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七零后设计狂人水子,这次和大家聊聊数字游民。
数字游民看着新鲜,其实是个有着二十多年历史的词了,只不过是最近被挖出来了。数字游民一词由前日立公司 CEO 牧本次雄,在其 1997 年出版的同名著作中首次提出。书中想象了一个互联网极度发达的世界,办公已经不需要坐班。
受疫情影响,当下人们的确实现了网络办公、居家办公。经过武汉和上海两次大规模封城之后,有一些人决定逃离大城市,去三四线城市生活,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赚一线城市的钱。
其实像我们这些做平面类的设计师可以做数字游民,只需要一台电脑、一支笔、几张纸,就可以接一些小活儿了,从而实现刚入行时的幻想——做设计是赚钱养艺术。
但我就认真去了解之后,发现没有多少设计师做数字游民,主要做这个的都是自媒体,且是原教旨主义的自媒体,不是短视频那种小团队的,就是自己一个人单干。
这些数字游民的主要阵地是小红书和微博,靠图文营生,比较有才的还会到知乎和豆瓣,放以前的话这些数字游民叫做“自由撰稿人”。
根据了解,大多数数字游民没能实现赚一线城市的钱三四线城市消费,她们顶多也就是赚二线城市的钱,且非常的不稳定。不过好在,成为数字游民的人,多少有点积蓄,三四线城市物价低,捞不着业务的时候也不至于饿死。
我还发现数字游民基本都是女性,虽然数字游民的契机是疫情的无奈,但不可否认它带有浪漫色彩,女性天生比男性追求浪漫。这里还得放出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女性有着男性一辈子都没有的底牌——结婚嫁人。
当数字游民的都是年轻女性,混不下去了哭喊着爸妈回老家,想想办法找一份凑合的工作,吊一个傻小子就结婚了。运气爆棚的,说不定能在云南大理来一场艳遇,跟着靓仔就好上了。
小伙子可以做数字游民,但是不适合做。男性从小就在“你要担负责任”中长大,梦想会随时间消磨殆尽,最后的追求是马子、车子、票子、房子。数字游民是不稳定的,可以温饱但无法富裕。
本文就到这里,欢迎点赞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