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老乡所言,沿长城走很不好走。这段长城离村较近,人为破坏较为严重,很多地段的城墙已变成了顶宽不过一尺的土嶙子,犹如鱼脊背一般,脊上不但长满荆棘,还有很多中断,再加上两边就是果园,不时有树枝伸过城墙,走在这样的长城上,不仅要防止一脚踏空,还要小心翼翼的躲避酸枣树,遇有城墙中断或树枝拦路时,更得爬上爬下。
如同鱼脊背般的城墙
边上的果园
遥望前方的山头,上边有杨庄口长城唯一残存的敌楼
回看身后的队友
沿长城上行十几分钟,脚下出现一巨大的台基,与我们常见长城敌楼的台基不同,这个台基是四边高、中间低,若不是地面散落有一些城砖,很难相信它是一座敌楼的残基。
按位置,它应该是杨庄村3号敌台吧。
过3号台不远,长城又一处中断,这次是修水渠造成的。解放前,中国农民都是靠天吃饭,抵御灾害的能力极低,那时一亩地只有百八十斤的产量,山区亩产更低。所以尽管那时一人平均3、4亩地,仍解决不了国人的吃饭问题,很多人都饿肚子。解放初期,人们勒着裤腰带搞建设,建工厂,建矿山,在农村则大搞基本农田建设,陆续兴建了一大批大中小型水利工程。到80年代初,仅大中小水库就建设了9万多座,池塘、机井、灌渠不计其数。以井陉为例 ,从1957年到70年代末,先后建设了绵右渠、绵左渠、人民渠、民主渠、西跃渠、张河湾水库等多项大型水利工程,闻名世界的河南林县红旗渠,就取经于井陉而建。到上世记80年代,基本解决了农村靠天吃饭的问题。当然,解决吃饭问题不仅仅靠水利,还有以袁隆平为代表的一大批,数以十万计的农业科学家,几十年如一日,培育了大量的优良品种。70年代的63计划,国家又兴建了一大批高质量化肥厂,取代原来的每县一个小化肥厂。不仅如此,国家还建设了以仪征化纤为代表的一大批化纤厂,腾出了大批的棉田,再加上改 革开放,多管齐下,才带来了80年代中国农业的腾飞。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小 平同志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
越过灌渠继续向前,山越来越陡,越来越荒,这里已远离村庄,山坡不再有果园,所以这里的长城保存的相对好一些,有的地段甚至露出了长城的本来面貌。但总的来说,杨庄口段长城损毁的比较严重,资料显示,杨家庄段长城,甘陶河北有敌台、战台、烽火台各一座(长城遗产网上分别标为杨庄村1号敌台、凉沟桥1号战台、杨庄村1号烽火台),甘陶河南有4座敌楼(长城遗产网上分别标为杨庄村2-5号敌台)、3座战台(长城遗产网上分别标为白土岭1号、杨庄村1号、2号战台)、一个马面(长城遗产网上标为凉沟桥1号马面),但这些东东,到目前为止我很少看见。
关于敌台、战台、烽火台还有马面,有必要简单的说一下:在有关长城文章中,我们常看到敌楼、敌台、战台、烽火台等说法,有人甚至把长城的敌楼叫作烽火台,马面则少有人提。这里边其实是有误解的。长城之所以叫长城,故名思义即很长很长的城墙,墙是长城的主体。敌台、战台、烽火台、马面则属于为增强长城的防御功能增加的附设建筑。根据用途,敌台、战台、烽火台、马面又分两大类,敌台、战台、马面属于作战平台,是直接用于对敌作战用的防御工事;烽火台不属于直接作战工事,而是用于传递敌情的通讯建筑,即上边堆放柴薪,一旦敌人来了则点燃柴薪,以狼烟或火光的方式向远方传递情报。它的功能与敌台、战台有根本区别,所以我们绝对不能把敌台叫成烽火台。
同为作战工事,敌台、战台、马面又有区别,敌台又称敌楼(楼为现代人的称呼,古人称台),是一种中空的楼房式建筑,台分三层,底层以巨石筑台基;中层砖砌,四面有箭窗,中空可住人,也可贮备器械干粮等,上层设楼橹、垛口、铺房。它是明长城的标志性建筑。战台、马面都属于突出于城墙之外的砖或石砌的实心作战平台,它俩的区别有二,一是战台规模较大,可容多人在上边作战,或架置火炮;马面则体量较小,一般最多容纳两三人活动。二是战台有时会明显高于城墙,以增强视野;马面多与城墙等高,即使高也仅高不多的一点。
在明朝以前,包括明早期长城中,敌台、战台实际是一回事,只是叫法不同,那时没有空心敌台(楼),只有实心的平台。明隆庆二年(1568年),在新任蓟辽保定总督谭纶的竭力推荐下,抗倭名将戚继光被任命为都督同知,总理蓟州、昌平、辽东及保定军务,后又升为总兵官,兼镇守蓟州、永平、山海关诸处,并督帅十二路军戎事。
戚继光一到任,就和谭纶一起上疏朝廷,建议重修长城,并提出了修筑空心敌台(即敌楼)的具体建议。台分三部分,底部以巨石筑台基,中部砖砌,中间空虚,可住人,也可贮备器械干粮等,上四面有箭窗,可以 监视敌情,也可用于作战。顶层设楼橹、垛口、铺房。根据地形决定修筑敌台的地点和样式,重要地段数十步或百步筑一台;较次要地段一百四五十步或200步筑一台;敌台一般高三四丈,周围为十二丈至十七八丈不等。两台相立,互相配合。平时每台可驻兵一、二人以监视敌情,战时每台可容十数人作 战。此建议得到了朝廷的采纳。但也打了不小的折扣:把戚继光原拟修筑敌台的数目从3000座减到了1000座。
戚继光修筑长城的生涯从此开始了。整整三年时间,他指挥十万大军,东起山海关,西至镇边,在长达2000里的边防线上,建立起1017座雄伟的敌台(敌楼),远远看去,它们高低相间,突兀参差,蔚为壮观。以后各地长城也纷纷效仿,将中国的长城建设推地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为加区别,明朝将戚继光修建的敌楼称之为空心敌台。没有改建的老式敌台称为附墙体敌台,今天,我们称空心敌台为敌楼。称附墙敌台为战台,又叫马面。
从长城上眺望长城外侧的朱会村,朱会过去属于山西,解放后划归河北
一处疑似的敌楼残基,我姑且称它为杨庄村四号敌台吧。
过四号台,前边是一座金字塔般的山头,脚下的山坡赫然变陡。可以是山势过陡,城墙地基不稳定的原因,眼前的长城又变的不太明显。刚登上长城时,兴趣使然我还冲在前边,一路不时的拍照,渐渐的队友们全都超过了我。
登山路上回望杨庄村
登上金字塔般的小山,一座巨大的敌楼残体出现在眼前,它是杨庄口长城中保存最好的一座敌楼,也是位置最靠南的一座敌楼,还是海拔最高的敌楼。在长城遗产网上,它被标为杨庄村5号敌台。
5号台虽是杨庄口长城中保存最好的敌楼,但也仅是相对于几乎遗迹全无的1-4号敌楼而言,这座敌楼的砖墙部分已全部拆光,只剩下两道以乱石为主的土芯,高高的戳在那里,当初我骑行平涉路第一次看到它时,还以为是山顶的巨石。
与我以往见过的长城敌楼不同,杨庄口5号台不是我们常见的回字型结构,也不是三通道或两通道结构,它没有环廊,只有一大间内室,有点象秦皇岛长城的车棚楼。这种结构在长城中是非常罕见的。至少在我见过的大几百座敌楼中,它是唯二的一座。
因内室拱劵跨度很大,5号台残存的两道墙特别特别厚,虽已没了外层的包砖,单中间的“土芯”就有三米来厚,而且这两道“土芯”是用片石活着白灰膏筑成的,它非常坚硬,坚硬的风雨不侵。这充分体现了长城的建设质量,真的是百年大计,质量第一。
敌楼周边的残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