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早就看了《独行月球》的首映,因为第二天要出发去云南,所以没有写影评。 看了这部电影,也很像接下来的七天旅行,给看它的人和感觉它的人带来放松。 在这个万事都在下沉的时代,喜剧真的太重要了,虽说不能让人上升,但可以在两个小时内暂时麻痹神经,忘记现实。 所以,作为一部高度成熟的商业电影和一部高含金量的喜剧电影,《独行月球》能做的已经足够了。
快乐麻花用了他们最擅长的方法。 弥补中国电影最致命的不足。 电影的整体形象通过科幻设定支撑叙事结构,通过喜剧表现锦上添花。 不难理解,全人类面临的是小行星撞击地球的科幻危机,沈腾一行人的目的也是阻止小行星撞击地球。 所以故事的主体就是这个科幻故事,喜剧的笑只是缓和气氛、幽默的咖啡伴侣。
电影类型仍然是一个小人物(中间人)因偶然和意外而成为英雄的故事,而英雄却是沈腾。 这样一个靠不住的中间人,被月亮遗忘了,其心路历程曲折。 从最初的万念俱灰的死里遭遇了袋鼠式的反抗,开始了闹剧,又重燃希望,想要回到地球,突破了许多艰难的挑战,最后,自以为是误会的他又失去了希望。 令人意外的是,他经历的所有闹剧,所有的选择,都在荒诞地在地球上直播。 我们的观众们,也像地球末日的人们一样,看着人物的荒诞闹剧哈哈大笑,钦佩人物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勇气,在同伴遭遇危险时,我们被主人公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的选择感动。 我们都是观众。 我们都看到同样的故事,感同身受,获得慰藉。
看看我们生活的周围吧。 虽然没有小行星撞击地球那样糟糕。 然而,瘟疫使电影市场变成了冬天。 我们已经很久没有纯粹地享受喜剧了。 可以让我们从内耗中解放出来。 确实,《独行月球》除了媒体上没有英雄的讽刺外,没有什么可深思的。 另外,不像《星际穿越》那样具有宏大的哲理,甚至连人物的目的、行动、观众的共鸣都是基础,电视剧很快就会忘记。 但转念一想,一切都太累了,只是笑一笑,看完就忘了它,不用有任何负担。
但是正如我已经说过的,快乐的麻花使用他们最擅长的方法来弥补中国电影最致命的不足。 也就是说,科幻电影还没有用非科幻的方法包装,真正的大制作,真正有深度的电影还没有制作出来。 但是在资本和市场的垄断中,正如电影中满屏的广告所看到的,抢占市场份额当然越低越好。《流浪地球》和《你好李焕英》取得同样成绩的时候,谁成本低,那当然是拍谁。
如何形容中国电影目前的疲态? 在漫长的沉默中,总是刺激产生短暂的高峰,然后回归沉默。 果然那句话,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