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可野宿荒坟,不可夜居古庙”是句非常有年代感的俗语。它的意思并不是古庙比荒坟更可怕,而是说古庙比荒坟场看似安全,实则更不安全。
出门在外,“食、宿、行”三大要件,对于现代人而言皆非难事,带个手机和充电宝,万事大吉。唯有档次高低不同而已,但是都能哪怕最低档次也能保障你出行无虞。
但是古人不同,真的非常不方便。因为古人安土重迁,出远门除了做生意、逃荒、赶考、徭役,剩下的基本上都是公差。
出公差的,路途之上有官道、驿站,凭火牌,可以畅游全国,食宿往往不太需要太多担忧。唯独需要考虑的是驿站与驿站之间隔着距离,莫要天黑前赶不到下一个驿站。
但是对于普通百姓出行,那就真的考验人了。
因为要做好露宿荒郊野外的准备;而且还要做好忍饥挨饿的准备;当然这些其次,一定要结伴而行。因为野路之上除了狼虫虎豹,还有绿林强盗。不论遇上谁,这趟是死是活,就都得纯靠运气了。
由于普通百姓走官道要花钱,所以只能跋山涉水,半夜之间仍在路上也是常事,前有古刹,后有乱葬岗,任凭君选。没一处是好去处,这时候,这句老话就起了作用,“宁可野宿荒坟,不可夜居古庙。”
这是古人智慧的集中体现。因为这句话能流传下来,就证明这句话是经过历史检验的。
崇山峻岭之中,深宅古刹可以以避风寒,所以凡是走道之人,皆愿意选择此地,以求庇护。但同时劫道强人、绿林好汉也是喜欢以此为根据地。
很多武侠故事或是聊斋故事,通常月黑风高杀人夜的故事都发生在深宅古刹。原因很简单,好人坏人在野外都会选择这些可以避风寒的地方。
那深宅古刹自然就是戏份最多的地方。陌生人在一起,风高月黑,彼此打量一番,必有邪念生出。更何况万一真的遇上劫道强人?
而古人出门身上少不得盘缠,因为那是唯一可以换来食宿的东西。但是古人没有手机支付,也不要过于信任古代的票号,基本上通存通兑,那也是清末的事情了。
所以古人习惯把铜钱用绳子穿好,盘起来捆在腰间,夜间夜不取下来,目的就是确保安全。把银子剪得碎碎的,缝在被褥里、衣角里、纳在鞋底里。总之出门在外,鸡蛋不会放在一个篮子里。目的也很明确,即便一处失了,还有另一处可用,不至于最终山穷水尽。
但是也正因为此,如果在古刹之中,遇到强人或是心怀歹意之人,必取你性命,然后脱干抹尽,细细收罗。
但是你若选择去乱葬岗,则不一样了。大家都怕鬼神,越是做坏事之人越怕鬼神。所以一般强人不会去乱葬岗。挖坟掘墓的也不希得去,因为这都是“荒坟”所在,葬的原本都是些“路死骨”,没又银钱可挖。
唯一担心的便是野狗子出没,但是由于久荒,尸骨早就被啃干净了,野狗子也早就不出没了。
所以看似安全的深宅古刹,实则因为有歹人而不安全;看似最危险的乱葬岗、荒坟场却因为没人愿去,却是最安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