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进拴|行走嘉定镇
嘉定镇街道隶属上海市嘉定区,位于嘉定区西北郊 ,地处北亚热带北缘,为东南季风盛行地区,雨热同季,降水丰沛,气候暖湿,光温适中,日照充足。嘉定镇街道总面积4.17平方公里,下辖18个社区,常驻人口81854人。
2010年,嘉定镇街道财政收入31000万元,年平均增幅为73.53%。镇内还有一批文化含量极高的纪念馆:嘉定历史博物馆、嘉定竹刻博物馆、顾维钧陈列馆、陆俨少艺术院等,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博物馆群落。
嘉定镇街道古镇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内有历史建筑6.5万多平方米,有其顺堂、厚德堂、崇德堂等16处优秀历史建筑。苏式风格中含有徽式元素,西式洋房,形制多样,遗存完好。镇内还有一批文化含量极高的纪念馆:嘉定历史博物馆、嘉定竹刻博物馆、顾维钧陈列馆、陆俨少艺术院等,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博物馆群落。
嘉定是江南文化古城,因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建县而得名。此地风光秀丽,物产丰富,有孔庙、汇龙潭公园、秋霞圃、古漪园等各种古迹。孔庙位于嘉定镇南大街,始建于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年),古有“吴中第一”之称。庙前有仰高、育才、兴贤三座牌坊。沿牌坊的石栏上,有72只姿态各异的石狮。庙内大成殿宏伟壮丽,殿前古柏已有六百多年历史,有龙凤古柏之称。庙内还保存着从唐到清五个朝代的书法碑刻。东西左右两厢现为嘉定县博物馆和历史文物陈列室。仰高坊南面是汇龙潭,五条水流汇合于池中,有“五龙戏珠”之称。汇龙潭公园始建于明代万历十六年(1588年)。潭中之小岛名应魁山,顶上是凌云亭。潭东南的魁星阁、古井亭都是近代建筑艺术的精品。古漪园位于嘉定南翔镇,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年),初名为“猗园”,为河南嵩县通判闵士籍所建,后归明代文学家李流劳侄子李宜之所有。清乾隆十二年(1746年),洞庭东山人叶锦重葺,更名“古漪园”。
园内设计以及叠山、莳花,都出自竹刻名家朱三松之手。园中有逸野堂、幽赏亭、小云儿、采香廊、怡翠亭、环碧楼、浮筠阁等景,目前还新建了鹤寿轩以及荷花池。汇龙潭公园因五条蜿蜒如龙的小河汇聚而得名。潭中一座建于1460年的“应奎山”形如玉珠,素有“五龙戏珠”之美称。潭内碧波涟漪,中有玉虹桥,九曲回旋。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的打唱台,装饰瑰丽,顶部藻井雕刻精美,成一幅“百鸟朝凤”图。园内碧荷池,池周假山亭等,涓涓清流,潺潺入池,一派江南园林秀色。秋霞圃座落在嘉定县城东,是江南著名的古典园林。
它始建于明代弘治十五年(1502年),占地0.5公顷,原为明代尚书龚宏的私人花园,经过历年的风雨,秋霞圃遭到了很大的破坏。1974年开始重新修葺。目前园中各种形式的亭台楼阁多达30个,“丛桂轩”、“碧梧轩”、“即山亭”等景物颇具特色。齐白石艺术精品展在陆俨少艺术院举行,能够参观齐白石大师的作品,对我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
早在多日前,我有幸得到一桢齐白石艺术精品展参观券(免费),才知地点在嘉定博乐广场附近。嘉定,对我来说并不陌生,一直没有去过,感觉它远在天边,尽管这样,也阻挡不了我前往参观的决心。正赶上六点三十分的地铁,从江苏路到嘉定北站,就有十五个站,也是我到上海以来乘坐最多的地铁列车站点。差不多七点三十分的时候到达嘉定北站。走出车站,外面下着绵绵细雨,还要转乘12路公交车去博乐广场。博乐广场很是气派,有一个足球场那么大。天下着雨,有不少的少男少女在那儿留影。陆俨少艺术院就在它的对面,花不上十分钟就可到达。艺术院门前的“大匠之门齐白石艺术精品展”的招牌和齐白石的大幅画子十分抢眼,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正兴致勃勃进去参观,被保安叫停,他们让我把包和袋子寄存起来,空手进去。
齐白石(1864─1957),原名纯芝,字渭青,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湖南湘潭人。近现代中国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早年曾为木工,后以卖画为生,五十七岁后定居北京。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衰年变法,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所作鱼虾虫蟹,天趣横生。其书工篆隶,取法秦汉碑版,行书饶古拙之趣,篆刻自成一家,亦能诗文。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齐白石的作品题材总与其切身生活息息相关,笔墨多见乡村景物,独有的田园风韵折射出他质朴、纯净、高远、豁达的艺术志趣。他三十岁始学画,六十余方成器,从乡土气息到志趣天然,从善于精摹到自成一家,独特的艺术经历成就他率真、老辣、鲜活、苍厚的艺术笔风。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尤以年龄大的人居多,他们或许都是齐白石的粉丝吧。
他们在齐白石的作品前,细声点评,游连忘返。这里展出的齐白石作品,有《白菜柿子图》、《丝瓜》、《福禄鸳鸯》、《鸡冠花群鸡图》、《倭瓜》、《荷花图》、《雁来红晴蜓》等,所展作品为数不多。大部分作品,我通过杂志、网络上看到过,所以非常熟悉。这里展出的齐白石作品,都是一二三级文物。同时,还展出了齐白石的篆刻作品和他的一些私人 物品,如工具箱。工具箱再普通不过的了,与现在修鞋匠用的盒子(有四个屉子)差不多。他的代表作有《蛙声十里出山泉》、《墨虾》等。著有《白石诗草》、《白石老人自述》等。走出齐白石作品展,对面二楼便是陆俨少的作品展。
的作品气势恢弘,他的山水画尤如排山倒海之势,风格独特。陆俨少,现代画家。又名砥,字宛若。上海嘉定人。1927年考入无锡美专学习,同年从王同愈学习诗文、书法;次年师从冯超然学画,并结识吴湖帆,遍游南北胜地。1956年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1962年起兼课于浙江美术学院,1980年在该院正式执教,并任浙江画院院长。擅画山水,尤善于发挥用笔效能,以笔尖、笔肚、笔根等的不同运用来表现自然山川的不同变化。线条疏秀流畅,刚柔相济。云水为其绝诣,有雄秀跌宕之概。勾云勾水,烟波浩淼,云蒸雾霭,变化无穷,并创大块留白、墨块之法。兼作人物、花卉,书法亦独创一格。他与李可染并驾齐驱,素有“南陆北李”之称。展馆内外戒备森严,所到之处,都有保安、警察跟踪。所摆放作品的镜子接攘的地方全都贴上了封条,外面还有武警值班。原本只是参观齐白石艺术精品展的,没想到,嘉定的文物古迹深深地吸引着我,不容错过。
走出陆俨少艺术院,为节省时间,我向保安打听,请他推荐最好的景点,他说,州桥老街。当我来到老街时,果然古色古香。老街,早在先秦时期已有人类活动,至南梁天监年间(502-519年)已形成聚落。唐时嘉定因练祁河得名,称练祁市。南宋嘉定十年(1218年)设县治,依年号命名“嘉定”至今。嘉定镇是嘉定区商业、文化、旅游中心,全镇面积4.17平方公里。2008年10月,古镇嘉定被国家建设部认定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嘉定区南翔镇的古猗园设计得更有滋味。厅舍、廊亭、山水虽精致却也常见,说其有味,其味在竹。这“古猗园”就与竹极有渊缘。 首先,它的设计出自大竹刻家朱松龄之手。却说由他开创的嘉定的竹刻也是名满天下的,其清雅细致,“以刀代笔,以书法刻竹”,可以做成一片,为浮雕,简明清晰;也可以把竹子整个刻,为圆雕,更具立体感了。
而这“古猗园”自然也颇得其风,其名本取自《诗经》里面“绿竹猗猗”的句子,“猗猗”谓其竹之茂盛。在这里,园和竹真是亲上加亲了。名字听起来就绿意油生,游下去更是竹气盎然。在这个百花凋谢的深秋季节,园中行走,夹道的多是四季长青的绿竹,远看则青绿一篇,近观竹竿挺立、饱满,还能给人一种温润的感觉。顿时想起民间关于“岁寒三友――松、竹、梅”的评说。的确,在寒风凛冽的隆冬季节,“三友行,必有我师”。竹没有松的高俊,没有梅的暗香。松梅自然是百木中的帝后。然而现在尚值深秋,松梅不放,而百木已凋,只有气质朴素的竹伴随在我身边,我才明白古代的文人为何对竹有如此偏爱。苏东坡一生旷达,“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宁愿消瘦,也不愿落得俗气。竹林七贤生逢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能苟全生命于竹间,弹琴长哮,摆个名士的POSE,即使外人颇感另类,又岂不快哉?如果说松是草木中的丈夫,那么竹就是草木中的君子。
恰好,古猗园中正好有一座“君子堂”,堂不算大,收藏了关于所谓“四君子”:梅、兰、竹、菊的书画,看起来既有味又切题。 即出园林,恰逢中午,而在门口的“南翔小笼”店里吃了一笼蟹馅的小笼包,皮滑而肉鲜,如果稍不小心,皮里的汤汁便喷射而出,弄得满衣都是,所以吃时要格外细致!这时叫一杯青竹茶,味道清淡,色泽青翠,和小笼搭配成餐,可能连《大长今》里的朝鲜皇上看过也要流口水。嘉定是否也有“竹”的精神文化?人道是,江南乃烟花之地,是中国阴性文化的代表,只有“暖风吹得游人醉”,没有燕赵似的悲歌。历史上每当南北分裂,江南柔软的民风便难以抵挡从北方奔袭而来的金戈铁马。这让我很自然的联想到清顺治初年的“嘉定三屠”来。
住在景区附近的老人介绍,把我带回了那个血色的时刻:当清军南侵,镇上官员候峒曾和进士出身的黄淳耀 自发组织义军抗清,坚守十数日,视死如归。在那个轰轰烈烈的七月初三,清军大举攻城,次日城破,侯峒曾最后一次来到家乡清河路的叶池,这一刻,他万念俱灰,只是脉脉凝视这池,平静的池水像镜子一般把他从身体到灵魂印到碧波中了。他忽然一暴,便愤然投入池中,终于与嘉定城融为一体了。黄淳耀则与弟奔往西林庵,大笔一书“宏光元年七月四日进十黄淳耀自裁于西城僧舍……”。而后毅然自缢,传说口喷鲜血于壁。从此后人称此地为“陶庵留碧”。看,这不是属于江南的悲歌吗?这不是竹林之间走出来的君子吗?尽管,他们没有走进今天的教科书,让人民膜拜,但嘉定镇中的“叶池”、“陶庵留碧”不就是为嘉定保存集体记忆的悯忠寺吗? 或许更出名的是顾维均。巴黎和会上演讲的那个中国外交官。电影《我的1919》那个。
“山东是孔孟的故乡,在中国如同西方人眼中的耶路撒冷”。 这是我所听到过最激昂又最智慧的外交辞。在斩钉截铁的激情中间同时很理性地勾起了对手的民族感情,把对方带到自己的处境和立场之下。看来这句话是 深深地打到了美国的那个书呆子总统威尔逊心坎里去,以至在后来美国的斡旋下,中国终于收回山东,为弱国的外交史写上重重的一笔。景区里树木茂盛,寂无一人,除鸟儿吱吱喳喳地鸣叫以外,没有其它声音。鸟粪点点滴滴零散落在地上。看得出来,这儿确实是很长时间没有游客光顾了。
左看右顾,没有头绪,不知先往哪个方向去找。正踌躇之间,远处有一男子骑着助动车飞身而来,我们叫住他,打听伏虎庙的位置。他听了我们一番言谈,哈哈大笑,说幸亏遇见他,否则我们越往里走,离伏虎庙越远。原来伏虎庙所在的上海市少年儿童活动基地不在我们进的大门里,而是在马路的对面一个独立的大院里。他说少年儿童活动基地不事先联系落实的话,它对外是不开放的,伏虎庙紧挨门卫室,你们私下里和门卫商量一下,让他放你们进去看看。“高人指点”让我们欣喜万分,遵他所言,我们果然一点也没费劲就如愿以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