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面条是什么时候发明的?竟然跟桂林的米粉有关

旅游 历史通宝 2022-08-12 16:00

原标题:中国面条是什么时候发明的?竟然跟桂林的米粉有关

一提起桂林大家的脑海中肯定会涌现出一句俗语“桂林山水甲天下”,众所周知,桂林的自然美景是天下闻名的。其实,除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桂林的米粉也是它能够吸引到众多游客的一大原因。桂林米粉不仅口感嫩滑爽口,各种口味类型应有尽有,而且拥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

那么,桂林米粉的起源在什么时候,又是由谁发明的呢?

这其中还是有一个传说可以追溯的,就是在两千多年前的秦始皇时期。当时,秦始皇发动大军攻打百越地区,因此,要在桂林以北的区域修筑灵渠,达到一定的抵御外敌、方便交通的作用。但是,由于当时的秦兵大多都是北方人,从小就是以面食作为主食,他们更加喜欢刀削面、拉面之类的。忽然间,到了南方,主食变成了大米,许多的将士都没有办法适应。

不能好好吃饭,也就没有力气高效率的修筑灵渠了。这个时候,还是当时负责修建灵渠的官员监御史:史禄,他想出了一个解决的办法。据传他是越人,史料记载:“秦始皇遂使监禄凿灵渠运粮,以使深入百越。”他要求随军的伙夫,把大米泡胀,磨浆蒸熟之后,再加入一些必须的调味品,这样就做成了类似面条的米粉供给给士兵们食用。

秦兵吃了之后都非常的喜欢,由此,桂林米粉也就诞生了。

那么,这个所谓的传说到底有没有可信度呢,发明者到底是真是假呢?其实,综合来看,这个传说应该是半真半假的。

虚构的成分在哪里呢?

因为,中国是在东汉的时候,才出现了最早的小麦苗条,这比秦始皇时期晚了三百多年。而且,最开始苗条的做法也很粗糙,根本不会出现拉面这种细致的加工手法。拉面或者刀削面可能是在宋朝的时候,或者更晚的明朝时期才出现的。

所以说,当时的秦兵喜欢吃刀削面和拉面,这应该是不可能的。当时,盛行的还是青铜器,加工制作还是很粗糙的,因此,秦朝的时候可能不会出现面粉这种东西。当时的人们应该只是,简单的把小麦煮熟食用。

那么,桂林米粉跟史禄有没有关系呢?

根据考古专家的发现,桂林米粉比小麦面条出现的更早,所以,米粉还是有可能跟史禄有关的。我们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面条,是青海喇家遗址出现的一碗面条。经过考古专家的研究发现,这个面条是经过黄米或者小米碾制出来的。

但是,因为当时还没有出现圆形的转盘石磨,所以,需要用擀面杖将其一粒一粒的进行碾压。特别费工费力,所以,只有当时的官员能够食用,这种面条也就因此没有广泛的普及开。大概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战国时期,这个时期的中国才开始出现了转盘石磨。

有了这个基本的制作工具,面粉和米粉才有了真正的可以被推广的基础。

然而,中国人吃上米粉和面粉可能比这个时期还要晚几百年时间。因为,石磨的发明,最初的时候,并不是用来制作面条的。大概在战国晚期出现的石磨,它主要是用来磨豆浆和米浆的。磨出来的豆浆和米浆用来制作一种叫做“浆水”的古代饮品,它的味道和现在的米汤差不多。

所以,石磨最初跟面粉是没有多大关系的,只是后来,随着浆水的出现和食用,人们对它又进行了一个简单的加工。随着制作流程的完善,又经过了几百年的时间,不断的尝试和探索,才有了之后我们食用的面粉。

综合这些历史的证据和之前的传说,我们已经可以大致的推测出桂林米粉的起源:

应该是,秦朝修缮灵渠的士兵,把当时的浆水做为了一种日常的饮料,然后,在转盘石磨加工的过程中,由于高温的影响,受热的浆水变成了粉皮。于是,当时负责的官员就急中生智,让厨师对粉皮进行一些加工,这样米粉就真正的诞生了。

由于,当时秦军粮食转运的枢纽在桂林,米粉也就在桂林大量的生产,这样桂林也就成为了米粉的发源地。由此看来,桂林米粉可能不仅仅是面条的一种仿制品,还很有可能是面条的“老祖宗”。也可能是由于米粉的发展,才出现了后来的面条。

桂林米粉到了清代和民国年间,可谓发展到了鼎盛时期。清朝时,桂林轩荣斋的炒粉、会仙斋的卤粉、易荣斋的汤粉,各有绝活,吸引了无数的回头客。三斋之间不是以拆对方的台而后快,而是互相勉励,各出奇招。因此,“三斋打擂”的典故,至今仍令入津律乐道。

我们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传承,吃穿住行都是文化的象征。在桂林米粉文化艺术馆里见到这样一段话:“桂林米粉,是世界快餐业的鼻祖;桂林米粉,是中国食文化的代表;桂林米粉,是烹调艺术的经典;桂林米粉,是民族融合的见证。”

所以,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应该学会观察、留心学习,这样我们才能够不断进步。相信下次你再去桂林,一定会品尝一下当地的米粉,了解到它的历史。

参考资料:

【《桂林米粉》、《史记》】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推荐

“看百戏 游江苏”主题游线启动暨首发团仪式顺利举行

“看百戏 游江苏”主题游线启动暨首发团仪式顺利举行 “看百戏 游江苏”主题游线启动暨首发团仪式顺利举行 “看百戏 游江苏”主题游线启动暨首发团仪式顺利举行
旅新网
刚刚

深度|“丁真效应”下的然日卡:有了“网红合作社”,今年虫草带货370万,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深度|“丁真效应”下的然日卡:有了“网红合作社”,今年虫草带货370万,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深度|“丁真效应”下的然日卡:有了“网红合作社”,今年虫草带货370万,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深度|“丁真效应”下的然日卡:有了“网红合作社”,今年虫草带货370万,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红星新闻
昨天 22:32

义桥:打好“亲水”牌 探索共富密码

信息新报
今天 8:32

新冠肺炎涉疫地区信息提示(2022年8月12日)

草原古都生活宝典
昨天 17:31

美国野狼泛滥猎手们只能自卫

老顽童2020
2022年5月10日

清泉滚沸,俊山无头,探寻腾冲火山热海

清泉滚沸,俊山无头,探寻腾冲火山热海 清泉滚沸,俊山无头,探寻腾冲火山热海 清泉滚沸,俊山无头,探寻腾冲火山热海
腾冲文旅
昨天 17:57
闲时富盘点:这些事你去了香港才知道

闲时富盘点:这些事你去了香港才知道

奔跑的鸵鸟
今天 8:16

熊猫节游佛坪 | 秦岭环抱的静美小城,我想私藏二刷

熊猫节游佛坪 | 秦岭环抱的静美小城,我想私藏二刷 熊猫节游佛坪 | 秦岭环抱的静美小城,我想私藏二刷 熊猫节游佛坪 | 秦岭环抱的静美小城,我想私藏二刷
汉中在路上
昨天 19:10

虹口区一奇葩景点意义重大,全部由水泥浇筑,现在世界上仅剩三座

虹口区一奇葩景点意义重大,全部由水泥浇筑,现在世界上仅剩三座 虹口区一奇葩景点意义重大,全部由水泥浇筑,现在世界上仅剩三座 虹口区一奇葩景点意义重大,全部由水泥浇筑,现在世界上仅剩三座
江菊喜欢旅游
昨天 19:52
【我为群众办实事】“幸福牧道”通牧场 牧民感恩共欢庆

【我为群众办实事】“幸福牧道”通牧场 牧民感恩共欢庆

和静融媒
昨天 20:18

河南有7个国家高新区,在中部6省中算少的,和安徽数量一样

河南有7个国家高新区,在中部6省中算少的,和安徽数量一样 河南有7个国家高新区,在中部6省中算少的,和安徽数量一样 河南有7个国家高新区,在中部6省中算少的,和安徽数量一样
小虹虹聊旅游
昨天 19:50
山间新居 旖旎风情——竹山刘家山美丽乡村建设小记

山间新居 旖旎风情——竹山刘家山美丽乡村建设小记

湖北日报
昨天 21:31

看不上中国?为何朝鲜大龄美女宁愿单身,也不嫁给中国男人

战鼓花蛤
2022年4月28日

【纪录】秀篆开元寺“2022壬寅中元建醮”文化节!圆满举行!

【纪录】秀篆开元寺“2022壬寅中元建醮”文化节!圆满举行! 【纪录】秀篆开元寺“2022壬寅中元建醮”文化节!圆满举行! 【纪录】秀篆开元寺“2022壬寅中元建醮”文化节!圆满举行!
客家知多少
昨天 21:54

和顺老宅改建博物馆的代表“弯楼子”民居博物馆,赏景探幽古树群

和顺老宅改建博物馆的代表“弯楼子”民居博物馆,赏景探幽古树群 和顺老宅改建博物馆的代表“弯楼子”民居博物馆,赏景探幽古树群 和顺老宅改建博物馆的代表“弯楼子”民居博物馆,赏景探幽古树群
亮点的旅行
今天 10:34

我省发展绿色交通描绘锦绣“黔程” 一“绿”风景

我省发展绿色交通描绘锦绣“黔程” 一“绿”风景 我省发展绿色交通描绘锦绣“黔程” 一“绿”风景 我省发展绿色交通描绘锦绣“黔程” 一“绿”风景
天眼新闻
今天 5:33

年轻人爱上骑行,订单排到4个月后,“一车难求”的自行车成为一门好生意?

年轻人爱上骑行,订单排到4个月后,“一车难求”的自行车成为一门好生意? 年轻人爱上骑行,订单排到4个月后,“一车难求”的自行车成为一门好生意? 年轻人爱上骑行,订单排到4个月后,“一车难求”的自行车成为一门好生意?
每日经济新闻
昨天 20:32

去洪山江滩公园散步更顺心了

去洪山江滩公园散步更顺心了 去洪山江滩公园散步更顺心了 去洪山江滩公园散步更顺心了
湖北日报
昨天 21:4

朝鲜单身美女过剩,为何不能和中国男人结婚?听听当地美女怎么说

好吃的好玩的
2022年4月29日

2022亚洲山地旅游推广大会 | 多贝玛亚:坚持探索数字化索道之路!

文旅中国
今天 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