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不仅是人类共同的文化瑰宝,还是人类文明的“活态”延续。8月25-29日,第七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将在济南隆重启幕。让我们步入“非遗时刻”,感受非遗对美好生活的浸润,探索国际视野下非遗保护路径、非遗生态活化创新,共同见证当代非遗力量。
济南非遗:让古老的光彩在生活中流转
“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一千多年前,杜甫受宴于历下亭挥毫写就千古名句,感慨齐地古亭之沧桑,赞叹济南名士之多。其实,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济南,不仅名士辈出,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更是丰富。
非遗是文化软实力的核心。济南拥有1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3项国家级、108项省级、450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非遗的保护与传承离不开传承人的坚守、民间协会的努力以及政府保护单位的支持。近年来,济南市非遗保护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大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注重古老技艺的申遗工作,一大批民间的古来技艺在入选非遗项目后,重新焕发青春。比如,宏济堂中医药文化和莱芜中元节习俗就于去年上榜了第五批国家级非遗名录。
潜心数十年,两位传承人的坚守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宏济堂阿胶制作技艺第三代传承人、57岁的武祥伦潜心研究古老技艺,莱芜中元节第六代传承人、58岁的李胜华收集推广民俗故事,都已三四十年。在他们身上,既有个人的坚守努力,也折射出了济南市多年来的非遗保护成果。
宏济堂阿胶制作技艺第三代传承人武祥伦 图源:天下泉城
莱芜中元节习俗第六代传承人李胜华 图源:天下泉城
16岁高中毕业后,自小在制胶房长大的武祥伦便跟随伯父和父亲学习制胶工艺,从选驴皮到打沫熬胶,武祥伦的伯父倾囊相授。经过5年的口口相传,逐渐上手操作,21岁的武祥伦第一次独立操作熬制阿胶。武祥伦告诉记者,“正是这5年的时间让他真正建立起了对阿胶制作的兴趣和感情。”自那时起,宏济堂阿胶制作技艺的传承便与武祥伦有了不可分割的关系。
图源:天下泉城
当武祥伦开始独立操作熬胶时,李胜华才真正开始从事研究民间习俗的工作。在那之前,他做过建筑工人、开过书店、也当过饭店老板,不过最后都以失败告终。“其他的工作都‘干不住’”,李胜华解释,“总想着去田间地头采访,收集民间故事、挖掘民俗活动,所以书店总是开两天关三天。”1984年,中国文联、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发起了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工作,李胜华作为民间文学作品收集人加入这项工作;1991年,李胜华被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评选为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先进工作者。此后,李胜华全身心扑到民间文学和民间习俗的收集保护和推广中。
济南成为非遗传承人的“圣地”
在收集民间文学故事过程中,李胜华发现其中很多故事都与孝道有关,由此他又将莱芜中元节习俗进行挖掘,以孝道为核心进行推广,“在莱芜,中元节这一天我们要将祖先请到家里供奉”,李胜华表示,“也就是那时,除了挖掘抢救民间文学,我开始加大对民俗文化和传统技艺文化的保护。”
李胜华建立的传统技艺博物馆 图源:天下泉城
现在,李胜华不仅是济南市民间文学艺术学会会长,还是济南市民俗学会秘书长。不过,民间文学的挖掘抢救和民俗的传承推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阻力既来自大众的非遗陌生感,也有资金的窘迫。
图源:天下泉城
为了让非遗更好地走进大众生活,济南市在非遗工作的传承和保护上持续发力,不仅举办了2010年首届中国非遗博览会,并且从第四届起成为永久举办城市。济南成为非遗传承人的“圣地”。2019年,济南市搭建非遗展示平台,积极推进非遗项目进社区、学校、景区展演。李胜华说,近几年他们每年都要进行上百场展演,“很好地传递了民间故事和民俗当中蕴含的积极向上的精神。”
此外,近年来济南培育打造了一批具有示范性、影响力的非遗旅游产品。自2012年宏济堂阿胶复产,济南市按照国家A级旅游景区标准,开发建设阿胶文化展馆。2021年12月,宏济堂中医药文化旅游景区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图源:天下泉城
2021年,济南市推动非遗项目提档升级,推动非遗项目向高层次发展。其中,宏济堂中医药文化和莱芜中元节习俗同时上榜第五批国家级非遗名录。传承人的坚守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保障,让非遗得以更好地传承发展。
在创新中发展,在生活中流传
作为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武祥伦和李胜华已在各自的领域深耕三四十年。他们深知非遗保护工作的艰巨性和重要性。
图源:天下泉城
“不仅是我们阿胶,每个行业非遗传承下来的技艺,都是中华知识的宝库,是历代人的精华,每一代的传承人在生产和工艺制造上不断进行创新和完善,才有了现在非遗保护的根本。”武祥伦认为,只有非遗保护做好了,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规模化生产或者进一步提升。
李胜华表示,“民间习俗具有区域性小、价值性大的特点,莱芜中元节的范围虽然是在莱芜区,但是其传递的‘孝’的精神却是具有普遍性的,对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很积极的作用。因此,对于民间文学和民间习俗,一方面要做好文字记载、出版等工作;另一方面,还是要言传身教,依靠科技创新推广形式。非遗本身来自生活,现在也要让非遗回到生活,只有这样,非遗的光彩才能更加地夺目。”
绿茶手作技艺,
来第七届非遗博览会领略制茶手艺
茶文化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内容十分丰富,在我国也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与茶相关。第七届中国非遗博览会将于8月25日至29日在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启幕,届时将会有花茶、绿茶、黑茶、白茶、普洱茶等多种茶制作技艺亮相泉城,展现“茶”的多元文化。接下来,让我们领略绿茶的制作技艺。
黄山毛峰制作技艺
图源:天下泉城
清代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徽州漕溪人谢正安在当地创办“谢裕大茶行”。他凭着多年种、采、制茶的经验,带领家人于清明前后摘取肥壮的嫩茶芽叶,以“下锅炒(杀青)、轻滚转(揉捻)、焙生坯(毛火)、盖上圆簸复老烘(足火)”等一套技艺精心加工,制成形似雀嘴、汤色清澈、味道沁人心脾的新茶叶,由于该茶“白毫披身,芽尖似峰”,故取名“毛峰”。毛峰茶叶运到上海,即受到当时在华的英国茶商的称赞,不仅名扬上海,而且出口英国,驰誉欧洲。后来,毛峰种植扩展到整个黄山南北麓,出产的茶叶相应改名为“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制作技艺被列入2008年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六安瓜片制作技艺
图源:天下泉城
安徽省六安市的六安瓜片茶源于六安茶。早在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即指出:“六安州之片茶,为茶之品。”清代,六安瓜片被列为贡品,制作达于鼎盛。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等国家领导人对六安瓜片赞赏有加。1971年7月,美国国务卿基辛格首次访华,中国政府即将六安瓜片作为国礼馈赠给他。现在六安瓜片产区主要集中在六安市裕安区独山、黄涧河、同心寺、龙门冲、迎将冲、红石埂等地。六安瓜片制作技艺被列入2008年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婺源绿茶制作技艺
图源:天下泉城
婺源自古就有“千年茶乡”之誉,绿茶制作历史悠久,早在唐代陆羽《茶经》中就有“歙州茶生于婺源山谷”的记载。明代嘉靖年间,婺源绿茶成为贡品。至清代乾隆年间,婺源茶叶被列为中国外贸出口的主要物资之一。婺源绿茶制作技艺主要是清代以后传承下来的,主要特征为:小锅杀青,小桶揉捻,干燥低温长烚。其技艺流程分为采摘、摊片、杀青、揉捻(解块)、做形(初干)、烘干(做香)。民间赞誉婺源绿茶“头泡香、二泡浓、三泡味未减、四泡味亦醇”。婺源绿茶制作技艺被列入2014年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信阳毛尖茶制作技艺
图源:天下泉城
信阳毛尖茶制作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信阳毛尖茶的生产起源于东周、兴盛于唐代,清光绪年间进一步完善了炒制工艺,民国时期更名为“信阳毛尖”。其制作工艺包括鲜叶采摘、鲜叶摊晾、茶叶炒制、茶叶存储等工序制成茶叶的采茶制茶方法,属我国传统制茶技艺。采制的茶叶以细圆挺秀、满毫匀齐、色泽翠绿为标准。炒茶所采用的“熟锅”甩条手法和大茶把炒“熟锅”方法,是该技艺的一大特色。信阳毛尖制作技艺被列入2014年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恩施玉露制作技艺
图源:天下泉城
恩施玉露是选用地方优良品种茶树鲜叶,经特定工艺加工成“形似松针、清香持久”的蒸青针形绿茶,是我国现存唯一的蒸青针形绿茶。成品茶色泽润绿,条索匀整、紧圆、光滑,挺直如松针,香气清高持久,汤色嫩绿明亮,滋味鲜醇,叶底绿亮匀整,被誉为茶中极品。恩施玉露制作技艺被列入2014年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都匀毛尖茶制作技艺
图源:天下泉城
都匀毛尖茶,外形卷曲,色泽鲜绿,白毫显露,气香味浓,回味甘甜,色香味俱佳。其制作关键在于采摘、加工。茶叶以清明节前后初展的一芽一叶、色泽深绿或浅绿、长度不超过2厘米、形似雀舌者为上乘。采摘时,用拇指和食指夹住芽叶根部向上提拉,不可用指甲掐断留下痕印。采摘回来的原料需进行“精加工”,再进行“高温杀青”,当水汽散发、茶叶柔软、折梗不断时,开始揉捻,至茶叶半干,即用双手搓团,不时加温、降温,适时整形、提毫、提香。干至八成、白毫显露时,即用白皮纸包裹,每包一斤许,置于底部装有木炭的陶瓷土缸内干燥,半个月后,“收青”取出,方为成品。整个加工过程,全凭手感、目测、鼻闻。都匀毛尖制作技艺被列入2014年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雨花茶制作技艺
图源:天下泉城
雨花茶是江苏省南京特产,因产于南京中华门外的雨花台山丘而得名,是全国十大名茶之一。雨花茶茶叶外形紧直圆绿如松针,带白毫,冲泡后茶色碧绿、清澈,香气清幽,品饮一杯,沁人肺腑,齿颊留芳,滋味醇厚,回味甘甜,是上等佳品。雨花茶内含有较多的茶多酚,能抑制细菌的发展,有抗衰老、利尿、抗心脑血管疾病等功效。南京雨花茶寓意中华革命英烈忠贞不屈、万古长青,品饮此茶常会使人饮茶思源,怀念革命先烈,其文化意义深远。雨花茶制作技艺被列入2021年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名茶荟萃,来第七届中国非遗博览会品茗香
茶文化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内容十分丰富,在我国也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与茶相关。第七届中国非遗博览会将于8月25日至29日在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启幕,届时将会有花茶、绿茶、黑茶、白茶、普洱茶等多种茶制作技艺亮相泉城,展现“茶”的多元文化。接下来,让我们领略绿茶的制作技艺。
紫笋茶制作技艺
图源:天下泉城
紫笋茶又名“顾渚紫笋”,产于浙江省长兴县。其名由《茶经》中“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芽者次”的论述得来,无论是形状,还是颜色,皆为“上品中的上品”,被茶圣陆羽称为“芳香甘冽,冠于他境”。最初这种茶是蒸成茶饼,然后研磨成粉末煎煮饮用。直到公元1368年,顾渚紫笋才用全叶酿造。
紫笋茶的制作,要求每年于清明至谷雨期采摘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经摊青、杀青、理条、摊凉、初烘、复烘等过程完成。制成的极品茶芽味细嫩,芽色带紫,芽形如笋;茶叶舒展后,呈兰花状,尝之齿颊甘香,回味无穷。唐诗描述:“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吴兴紫笋来。”顾渚紫笋成为大唐帝国的第一茗茶,是朝廷祭祀与赏赐的最高礼品。因为奉诏督茶,含秀孕媚的顾渚山也迎来了无数的督贡刺史、文化名人,如颜真卿、袁高、皎然、刘禹锡、卢仝、杜牧等,一时之间,顾渚山前,群星璀璨。紫笋茶制作技艺被列入2011年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安吉白茶制作技艺
图源:天下泉城
安吉白茶产于浙江省安吉县溪龙乡,是一种烘青茶。白茶自古种源难得,茶树难养,以野茶为稀贵。据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记载:“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崖林之间,偶然生出,虽非人力所致,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一二株,所造止于二三胯而已。”
安吉白茶以白、活、香、鲜、清为特色,其鲜叶、干茶均叶白脉绿,颜色鲜活,茶叶汤色清澈、透亮,鲜味足,香气高而持久。安吉白茶手工炒制过程分为:采摘、摊放、杀青理条、初烘、摊凉、复烘、收灰干燥七道工序。每道工序都有特别要求,其中鲜叶只能用春茶前期二十来天的鲜叶,采摘一芽带一片或二片真叶,不带奶叶、鱼叶。由于叶片极薄,茎梗粗,杀青理条对温度有苛刻要求,否则非焦叶即红梗。做到叶不焦、梗不红,而又要保持叶张完整,除要求有正确的温度外,还要保持苛刻的湿度,需要极高的手感和手法。安吉白茶制作技艺被列入2011年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西湖龙井制作技艺
图源:天下泉城
西湖龙井茶源于唐,成名于宋元明而盛于清。它主要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西湖的龙井村盛产色绿、香郁、味醇、形美的优质茶叶,因而名之为“龙井茶”。
西湖龙井茶是中国名茶,以西湖龙井茶为代表的绿茶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通过长期生产实践,西湖龙井茶区的茶叶栽植和制作逐渐形成了选育良种、勤耕栽培、精细采摘、科学炒制等一系列茶叶生产经验,特别是在炒制过程中摸索出了一套具有鲜明技术特色的炒制工艺,其中包括抖、带、挤、甩、挺、拓、扣、抓、压、磨等龙井茶炒制“十大手法”。整套茶叶制作工艺凝聚了当地茶农的智慧,显现出深厚的文化内涵。西湖龙井制作技艺被列入2008年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太平猴魁制作技艺
图源:天下泉城
太平猴魁茶创制于清代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当时太平茶在长江一带极为流行,有茶商请茶农将尖茶中枝头整齐的芽叶单独拣出,高价销售,获得重利。家住猴岗的茶农王魁成受到启发,认为与其成茶后再挑选,不如从采鲜叶开始就精挑细制,于是在高山茶园内专门选摘壮挺的一芽二叶,精心制作成茶。由此太平县猴坑、猴岗一带所产的茶叶品质为尖茶之魁,而茶叶制作技艺首创者又名“魁成”,因而茶叶得名“太平猴魁”。
该制作工艺分采摘、拣尖、摊青、杀青、整形、烘干等六道工序。太平猴魁色香味形别具一格,每片茶都是两叶抱一芽,俗称“两刀一枪”。成茶扁平挺直,魁伟壮实,叶色苍绿匀润,叶脉绿中隐红,俗称“红丝线”。入杯冲泡后,芽叶缓慢舒展,并竖立成朵,宛如兰花,汤色嫩绿明澈,香气鲜灵高爽,滋味醇厚持久,品饮时能领略到“头泡高香,二泡味浓,三泡四泡幽香犹存”。1915年太平猴魁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太平猴魁制作技艺被列入2008年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碧螺春制作技艺
图源:天下泉城
碧螺春制作技艺为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传统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碧螺春茶种植始于两晋南北朝,唐宋两代列为贡茶,俗称“吓煞人香”,清康熙因其茶“清汤碧绿,外形如螺,采制早春”而赐名为“碧螺春”。
碧螺春茶制作全部采取传统手工技艺,其制作分“采摘、拣剔、摊放、高温杀青、揉捻整形、搓团显毫、文火干燥”七道工序。碧螺春具有“条索纤细,卷曲成螺,茸毛遍体,银绿隐翠”之外形及“汤色碧绿、清香高雅、入口爽甜、回味无穷”之内质,被誉为“茶中仙子”和“天下第一茶”。碧螺春制作技艺被列入2011年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婺州举岩制作技艺
图源:天下泉城
婺州举岩产于浙江省金华市北山双龙洞顶一带,因金华在隋唐时期称为“婺州”而得名。婺州举岩茶的制作始于唐,兴于宋,盛于明清。
婺州举岩茶叶细紧略扁,微带茸毫;色泽银翠交辉,香味持久;冲泡时汤色嫩绿明亮,叶底嫩绿匀整;入口则鲜醇甘美,清新宜人。婺州举岩制作技艺主要由拣草摊青、青锅、揉捻、二锅、做坯整形、烘焙、精选储存7道工序组成。炒制时以焙为主,炒焙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工艺。婺州举岩制作技艺被列入2008年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来第七届中国非遗博览会,领略各方茶俗
随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淀,茶事活动的兴起,茶俗逐渐成了我国民间风俗的一种。而每种茶俗都有较明显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并且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演变,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一部分,且内容丰富,各呈风采。8月25日—29日,第七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将在济南隆重启幕,届时,市民游客可到博览会上领略各地茶俗。
赶茶场庙会
图源:天下泉城
“赶茶场”庙会的“春社”时节(正月十五),当地茶农盛装打扮,来到茶场,祭拜“茶神”真君大帝,并在茶场内举行演社戏,挂灯笼、迎龙灯等民俗文化活动。而在“秋社”(十月十五),活动又别具一格。茶农和百姓带着秋收后的喜悦,拎着茶叶和货物,从四面八方到茶场赶集,形成了盛大的传统庙会。期间,有三十六行、叠罗汉、抬八仙、骆驼班、铜钿鞭、大头和、大花鼓等各种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表演及迎大旗、迎大凉伞等民俗活动。庙会(赶茶场)被列入2008年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径山茶宴
图源:天下泉城
径山茶宴是杭州市余杭区径山万寿禅寺接待贵客上宾时的一种大堂茶会,起源于唐朝中期,盛行于宋元时期,后流传至日本,成为日本茶道之源。
径山茶宴从张茶榜、击茶鼓、恭请入堂、上香礼佛、煎汤点茶、行盏分茶、说偈吃茶到谢茶退堂,有十多道仪式程序,宾主或师徒之间用“参话头”的形式问答交谈,机锋偈语,慧光灵现。以茶参禅问道,是径山茶宴的精髓和核心。
径山茶宴堂设古雅,主躬客庄,礼仪备至,和洽圆融,具有品格高古、清雅绝伦的独特风格,堪称中国禅茶文化的经典样式。径山茶宴被列入2011年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白族三道茶
图源:天下泉城
白族三道茶是云南白族招待贵宾时的一种饮茶方式。白族称三道茶为"绍道兆",是一种宾主抒发感情,祝愿美好,并富于戏剧色彩的饮茶方式。喝三道茶,当初只是白族用来作为求学、学艺、经商、婚嫁时,长辈对晚辈的一种祝愿。三道茶寓意人生"一苦,二甜,三回味"的哲理,早在明代时就已成了白家待客交友的一种礼仪。白族三道茶被列入2014年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恭城油茶习俗
图源:天下泉城
恭城油茶是瑶族群众每天必不可少的特有饮食,具有消食健胃、驱湿避瘴的功效。油茶的统—制作方法是以老叶红茶为主料,用油炒至微焦而香,放入食盐加水煮沸,多数加生姜同煮,味浓而涩,涩中带辣。恭城一带还会加入磨碎的花生粉,使味道多了醇厚少了涩,并因煮的时间恰到好处,使得恭城油茶被举为各地油茶之冠,享誉桂北和广西各地。喝油茶不分季节,一年四季、一天早晚都喝。客人到来则不分早晚,随时煮好奉客,而且更为丰盛。恭城油茶被誉为瑶乡健康长寿的“养生汤”。恭城油茶习俗被列入2021年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来源:天下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