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朱墙,琉璃瓦,出砖入石留华彩。
这是泉州府文庙西围墙,脚下古朴的青石板,把这堵堪称老城区最长的朱红围墙,映衬得分外庄重。1200多个年头的悠悠岁月,作为东南地区最大的文庙,泉州府文庙几经变迁,规模宏大、殿宇壮丽,孕育出无数仕士英才。
围墙仿佛一道厚厚的屏障,把文庙与喧嚣隔绝开来。而红墙之外,是小有名气的兰桥巷。日光倾城而下,无尽的时光里,兰桥巷静观着府学内外发生的一切。民国时期,文庙棂星门以南辟为菜市场,这个妇孺皆知的“中菜市”,曾是泉州菜市场的“龙头老大”;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作为文庙的附属建筑,泮宫门楼旁的“九间百货”人潮如流,泉州人大多来此置办嫁妆“三大件”。
数百年来,无数学子从兰桥巷走过,入泮拜孔子。他们的心头大都怀揣着金榜题名的梦想,希望能考取功名鱼跃龙门,进而过泮桥、越泮池。然而,又曾有多少学子遗梦兰桥?
纪晓岚写过巴金住过
古今学子的共同记忆
“国保”泉州府文庙,既是供奉孔子的神圣之所,也是古时州府的府学所在。从唐朝初建于今泉州六中一带,被称“鲁司寇庙”,到北宋迁至现址、31年后移到庄府巷,再到100年后还复旧地,文庙至今约有1280岁了。
鲜为人知的是,泉州府文庙曾化解清政府与郑氏谈判的礼仪之争,引得大才子纪晓岚视察试院,并将见闻载入《阅微草堂笔记》。从古代府学,到重建贡院发展考棚,再到开办平民小学,府文庙一直是泉州赫赫有名的文教中心。从这里走出的“考霸”不计其数,仕子们竞相劝勉读书,纷纷通过科举走上仕途。
立于大成殿外,眼前尽是朱红,千年风雨沧桑,泉州府文庙的文脉从不曾断裂。
清政府与郑氏府文庙谈判
化解拜会礼仪之争
时针往前回拨300年。《台湾外记》记载,清康熙八年(1669年),清政府要招抚台湾郑氏,派刑部尚书明珠、兵部侍郎蔡毓荣为钦差大臣入闽,与靖南王和福建总督齐集泉州,主持和台湾郑氏的谈判。
然而,双方在商议拜会礼仪时发生严重争执。一方认为,明珠等人是钦差大臣,郑氏使者需走角门、偏坐;郑氏使者却不同意这样的安排,拒绝使用地方官员拜见钦差大臣的礼仪,而要求以客使的礼仪。
争执不下,双方“数日未会”。为打破僵局,兴化知府建议双方在泉州府文庙相见。文庙是供奉孔子的地方,当时官员皆由角门进文庙,且只能偏坐。孔子是两岸共同尊崇的圣人,郑氏使者对入文庙的礼仪是认可的,而钦差大臣代表皇帝则可以走大门。
最终,这场礼仪争执,由于地点选择在泉州府文庙而得以化解。虽然谈判最终没能成功,但却是清、郑历次谈判中,代表层级最高、彼此提出的条件最为接近的一次。
明伦堂成科举考场
纪晓岚曾来泉视察试院
清乾隆年间,一代才子纪晓岚曾巡视泉州试院,并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了在泉州遇见的稀奇古怪事。纪晓岚在书中称,泉州试院是以前的海防道署,明朝曾发生过多次杀戮,试院屋多空寂,隐约好像有古衣冠人暗中来往。他们一行到泉州试院后,幕友孙介亭称曾见纱帽红袍人进入仆役室,便对窗斥责鬼魅,此后怪人怪事
再未发生。
对此,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研究部副主任庄小芳认为,撇开故事的传奇性不谈,纪晓岚的记载无意中留下清代泉州试院宏大又冷清的印象。
事实上,唐朝时,泉州一直没有专门的考试场所,每逢科考只能把府学文庙作为考场;到了南宋,城西肃清门内贡院“万桂堂”的创建,使泉州有了专属考场;元代至清前期,又只能在文庙内的明伦堂举行。因此,文庙一度是重要的科举考试地。
清乾隆四年,泉州决定重建贡院,离府文庙咫尺的兴泉永道署成功改建为贡院,坊间称其为考棚(今鲤城区行政服务中心)。这座纪晓岚视察的试院,当时可是与文庙连成一片。“当年考棚旁,书坊林立,开考时俨然是一集市。”庄小芳说。
民国创办平民小学
巴金曾住文庙写作
先贤云集的泉州城,曾走出无数“考霸”。有意思的是,学者们发现文庙在明代曾修建近30次,而这一时期也是泉州历史上科名最鼎盛的时期。据统计,嘉靖之后的明中后期,泉州府共产生516名进士,占明清时期泉府进士总数的六成。
光阴流转,1921年,府文庙内创办平民小学,成为近代府文庙办学的伊始。于是,在许许多多个清晨,学生们在日本军机的轰鸣声中,穿过城市的满目疮痍,一路向府文庙“平民小学”跑去。
平民小学是当时泉州城里出名的小学。当时,文庙大殿是开会的场所,每周一学生们在大殿集合,恭读《总理遗嘱》。后来,平民小学几度易名,1955年改名“泉州第二中心小学”,上世纪70年代更名“人民小学”,上世纪80年代又改回“泉州第二中心小学”。
值得一提的是,1932年4月,作家巴金曾在泉州府文庙住了10天。他有时在泮池边散步,有时在拱桥上凭栏凝思,但更多是孜孜不倦地写作,长篇小说《雨》第五章的后面部分便是在此写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