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嘭嚓嚓”的交谊舞、走街串巷的黄包车、错落有致的石库门……带你一起穿越到 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
8月10日晚,海派风十足的芭蕾舞剧《花样年华》登陆上海保利大剧院,该剧是上海芭蕾舞团在引进和吸收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由中法优秀艺术家共同创作完成的一部大型现代芭蕾舞剧。海派芭蕾 “浪漫而不奢华,细腻而有张力” 的特点在该剧中尽情彰显。
伴随着一曲充满旧上海风韵的老歌响起,舞台上开始下雨,演员们在柔和湿润的舞台上,轻快松弛地托举、旋转,由此拉开芭蕾舞剧《花样年华》的序幕。
上海芭蕾舞团团长辛丽丽介绍,该剧讲述了发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一对恋人相爱却不能走到一起的情感历程,“剧中最有特色的舞蹈段落,是借用另外两位演员的幻影,来表现男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舞台上,真实世界里的男女主人公动作内敛压抑,虚幻世界里的恋人动作却夸张奔放,极度的反差感让不少观众为之动容,“舞姿、面部神情都在讲故事,那种有情无缘的复杂情绪很真挚,非常感动。”
和古典芭蕾不同,《花样年华》在剧中融入爵士舞、现代舞成分,配以交响乐、老上海经典歌曲,彰显海派风情。“我们尽量模仿那段时期上海女性的体态、神态,在走路时不会像古典舞那样轻盈、灵动,会脚踏实地地迈出每一步。”主演戚冰雪介绍。
舞美设计也颇为用心,石库门、馄饨铺、黄包车等道具都被搬上舞台,而风韵万千的旗袍与芭蕾的完美结合称得上是作品最大的看点,舞姿摇曳中,上海市井文化和杂洋并处的氛围被衬托得十分热闹,跃然眼前。
“很亲切,我奶奶以前就住在石库门,好像穿越到了她那个年代,有满满的老上海烟火气。” 观众施女士说。
实际上,穿旗袍跳芭蕾是有难度的,这背后需要团队不断地调整,“旗袍有开叉,为了既不失芭蕾的美感,又尽可能还原老上海风情,我们边排边演边改,设计师也通过线条、色彩、剪裁的修饰让旗袍与来自西方的芭蕾相得益彰。”辛丽丽说。
该剧首演于2006年,汇集了中法两国多位知名艺术家,经过十几年的打磨,舞剧的情节性和舞蹈的多样性得到更为充分的融合。
“导演是法国人,非常注重人物内心的刻画,我跳了十多年,每演一场都会不断优化、改进,让自己越来越走进人物。”主演吴虎生表示。
据了解,演出将一直持续到8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