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走进黑铁山,拂去岁月的烟尘,追寻发源于此的铁山之魂。
黑铁山,即铁山,南北走向,海拔255米。山虽不高,但由此向北,仅有低于它的傅山,再北一直到天津蓟县境内的盘山,别无他山,是一片坦坦荡荡的千里原野,因此有巍巍铁山之称。然而真正赋予它新的生命,彪炳于史册的是:正当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蹂躏着祖国大地的时候,1937年12月,在这里爆发了一场如火如荼的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
铁流滚滚,战旗猎猎。其后十余年间,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部队南征北战,不断穿插改编,发展壮大。新中国成立前夕全国统一整编时,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3军、40军、33军、28军、26军、22军等几十万精锐铁骑中都流淌着黑铁山起义部队的原始血液。
遥遥望去,“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纪念碑”高高屹立于山腰。 大地与苍穹之间,只有一条道路通向那里。 拾级而上,当置身于纪念碑下时,感觉分外安静,尽管山间的风一刻不停 ,从耳边掠过。
抬头仰望,纪念碑以花岗岩为主体,呈并立的两支“三八式”步枪状,顶端连接部是一把白刃闪闪的刺刀造型。碑高21.7米,象征着这是在1921年7月1日诞生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人民武装,正面镌刻着徐向前元帅亲笔题写的“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纪念碑” 12个镏金大字。
纪念碑纪念的,是一次永载史册的抗日武装起义,是一个个共赴国难的英雄儿女,他们中的许多人,生命定格在无悔的青春年华。
这里展出的实物,有起义时的八把马刀之一和手枪、手榴弹,有从起义战士成长为我军高级将领的石一宸将军当年缴获的日军战刀、大倍望远镜,还有当年起义部队悬挂军旗的古槐遗干。第二展厅设“日军暴行”、“军民鱼水情”、“从黑铁山走出的将领们”及“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四部分,以图片和实物再现了峥嵘岁月。目睹侵华日军在淄博、在张店制造血案的滔天罪行,令人义愤填膺;从黑铁山走出的英雄儿女们为中国革命建立的丰功伟绩,令人肃然起敬;拜读徐向前、杨成武、迟浩田、洪学智等领导人和当年起义老战士为纪念馆题写的墨宝,令人激情满怀。
偌大的展馆中,一件件充满故事的文物,一个个逼真的场面,真实的再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近代革命史。展馆工作人员告诉实践队员这里大部分的文物都是从社会征集而来,其中不少经过陵园管理处工作者多次上门,原主人才割爱捐出。感谢他们的付出将革命历史、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通过历史文物传播给广大群众。
夕阳下的纪念碑,肃穆而宁静。身后,是高高的黑铁山顶,姚版碑文在太阳映射下,依旧清晰而明亮。背碑而望,山下远处的张店城,楼宇高耸,和平的人们在那里生活、工作。而更远处的昔日长山县城,已化身为邹平县下的长山镇,渐渐走入历史的边缘。
也许,岁月能改变山河,但历史将不断证明,有一种精神永远不会失落。崇高、忠诚和无私,将超越时空,成为人类永恒的追求。也许,时间会冲淡记忆,但人们决不会忘记,为祖国牺牲的他们,他们的英名将与日月同辉,与江河共存;他们的精神、他们爱国的信念,也将由我们继续传承,永垂不朽。
“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历史是从昨天走到今天再走向明天的,历史的联系不可割断。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已经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历史的辉煌。中国共产党今天取得的辉煌,为明天取得更大的辉煌提供了前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当代大学生需永远铭记这些为创立捍卫新中国,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保卫人民群众生命财产而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英勇献身的先烈们,继承他们的遗志,弘扬革命的传统,为建设美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