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老巷子是城市的另一种面貌,每有老城区必有老巷子,而其中的生活状态也是千奇百怪,但整体上的节奏是缓慢的,接地气的,让人怀念的。像在湖北武汉东西湖区东吴大道三秀路附近,就有一条三秀巷,它的里程很短,周围被高大楼宇、马路商圈和生活小区包围。从巷子里走一圈,看到的景致除了老旧楼栋,里面的生活氛围也非常接地气,非常惬意。
与多数建在城区的老巷子一样,三秀巷的规模首先并不大,它不是那种穿越大半个城区,拥有新旧生态和生活面貌的老地方。相对来说,它被几条交通主干道包围,南北有三秀路穿插,东西交汇的区域又有吴祁街和东吴大道,交通上很便捷。无论外地人还是本地人,只要顺着城市的三环线在东西湖大道出口下,之后顺着东西湖大道到三秀路交汇处,之后向北走,过东吴大道后的第一个口子处,就是三秀巷南边的终点。从终点往北走,也算是起点,三秀巷的面貌开始在密集的老旧小区楼栋下呈现。
同样,若是从向北行进的里程过了,来到吴祁街的口子处,就相当于抵达了三秀巷的北边起点。从这边向南走,于路口处远远看到三秀路和旁边分叉的三秀巷,标志较为明显,除了有街边行道树和护栏区分,还在于三秀巷入口处有一排老旧民房。民房建筑不高,风格和成色老套,一看就是90年代建筑的私房,外墙和裙楼连接,广告牌贴在外面,商铺开着的规模不小,吃虾子和吃火锅,一年四季的生意都那么红火,门前停的车总将巷子堵死。
不仅如此,对于三秀巷的标志,其实还有入口处的一座刀片楼。所谓刀片楼,实际就是一般的民房,只不过因为楼房的体积很瘦小,看着像是一个刀片。三秀巷路上的这座刀片楼,建筑面积大,呈东西坐向,两边都有大门和商铺,可以同时经营不同的门面和品牌店。一边是主干道马路,一边是零星的单行线车道,巷子的入口可能已经被打开,也可能是很久都不开,反正机动车进来得少,多是骑着麻木的老年人,一溜烟闪过,连车喇叭都不按。
刀片楼是三秀巷北边入口的number one,第一栋楼第一号。楼上可能是住户,规模很小,只有一室一厅,即便住也是单身人士的首选;楼栋外墙开了窗户,还贴着红色的瓷砖,远远看去非常显眼;楼下第一层分成三间铺子,相互独立,有餐饮和五金店,开店的时间久,看来生意不差。进出巷子的人,多半会在此逗留,一是进到巷子里减速慢行,二是可能真要买点什么,五金、餐饮和副食,涵盖的生活设施范围广,尤其是餐饮,夜宵的生意好得很。
继续往南边巷子里走,巷子的主路没有变化,笔直一条拓展,变化的是两边的民房。像入口处的民房,是典型的独栋私房,两三层的高度,规模小,装修随意,第一层也用作居住。住户精心装饰房间,外墙拉满广告横幅,种植了爬山虎,藤蔓爬满墙体,是天然的降温隔断。在这种房子里居住,上下和出入极其方便,一两层高度,出门就是马路,不分楼栋单元,进来一嗓子就能听到回音。同时因为是私房,也不存在物业费和管理。
走过私房区,三秀巷的密度开始变得越来越大,开始有单元楼出现。比如西边第一块是汉电小区,单元楼的样式老旧,密密麻麻排成横纵队列,清一色的六层步梯。按理说这样的老式民房在主城区早就拆迁得所剩无几,而在东西湖,似乎还非常常见,与三秀巷仅一街之隔,东吴大道对面的海林广场上就是新建的高层住宅区。这一高一旧的布局,看着十分扎眼,穿梭其中,总觉得是来到了另一座城市。
从三秀巷里出来,走到东吴大道上,毗邻的海林广场俨然是热闹的商圈,电影院超市布局如新。这让很多住在三秀巷里的人,不免经常会走街窜巷,当成一种遛弯的运动休闲,虽然常见,但并不意味着巷子里的生活不好。反而是,经常有其他街道的老人,非要在茶余饭后走到三秀巷里去,在巷口的一层商铺里凑上一桌麻将牌,或者坐在路边杨树下聊天。这些场景看着老旧,并非必须,却是最惬意的生活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