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茨陈老相公庙,位于富春江镇芦茨村后大小塘坞山中的半山岙里。坐南朝北,背靠青山,两侧层峦叠嶂,茂林修竹随风摇曳,古树名木盘龙虬枝,像两条迂回环抱的青龙。寺前有一座圆形山丘,碧树红花相映生辉,酷似一只彩球,活龙活现一幅二龙戏珠实景图。庙宇飞檐危耸,翼角起翘,歇山顶,为米黄粉墙的雄伟建筑,
陈老相公庙由四座寺庙组成,成倒“品”字形。正门大殿供奉着一尊镀金弥勒佛塑像,两侧各立有两尊高大的四大天王塑像。
迈出正殿后门,往左拐,便是陈公庙。殿中正上方端坐着穿着官服的陈杲仁塑像。布置得既金碧辉煌,又古色古香。芦茨人每年都到这里来祭拜他,缅怀他为芦茨人带来的福祉。
中间一座庙为观音娘娘大殿,殿中供着一尊千手观音,慈祥的脸面笑容可掬。她一手托玉瓶仙水,一手轻拂柳枝,向人间普洒甘露,同时又给善男信女们送子送女,让千家万户喜笑颜开。
最右边一座庙为财神庙,殿中供着一尊财神菩萨。他手托金元宝,逢人就送。那些想要发财的人都在此顶礼膜拜。
陈老相公庙始建于唐初,祀隋朝大司徒陈杲仁。陈杲仁,字仁盛,晋陵(今江苏常州)人。其从祖父为南朝·陈朝开国皇帝陈武帝陈霸先。他生于南朝·梁,长于南朝·陈,仕于隋朝文帝杨坚、炀帝杨广和越王杨侗。
陈杲仁生于梁太清三年(549)。陈朝时任职不详。隋文帝时因破海盗而立有大功,曾任太仆丞元祐的部将。大业末年(616年前后),楼世干啸聚东阳江(今金华、兰溪、建德、桐庐)一带,百姓深受其害。隋炀帝命元祐率军讨伐。陈杲仁随元祐一起出征,降楼世干部二十余万。义宁二年(618)农历三月,隋朝大臣宇文化及发动叛乱,将滞留在江都(今江苏扬州)的隋炀帝缢杀。又发生吴兴太守沈法兴袭杀元祐一事,陈杲仁也被裹胁其中。事后,沈法兴上呈越王杨侗,封陈杲仁为司徒。
此时,隋朝首都长安已被李渊占领。不久,李渊代隋称帝,建立唐朝。而远在浙江的隋朝司徒陈杲仁自然就成了亡国之臣。面对无国可奔、有家难回的局面,陈杲仁遣散了大部分部属,带着亲信及少数下属在桐庐和浦江交界的芦茨山坞中隐居了下来。
陈杲仁在芦茨主要靠砍柴烧炭谋生。由于他烧炭技术特别好,烧出来的炭不仅质量高而且数量多,当地村民都纷纷前来请教。在他的带动下,芦茨白炭深受市场欢迎,村民们也因此摆脱了饥寒的艰辛生活。陈杲仁成了芦茨百姓的大恩人。
芦茨山高林密,又处在桐庐、浦江、建德交界之处,是个三不管地方,常有强盗出没。芦茨村对面是黄山古渡,从钱塘江、兰溪江、新安江上下的船只都要从这里经过,经常有强盗拦路抢劫,谋财害命,致使过往客商提心吊胆,百姓不能安居乐业。陈杲仁得知后,带领手下及一众熟悉当地情况的村民打击劫匪,保护地方黎民。强盗因摄于陈的威名,纷纷潜往他处,抢劫的现象大为减少。从此,陈杲仁的声望威震四方,浦江、兰溪、杭州各地的百姓都十分崇拜他,有的甚至誉他为保护神。
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一次烧炭时,因炭窑坍塌,陈杲仁不幸遇难。芦茨百姓为了纪念这位给他们带来福祉的陈司徒,便在白云源口
为他造了一座庙,后来兰溪等地也相继仿效建庙祭祀。
唐乾符三年(876),镇海节度使赵隐部属王郢举兵叛乱,浙江、福建等地为之震动。后来,王郢又窜至富春江一带抢劫。浙西观察使裴璩奉命出兵平叛。临行前,裴璩“祷于神,而郢就擒。”大意是,裴到陈杲仁庙向陈祈祷,不久王郢就被活捉了。裴将事情的前因后果向唐僖宗作了禀报,唐僖宗下令封陈杲仁为“忠烈公”。宋宣和三年(1121),宋徽宗下令赐庙额“忠佑”;宋嘉泰年间(1201—1204),宋宁宗加封陈杲仁为“孚佑真君。”从此,陈杲仁便被称为孚佑侯,桐庐人则称其为“芦茨老相公”。
桐庐大大小小的庙宇不下几百座,供奉的神当以千计,而在桐庐百姓的心目中,陈老相公受尊崇的程度则在诸神之首。现代分水名儒臧承宣著文:“七里泷南岸芦茨源,亦曰白云源,有庙焉,祀孚佑侯陈老相公。水旱疾疫,祷辄有验。远近居民,迎而祀之,岁以为常。正月至秀峰,五月至坊郭,七月至浦江,九月至茆坪。至则牲醴粢盛,比户供养。或祈或报,弥月始返,而坊郭人尤优礼之。相传五月二十日为神诞辰,诞前后数十日演剧,侑觞为神寿者不绝,士女之瞻拜神像者,相望于道,举国若狂。”
1968年,富春江水电站建成,陈老相公庙没于水中。1998年,芦茨村集资76万元,在芦茨村后大小塘坞山中重建新庙,庙额为“芦茨孚佑侯祠”。2007年,因香客焚香失火,庙被烧毁。2010年,村民又重新集资,在原地再次重建。
陈老相公庙熔名人、名佛、风俗为一炉,是芦茨村每年庙会的发起地,也是最能体现芦茨人风情风俗的地方。在这里,不仅能观看到最古老的祭祀方式,还能感受到人们缅怀古人的真实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