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树涵(读史专栏作者)
位于陕蒙交界的榆林城北部,毛乌素大沙漠与颚尔多斯盆地交际处的红碱淖,水面几十平方公里,浩瀚缥缈,碧波万顷,群鸟毕集,让人心旷神怡,确是旅游的好去处,已被开辟为以纪念王昭君为主题的风景名胜区。
传说此淖中的水是王昭君出塞时,路过此地,将要走出汉家领地进入胡地时,怀念家乡之情悲切欲绝,眼泪倾注而出汇成的。园中塑有高二十余米的昭君像,怀抱琵琶,耸入云霄,满面迷茫与凄切,显为印证着这一凄婉传说。
关于王昭君的事迹,史书之外,在文艺创作领域,以她为主题的作品可以说是浩如烟海。在她所处的汉代,汉乐府里就有描写她的诗,后来历朝历代,包括那些大家巨匠,如李(白)杜(甫)苏(轼)欧(阳修)王(安石)关汉卿、马致远……等等,都有吟咏或编为戏曲。至于其它诗文、戏剧(包括今天的影视剧在内),数不胜数,真可谓大热门之一。
大多数人(李、杜等除外)都给她戴上了和平使者的桂冠,而津津乐道,大事渲染。
我觉得这是对昭君的误解。其实,她和蔡文姬差不多,不过是身嫁异域,命运任人摆布的悲剧女性。
01
低微的身世和入宫的遭遇
她的故事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发生于汉元帝刘奭(前49年一一前33年在位)时期。
她的出身,由于低微,史书几乎没有记载,有人认真查找的一番,说总共不足150字,所以语焉不详。倒是杜甫在《咏怀古迹其三》中有写道:
“群山万壑出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荆门山在今湖北宜都县西北,从中可知她是湖北荆门、姊归一带的人。
而她的姓氏,人们只知她姓王,却连她的名字都搞不清楚。有说她姓王名樯,又名昭君者。
其实,樯、昭君都不是她的名字。樯者,船帆也。她十七岁被人用船送入宫中。唤她王樯,就是用船送进宫的王姓女子之意,而并非她的真名。有人又写成王嫱、王蔷、王墙,都是望文生义的杜撰。称其为昭君者,昭君二字的意思,是说她蒙受君王的昭命(出使和亲)之意,也不是她的名字。就连这并非她名字的名字,也因为三百年后犯了晋帝司马昭的讳,遭禁用,而又称她为明妃。
有人凭“良家子”三个字,臆断她出身低微而不贫贱,姑且不论。但她的命运是很苦的,是不容置疑的。她17岁被送去当宫女。宫女,用《红楼梦》里的一句话说,简直不是人的去处。
她们就是任皇帝与妃嫔们驱使的奴婢,甚至是皇帝任意遭踏的性奴。而且后宫里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妃嫔们的阴险残忍甚至血腥的明争暗斗,她们也就往往成了牺牲品。《芈月传》写的就是这样的情景。
后人曾有一首《五更哀怨曲》,淋漓尽致的描绘了昭君在宫中强颜欢笑,以泪洗面,身心交瘁的悲惨生活的情景。
她当宫女两年,19岁又被汉元帝当做礼物,送给匈奴老迈的呼韩邪单于做妃,成了汉匈和亲的一个棋子。
自西汉立,汉匈之间的战争连绵不断近二百年,连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倾尽国力,穷兵黩武,也徒唤奈何。可是此时,由于各种原因,双方都欲罢兵求和,而和的的办法之一就是和亲。但是皇帝无论如何也不愿意将亲生骨肉当这个棋子(当然也有),于是,就轮到了卑贱的宫女王昭君身上。
需要指出的是,班固的《汉书》里的《元帝纪》《匈奴传》在记述此事时,只是说到
汉元帝将昭君“赐”给了匈奴,没有一个字说昭君是自愿出嫁的。
所以很多人说是昭君“主动请缨”外嫁,是毫无依据的信口开河,或者是出于艺术创作的需要吧。
至于千百年来,人们所津津乐道的轶闻:昭君由于没钱贿赂宫中画师毛延寿,结果被画的很丑,因而没有得到汉元帝的宠幸,虽然她极美丽,却只能一直做宫女,后被送去和亲。这只是一个故事传说,表达了对她的同情和不平,并没有历史佐证。王安石的名句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年枉杀毛延寿”
,也是从传说而来而非史实。
充当和亲女名义上是到胡地为妃,实际上是为妾。李白一语将其道破
:“今日汉宫女,明日胡地妾。”
和亲女被强迫背井离乡,失去了亲情,失去了人身的自由,本身就是悲剧。对此,亲身经历的蔡文姬体味最深。她的《胡笳十八拍》就是对此血泪的控诉。她写道:
“对殊俗兮非我宜,遭忍辱兮当告谁?”
“我不负天兮天何配我殊匹?我不负神兮神何殛我越荒州?”……
可谓字字血,声声泪!汉乐府里对昭君的被迫出嫁异域,也是表达了悲痛与同情的。传说她自己也写了一首“怨词”,诉说心中的悲痛欲绝,放到下面去说。
02
哀婉凄绝的出塞之路
昭君在她写的“怨词”中,强烈的表达了她踏上出塞之路时,心情的无比忧伤:
“父兮母兮,道且悠长。呜呼哀哉,忧心恻伤。”
她凄凉的告别了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国,远离了父母、姊妹、乡亲,踏上了去往异域他邦的千里迢迢之路。她坐在马上,怀抱琵琶,耳听马的嘶鸣,眼望天空中一排排南飞的雁群,心中想着她却要无休止的走向北方,离国离家离爹娘越行越远,此去可能就是永远的诀别。此时此刻是多么痛楚啊!
她只有把无奈与痛苦诉诸于琴声之中。那琴声是那么哀惋欲绝,以至于雁群也停止了飞行,尽情地、入迷地倾听着,欣赏着她的美丽,竟然忘记鼓动翅膀,从天上掉了下来。这就是千百年来,人们口口相传的、感人肺腑的
“平沙落雁”
的美丽故事,也是用“落雁”二字作为她美貌绝伦的代称的来历。古琴曲“平沙落雁”虽然诉说的是迁客骚人的哀怨,但我宁可相信,也是为她而写的。
李白有诗说:
“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
只是说的她一去而不归,并非实写她走的哪条路。实际上她走的并不是玉门关,而是沿长安一直北上,走到了榆林。
榆林古称上郡,一直都是汉民族的戍边重镇,至今还留有万里长城的一段遗址。出了榆林,就是胡(匈奴)的领地了,就彻底离开了国门。此时的昭君再也不愿向前走一步了。心中的恋,心中的念,心中的怨,心中的恨,使她再也无法控制住自己,竟至于
“泪飞顿作顷盆雨”
。
她的泪不停地流着,化做了这恣肆汪洋的红碱淖。虽说这只是民间的传说,是绝对的夸张,但这传说和夸张却充分表达了民意、民心。它是多么凄美啊!至今听来仍然令人如身临其境,震撼感动不已!
她的这段出塞之路据说逶迤走了一年之久。
03
在匈奴的悲惨生活
昭君到匈奴以后,嫁给了呼韩邪单于,被封为宁胡閼氏,虽说是王妃,却并没有改变她凄苦的命运。
她先嫁给的呼韩邪,共同生活了三年,育有一子,不料呼韩邪亡故,辞她而去。按照胡俗,她却要嫁给呼韩邪前妻的儿子复株累。这对于她一个中原女子,是绝难接受的。她便致书汉成帝(时元帝已死),请求归国。汉成帝只冷冰冰地批了三个字:“从胡俗。”她只能忍着屈辱,又嫁给前夫的儿子。
狠毒的复株累,毫不顾及夫妻情分,竟残忍地杀死了她的亲生儿子、自己的同父异母兄弟伊屠智牙师。可想而知,她生活得怎能舒心?她就这样与复株累又生活了十一年,育有二女,接着复株累也亡故了。(据有些说法,她此后不得已又嫁给了呼韩邪的孙子。)
她一生两嫁父子二人,对于一个汉族女子来说,本身就是不人道的,就是对心灵的摧残。她名义是后妃,其实连妾都不如,无异于性奴。而这一切,完全是汉帝强迫她和亲,强迫她“从胡俗”所致,是封建专制所制造的人间悲剧。这对于她显然是极不公平的,是难以忍受的摧残。她所充当的无非是为匈奴单于家族传宗接代的工具而已。何谈她是什么和平使者?她就是任人驱使的牺牲品!
她在匈奴始终保持着中原女子勤劳善良的美德,教会那里的人养蚕纺织刺绣等技艺,传播了中原文化和文明,是做了许多好事的。但她最终还是落了个孤苦伶仃凄苦度日的结局,再也没能够回到日思夜想的湖北故乡。最终抑郁而逝,被葬于现呼和浩特郊外的大黑河南,留下了一座孤零零的青冢(其实就是黑土堆),据说活了53岁。
她死后,有人在她的墓碑上题诗
:“一身归朔漠,数代靖兵戎,若以功名论,几与卫霍同。”
将她与汉武帝时,抵御匈奴战功赫赫的一代名将卫青、霍去病相提并论。这真真是言过其实的溢美之词,不禁令人啼笑皆非。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怎么能够让一个弱女子承担呢?
在她和亲期间,汉匈之间确实有了50余年短暂的和平,但这主要是由于两地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种内外因素所致,绝非简单的和亲这一个原因。强盛的康熙大帝也使用过和亲手段,而且是将自己的亲生女儿兰齐儿嫁给蒙古首领葛尔丹,但并未换来和平。不久就翁婿大战,亲手斩杀了葛尔丹,而使女儿成了未亡人。
正如战争的责任不能由和亲的兰齐儿承担一样,无论汉匈之间是战是和,这责任也完全不能由昭君承担。
昭君是令无数文人雅士同情的人物。其代表人物与作品,有诗圣杜甫咏怀昭君的诗: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 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写尽了昭君的悲惨命运。
有唐人卢照邻的长诗《昭君怨》,其中写道:
“汉地草应绿,胡地沙正飞。愿逐三秋雁,年年一度归。”
对她思乡的一往情深给予了极大的理解和同情。
而最著名的,也是历来公认写的最好的,当属王安石的《明妃曲》二首,此处就不赘引了。
昭君是为广大人民群众十分喜爱和赞美的人物之一。千百年来,人们一直交口传颂着昭君出塞的事迹;赞扬着昭君的美丽,甚至不惜将一首古曲《平沙落雁》附庸给她,称她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给了她“落雁”的美称;以大量的民间故事和传说,诉说着她的遭遇和轶闻趣事。
但我不希望看到,现在有的“剧”竟把她刻画成会舞剑弄刀、一身武功的女侠。与昭君在广大人民心中的形象,简直风马牛不相及了。
在红碱淖,在昭君高大塑像面前,我心潮涌动着对昭君悲惨命运的无比同情,情之所至,写了一首诗。
红碱淖的水啊,
为何这么苦涩?
因为饱含着昭君的泪。
红碱淖的湖面啊,
为何无边无际?
因为这是昭君不尽的愁思。
红碱淖上的鸟儿啊,
为何低飞着不肯离去?
因为要把美丽的昭君伴随。
红碱淖的游人啊,
为何在低眉沉思?
因为昭君的命运令人叹息。
红碱淖的波涛啊,
为何不停地涌动?
因为在为昭君永恒的抽泣。
红碱淖啊,
我听到了你的呜咽,
你紧紧地簇拥在昭君身旁,
在诉说着昭君的怨和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