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把文化知识传播当做真正的事业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于靖园
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东侧,东长安街南侧的中国国家博物馆门前总是排着长长的队伍,游客、学生、记者、教师……众多身份的人聚集在这里,想走进这个历史与艺术并重,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一探究竟。作为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总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截至2013年末,国博藏品数量为100余万件,是中华文物收藏量最丰富的博物馆之一。
2022年7月9日,中国国家博物馆迎来创建110周年的生日。作为从小就常去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的游客之一,我衷心祝福国博生日快乐。毫无疑问,国博是一个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平台,仅展览《古代中国陈列》就展出文物2026件,包括一级文物521件。该展览陈列以王朝更替为脉络,分为远古时期、夏商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辽宋夏金元时期、明清时期八个部分。
对普通参观游客而言,很难一下子就把这些文史知识消化吸收。而身处一线的国博讲解员们,起到了很好的文化传播者作用。我曾经有幸采访过著名知识型网红、国博讲解员袁硕。通过采访,让我认识到,国博辉煌发展的110年里,离不开一线讲解员们的付出。
2011年从首都师范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的北京男孩袁硕就是讲解员队伍中的一员,但是,与其他成员不太一样的是,他现在不仅是国博讲解员,还是知识型网红,以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他已经不止是袁硕,还是河森堡了。河森堡是袁硕给自己起的网名,为了向偶像——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致敬。他认为自己是国家博物馆讲解员,是宣教人员,是一线工作人员,就要传播传统文化,传播自然科学知识。但是其他人可能会觉得,在国博工作,领一份薪水就好了。“一百个人中会有一两个吧。”袁硕说道,他所说的那一两个,是和他一样,特别“入戏”的从业者,把文化知识传播当做真正的事业的人。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2年8月上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