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每年都要出国潜水的李小姐,这个夏天在上海找到了好去处。位于三邻桥体育文化园的S10国际潜水运动俱乐部拥有全上海唯一的10米深池,足不出“沪”就能体验潜水的快乐。
不仅有S10潜水,还有Surfing·Space冲浪空间,适合亲子家庭参与潮玩运动的G CLUB金奇球乐娱宇宙,能与小马亲密互动的易快骑皇家马术学院……,作为上海首批“都市运动中心”试点项目之一,市民在三邻桥体育文化园,如同打开一个运动宝盒。
园区转型的探索
充分利用产业园区、各类商业设施、厂房、仓库、公园绿地等城市空间和场地设施资源,新建改建一批功能特色鲜明、事业产业联动、综合效益显著的都市运动中心,是上海近年来增加体育场地面积的突破口。
三邻桥项目位于中外环之间,属于宝山区高境板块,因地处宝山、虹口、静安三区交界而得名。这里曾是上海日硝保温瓶胆厂的老厂房,如今,保留50米高的烟囱作为曾经工业文明繁荣的印记。
2017年改造之初,原本的园区设计是想以8号桥创意产业园为模式,然而经过一番评估,发现不少缺陷 。一是周边轨道交通不便,二是周边商务办公氛围弱。缺陷虽然很多,但运营团队发现了一个优点,就是周边住宅很多,3公里半径内有70多万人口,人口密度跟市区相当,于是考虑从B2C领域入手,引入参与感强、产业特性比较明显的行业。
通过市场调研,运营团队发现体育是吸引人流的元素,最开始从30多家优质企业中选了10家,涵盖攀岩、少儿体适能、室内高尔夫等富有特色的项目。考虑到体验型体育项目是微利,需要长期培养,园区根据经营项目不同在租金上给商户一个浮动区间。到今天,三邻桥已经入驻30个体育项目,成为上海首个以体育文化为主题产业的创意园区。
金地置商上海三邻桥项目总经理韩保光,并非体育人出身,但他看到体育的正向作用,以及市场对体育消费产品多样化的需求。“我们前期在资源挖掘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几年沉淀下来,现在涵盖了大众和小众的体育项目,已经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疫情考验先活下来
三邻桥园区不仅为周边市民提供体育健身服务,同时也成为体育产业的孵化器。“小小特工”儿童运动空间面向2到16岁的孩子,提供多项目全方位的运动训练模式。在三邻桥落户后,“小小特工”得到迅速成长,目前已是长三角地区的连锁品牌。
然而疫情之下,也让韩保光看到小微体育企业抗风险能力的脆弱。让租户活好了,园区才能发展得更好。“我们最近在跟政府部门和学校进行积极的沟通,双减之下,学校缺少多种类的体育兴趣课程,我们这里有教练和场地资源,可以请进来、走出去,为学校提供定制化服务。既解决了教育上的痛点,也能解决租户生存的问题。”
运营都市运动中心这样的体育服务综合体,需要一支有丰富商业体育运营经验的团队;对体育上下游资源进行整合利用,将现有资源和潜在资源进行有效的串联,打造顶级体育服务平台,形成自身的竞争优势。
身兼宝山区体育总会理事会副主席之职,韩保光和他的运营团队,一直在思考如何为租户赋能。“体育总会也有很好的俱乐部和教练资源,我想通过企业化的运作方式,把这些体育资源整合盘活,发挥平台效应,让园区租户能保持基本盈利,他们才能继续有创业的活力。”
谋求社会资本加入
作为新生事物,都市运动中心是以消费为导向,且符合上海城市特点的体育新空间,可以容纳更多的体育新项目。作为公共体育服务的重要补充,都市运动中心将成为体育消费的全新载体,为市民打造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体育消费体验新场景。
如何在新空间做出新文章?因为自己从传统商业零售领域跨界做体育产业,让韩保光可以跳出体育人的固有思维模式。“我对品牌商业化模式比较有心得,如果只是从传统体育产业模式去做做培训赚钱,发展空间很有限。我想做的是整合商业资本,品牌孵化。比如像‘小小特工’如果有资本助力,就可以解决规模化发展所需的资金问题。”
《上海市体育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市体育产业总规模比2020年翻一番。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创建一批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培育3至5个符合市场规律、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市级体育产业示范集聚区。体育消费规模进一步增长,人均体育消费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保持4%以上,提高体验性消费比例。
政策的利好,给了韩保光很大的信心。“一开始我们做这个项目是亏的,但利润每年都在往上走,不久就会收支平衡。体育产业不仅是情怀,得先生存下来,才能谈发展。”对于三邻桥的未来,他有自己考量,就是多维度打造可持续发展的体育产业赛道。“目前正在建设的二期项目,将新增击剑、足球、壁球等体育项目,同时我们将引入赛事公司、体育品牌公司和体育基金公司,形成内容、赛事、体育基金、体育品牌的一个体育产业闭环,让三邻桥成为可复制的运营模式,这是我最终的想法。”
当行人路过三邻桥体育文化园,透过临街的玻璃看到运动的身影,充满活力。更新后的三邻桥不仅是一个串联社区的历史街区,也是一个具有社区价值的城市客厅。未来,这样的体育文化园或许会出现在城市更多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