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目前已有3000余所,如若能够被大众所熟知,足以说明学校的知名度已经综合实力,比如985院校,常被学生提起,这些名校也是众多考生的报考目标。
名校招生人数有限,绝大部分考生只能报考普通院校,还有不少学生将上本科作为高考目标。学生在报考期间,会充分利用高考成绩,尽可能报考更高等级院校,毕竟在学历内卷时代,身披名校光环,会成为未来的就业助力。
于是在报考期间,学生会格外关注大学等级,此外还有很多学生,往往从校名开始入手,好听又比较高大上的校名,会给不错的印象,尤其是普通生,很多时候,会通过校名来判断院校等级。
这种感性判断并不可靠,因为很多时候,学校名称比较大气,本以为是双一流院校,实则却实力平平,因此学生在报考前,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切不可被大学名称混淆思维。
这3所大学改名很成功,常被学生认为是双一流院校
高校在命名时,会将学校特点以及历史背景相融合,很多学校校名都有一定的纪念意义,此外校名的前缀和后缀也很有讲究,通常以“省份”或“地域”命名的高校,都实力不俗,而已“大学”为后缀的学校,听起来也比较高大上,很多学生在分数允许的情况下,会首选“大学”,而不是“学院”。
正所谓“人靠衣装马靠鞍”,如若校名没有特点,可能也无法吸引学生的眼球,甚至可能会遇到招生难问题,于是有些学校一直在改名的道路上不断努力,比如下面要介绍的三所院校,改名就比较成功。
比如上海海洋大学,从校名上看比较霸气,而且还位于魔都上海,由于该校与上海海事大学比较类似,以至于不少学生误以为上海海洋大学也是名校,实则该校实力还无法与双一流相比。
而且上海海洋大学在改名前,常为招生担忧,该校原名为上海水产学院,感觉从这里走出的毕业生,除了出海捕鱼,就是去卖鱼,很多学生比较排斥,不过改名后,将学校提升一个档次,相信不会再有学生因为校名拒绝报考。
其次是华北理工大学,校名听起来恢弘有大气,报考期间从,常被学生认为是双一流院校,实则该校既不是985,也不是211,而是本科一批次招生,是省重点院校,由于校名就比较高大上,每年都能吸引不少考生报名。
不过如若学生看到学校以前的校名,相信鲜有学生报考,该校原名为河北联合大学,听起来就像一所野鸡大学,好在领导人决策明确,及时更改了校名,才没有让学校走下坡路。
最后是西南医科大学,该校位于四川省,但从校名上看,可能会有不少学生认为这是一所重点院校,实则是一所普遍本科类院校,该校之所以越来越受欢迎,与改名脱不了关系。该校原名为泸州医学院,不管是前缀还是后缀,都不如新校名。
学生在报考期间,不能一味关注校名,这些问题更重要
学生在报考期间,学校比较重要,但不要过多关注校名,有的学校名称看起来很高大上,实则确实普通院校,而有的院校看似校名比较低调,实则却实力雄厚,学生在报考前,还需都上网查询一下,不能一味地关注校名,还需从学校整体实力出发。
除了考虑报考院校外,学生还要在专业上多加注意,在分数允许的情况下,尽快选择该校的王牌专业,毕竟是学校的招牌,在师资力量上很有保障,而且学习也比较重视,会尽全力给学生寻找实习单位,并通过多种渠道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
很多学生在名校的冷门专业,与普通院校的热门专业之间纠结,不知该如何选择,不少过来人纷纷表示,很多被认为的“冷门”专业,实则就业并不困难,虽然就业范围有些窄,但人才需求量很大,还有不错的发展前景。
不过如若是非常冷门的专业,像考古学,学生就要认真考虑,即便再感兴趣也要三思,毕竟连北大的此专业,也是独苗专业,有的时候还招不到学生。
写在最后:
学生在报考期间,需要根据高考成绩,选择所对应的等级院校,毕竟学历是求职的敲门砖,很多时候,名校光环确实有用。
不过学科实力,才是毕业生求职的关键,不管学校实力如何,如若学生没有较好的专业技能,即便能敲开企业的大门,可能也不会被录取。
因此,不管学生报考哪所大学,学习什么专业,都要努力学习,并从多方面提升自身实力,为以后就业打好基础。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速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