幅农民画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百善孝为先”,每个汉字他们都认得,还饶有兴致地读了起来。进了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碧绿的茶园,只见连片的茶树层层叠叠,一栋栋民居恬静矗立,阳光洒下,村庄如画。
“诗意茶山、画意村庄,史子园是一个园林式建设的茶业综合园区,有集茶叶分级包装、销售、科研、文化、教育、旅游于一体的茶叶企业。”村民洪涛介绍说,“史子园主要以茶叶为主产业,每亩茶园纯利润可达到三四千元,每户人家仅茶产业的收入就能达到6万元。”他热情邀请李想、那子夫试喝浮梁茶,“闻一闻,品一品,浮梁茶是不是香高味酽,茶气霸道?”
“风味独特,一喝难忘。”那子夫幽默地说,“五岳归来不看山,浮梁归来不谈茶啊!”
洪涛哈哈大笑,他告诉李想、那子夫,史子园是寒溪村的一个纯移民的自然村, 1966年国家建设新安江水库,村民们响应国家号召,从浙江省淳安县落户到史子园。当时的史子园荒草丛生,大家住的都是茅草屋,村民凭借一把锄头一把镐,开垦出千亩茶园。这两年,史子园整治人居环境。如今,村里的环境也好了,进村的道路也宽了,装茶叶的车可以直接开到家门口。
洪涛带李想和那子夫参观了史子园有机肥生产基地。史子园茶叶茶油都是绿色食品,施的是农用绿色肥料,村里茶叶枝条收储转运与肥料化再利用生产链成熟。水稻成熟收割后,村里回收清运秸秆,茶籽榨油后会回收茶籽茶叶枝条收储到转运中心,形成一个田间收集—集中堆沤—产品加工—销售使用的生产模式链,走上“变废为宝”的绿色发展之路。
站在茶园中的观景台上,村庄和茶园的美景尽收眼底,李想感慨万千,对那子夫说,这里真是留得住乡愁的网红打卡地。
▲留学生访问“无边窑”工作室
“洋景漂”:推动景德镇陶瓷艺术与世界对话
吉达和帕特平时爱好画油画。在三宝“无边窑”工作室,主人是一名“洋景漂”——高柳绫绪。她教他们试着用毛笔在瓷盘上画图案。在绘画方面的共同爱好,让三人很快熟络起来。
来自日本的高柳绫绪于2013年追随丈夫温敏雄来到景德镇,开了 “无边窑”工作室,在三宝从事唐宋吉州窑( 日本称 “玳瑁天目”)的瓷器制作。在景德镇的9年时间,与丈夫一起学习、一起制作陶艺,交朋友、寻梦想,用眼、心、手、艺做瓷,追求以道入瓷的境界。
高柳说,在研修日本茶道时,便被茶道上使用的景德镇器皿深深吸引,爱上了陶艺,来景德镇是她的梦想。景德镇的包容性很强,接纳四海的艺术家,有很好的艺术氛围。她说:“最初我们来到景德镇驻场,没有模具、瓷土、泥坯,在三宝国际陶艺村里,我们得到了全面的支持和帮助。当地村民拿自己种的蔬菜给我们分享,带我们采摘野生的杨梅,教我们泡杨梅酒,让我们很快融入其中。”
她说,景德镇的变化巨大,印象最深刻的是三宝瓷谷的变化。三宝山水相依、田园相伴,国内外“景漂”陶艺家来三宝盖房子,设计理念就是:向自然低头,做“看不见”的建筑,让建筑与自然一同生长。“景漂”选择长期扎根这里,是对景德镇文化的认同,也是对这里自然环境、生存环境的喜爱。高柳说,景德镇文化环境中尊重个性、释放生命、尽情创造的氛围,人们在这里可以“诗意栖居”。“这些是我们留下来的原因”。
在三宝,吉达、帕特偶遇美国籍国际陶瓷艺术家煤球(Ryan Mitchell)。煤球在深圳13年,景漂7年,在陶溪川创建了景德镇国际工作室,并担任国际工作室项目负责人。他一直致力于让更多的国外艺术家来到景德镇,现已邀请了全球45位优秀的陶艺家进驻景德镇,让他们在这里创作,并发起了一系列当代陶艺学术研讨会。不仅如此,煤球还收获了爱情,有了孩子,成为一名景德镇的女婿。他的作品以瓷土合捏的形式探讨世界相互依存关系,以抽象和具象表达对历史、文化、艺术的思考。
以前的景德镇以表现装饰陶瓷与装饰技法而闻名,现在的景德镇则更倾向于艺术与生活自由融合,中外“景漂”在景德镇建立自己的工作平台和生活空间,实现陶瓷梦想,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景德镇瓷文化的敬意。越来越多的陶艺家、工匠和手艺人愿意尝试新的方式方法,去创造新陶瓷艺术,推动景德镇陶瓷艺术与世界对话,让这座城市越来越具有活力。
▲留学生跟景漂高勇旺学做茶杯
三宝陶溪川寻访“景漂”源头
走在三宝瓷谷,那子夫看到道路两侧,一边是生活区,中外陶艺家坐在街边畅聊艺术、理想与人生;另一边是工作区,分列着陶瓷制坯、绘画、烧制的工作室。对于“景漂”而言,景德镇不仅是工作的场所,也是生活的空间。在这里,“景漂”融入当地生活,毫无违和感,成为景德镇文化的一种和谐样态。
幽默感十足的土耳其留学生那子夫主动采访“景漂”余莺姿:“我不会问你,会功夫吗?吃狗肉吗?家里养没养大熊猫?我在中国7年了,你跟我聊天,讲讲你的生活日常,‘景漂景漂’,这么漂,能养活自己吗?”
余莺姿笑了。2009年从景德镇陶瓷大学设计艺术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她就和丈夫黄海红在景德镇打拼。从制瓷摆地摊开始,次年在三宝租了门店一起创办了“文心社”。十年共同努力,夫妻俩在三宝有了自己的门店和事业。余莺姿说,“人器合一”是自己的制瓷理念,把器物想象成人,人有千百种,器也有千百种。欣赏她创作的高士系列,郎红将军罐的气质就像古代的文人雅士,花器则像雍容典雅、婀娜多姿的女子。
在弥生社,山西籍陶艺家高勇旺手把手教那子夫拉坯、做坯、装饰、烧窑,做郎红盖碗茶杯。那子夫向其妻曾丽君讨教景漂的由来。她告诉那子夫,“工匠八方来,器成天下走”,宋代之后景德镇吸引大量工匠。元明清时期,各地名匠汇聚景德镇,奠定了其瓷都地位,并迎来鼎盛时期。“景漂”的祖师爷是明清著名的“珠山八友”。现在,“景漂”数量每年5万人左右,其中5000人为“洋景漂”,分体验型、候鸟型、驻扎型。“一千个人来景德镇,至少有上百种活法。”“景漂”和本地文化一起,造就了景德镇文化的丰富多样性。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景德镇的夜晚是热闹的,大家聚会、茶叙,热情地交流,甚至于夜里十点钟可以敲开一位工艺美术大师的家门、一个瓷器创意工作室的大门,他们会热情地介绍自己的瓷器作品与创作理念,邀来访者品茗畅叙。
景德镇文化一如中国文化具有较强的包容力与开放度,可以鼓励不同文化既遵循自身特色,又通过对话、碰撞、融合来推动人类文化的发展。随着大批“景漂”的融入,今天的景德镇正在从一个传统的陶瓷工艺古镇转变为现代化、国际化的创意城市。传统工艺与当代艺术及创意的融合,让中国文化在本土与世界融合的过程中找到自身的坐标定位,也为世界文化做出自己的独特贡献。
▲留学生们在古董街淘宝
陶阳里“淘”历史故事
在景德镇的几天里,留学生们沉浸在陶瓷文化的自由和艺术气息。在陶瓷大学观看国际陶瓷双年展,吉达说这里能捕捉陶瓷艺术在当代的发展,感受新旧元素和创意碰撞融合,触摸全球陶瓷艺术最前沿范式。帕特说,“世界认识中国,从China开始;认识china,从景德镇开始。”今天没想到这里这么开放包容,成为无数中西陶瓷艺术家梦想的文艺聚集地。
在塔西雅极力推介下,大家来到陶阳里探宝。“陶阳十三里,烟火十万家”,是千年景德镇的“活化石”。景德镇的制瓷历史可追溯到汉唐时期。李约瑟曾称景德镇为世界上最早的一座工业城市,我们脚下走的路是宋元古道,身旁的高墙是明清古建筑,这里的窑作群落、里弄民居、会馆瓷行、茶馆书院、陶瓷工业遗址都有历史有文化有故事。我们脚踩的钢化玻璃下面,这些的碎瓷片,与故宫馆藏同源,与世界顶级馆藏同宗,隐藏了景德镇闻名天下的密码:2000年冶陶史、1000年官窑史、600年御窑史。这里是明清两代专造皇家瓷器之所,代表中国古代陶瓷技艺的巅峰。“御器声华蜚万国,窑炉风火越千年。”看!御窑厂遗址门口这副对联就是证明。宋瓷东销,元瓷西销,沿古代丝绸之路到达世界各地,景德镇陶瓷对人类社会的生活、审美与科技产生了持续的影响。17世纪,法国传教士佩里称景德镇为“没有城墙的城市”。景德镇的瓷器发展史就是一部浓缩的中国发展史。
塔西雅带着大家在陶阳里穿里弄、走街区、看遗址,从窑房、坯房到民居,逛南货街、红店街、音乐酒吧,从老字号店铺到文艺工厂,观看中央音乐学院教学基地学生排练、演出传统戏剧,古老瓷都焕发“年轻态”。
景德镇文化既有辉煌的历史,也有灿烂的现在,抓得现在才能抓得未来。在景德镇,每名“景漂”的生活日常,都承载着陶瓷“活的文化”。他们的创新创意,滋养着景德镇陶瓷文化,推动景德镇陶瓷艺术与世界对话。
(本文所配图片由叶天铭摄)
来源:江西新闻
值班编辑:肖琳琪
值班审核:范俊杰
值班编委:朱晓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