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去合肥肥东县包公镇大包村游览包氏宗祠,里面为你介绍包氏宗祠、为你讲述包拯那些神奇故事的人,很可能就是包拯的后人。我们熟知的“包青天”包拯大人已经离世一千多年,而他的后人也散布在各个地方,其中比较集中的是安徽和江苏一带。
包氏宗祠始建于宋代,是北宋名臣包拯的家族祠堂,经过多年风雨,包氏宗祠也经历了无数次整修翻新,现存的祠堂是光绪年间建筑,如今已经被列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个世纪90年代初,包拯第35代孙包先良便在祠堂守护,如今已经有20多年了。
如今,包先良也已经是将近80岁的老人了,他从1994年起就一直坚守在祠堂。这二十几年,很多村民已经离开村子,到城市谋求更加舒适的生活。而包先良却一直不为所动,他当时并非没有劳动能力,但是却一直默默坚守宗祠,这是什么原因呢?
或许,我们可以从包拯留下的一首诗中找寻答案。包拯在《书端州郡斋壁》一诗中写道“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
这首诗写明了包拯期望的官吏形象,也写出了包拯做人、做事的原则。他认为做官首先要端正思想,一定要刚正不阿,做人修行自身也要保持刚正的品行。如果树木足够优秀一定能够成为栋梁之才,韧度好、制作精细的钢也不会轻易弯折。
包拯在诗中传递的思想就是坚守自己,不为所动。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在为官期间,一心为公,无比清廉,百姓都称他“包青天”。包拯有着这样的品格,也同样希望把他认为美好的品格传承给后世子孙,而恰巧包氏后人也继承了这样的品质。
《能改斋漫录》中记载包孝肃公家训:“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包拯在家训中讲到,后世子孙如果有人为官贪赃枉法,不仅被家族除名,而且去世后不许葬在家族墓地中。
有包拯这样的家训,子孙后世也都时时警醒,不敢有半分松懈。其实包氏后人守护的不只是包氏宗祠,更多的是守护包拯的精神。正是随着包氏后人长达千年坚持不懈的守护,包拯的形象也越来越丰满、深入人心,使得古往今来为包拯写故事的小说家层出不穷,也留给我们很多令人遐想的故事。
小说《七侠五义》中,包拯被塑造为不畏强权、屡断奇案的父母官。在民间,开封府三宝,即包拯用来断案的工具——古今盆、阴阳镜和游仙枕也广为流传。
小说《龙图公案》中,包拯既维护皇权,又不卑不亢,总是为民请命,替民众伸冤。他被塑造成了下凡的神仙,上至玉皇大帝,下至阴曹地府无一不对包拯另眼相看,有求必应。
事实上,包拯虽然不如小说中那么神乎其神,但绝对铁面无私。有这样一则故事,包拯被派到端州做知县。端州我们听说得不多,但是端砚的威名我们还是有所耳闻。端州生产的砚台质地良好,到哪里都是抢手货。
包拯以前到端州任职的知县都会打着朝廷的旗号大规模征收砚台,往往比朝廷要求的砚台多出很多,知县们就拿着多余的砚台出去送礼。久而久之这已经变成了约定俗成的惯例。为了生产这些砚台,百姓们苦不堪言,疲劳不已不说,还会耽误农业生产,误了农时。
包拯到任后,果断废除这一规定,自己也从来不收取一块砚台,同时严格要求自己手下当差的官员,直到包拯任期届满离任之时,身上也没有一块当地的砚台。
关于包拯严于律己、为官清廉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现在包氏后人在当地大家的帮助下,组成了委员会,专门负责管理包氏宗祠。他们说包氏宗祠不只属于包氏家族,而是属于全社会的共同财富。为了这样的精神,无论是包先良还是其他的包氏后人,都会毫不犹豫一直默默守护宗祠,守护包拯传承的精神,也会一直为世人讲解、传播那些永远鼓舞人心的故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