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龙观中观玉光,三百春秋未凝霜。仲夏之夜,始建于1719年的回龙观玉光寺,破天荒开了一场音乐会。现代摇滚与斑驳古刹激情碰撞,让观众们领略了一场别样视听盛宴,也为北京文物建筑活化利用贡献了一个新的案例。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对于文物建筑来说,保护是必须的,但究竟什么才是好的保护形式?活起来,通过科学合理的再利用,与时俱进赋予其新的内涵,应该是一个重要的方向。就拿玉光寺来说,这里是昌平区现存庙宇中规模较大的一座。几年前,文物部门对其进行修缮后,引导回龙观村史馆落户于此,但只对特定人群开放。听取居民建议后,街道积极转变思路,引入运营机构,结合整个区域年轻人多、学历高的特点,将利用方向定为戏剧、艺术、阅读等文化体验类活动,一下子就打开了新局面。以此为支点,不仅吸引更多人走进古寺,感受文化,还加深了年轻人与社区的联结,实现了多方共赢。
坐拥3000多年建城史和860多年建都史,北京文物古建众多,且很多就分布在大家身边。建设全国文化中心,更好回应广大市民文化需求,不妨充分将这份宝贵资源盘活利用起来,让大家能够“开门见文化”。文物古建,既有历史的沧桑浓郁,又有文化的底蕴香气,本身就有着以文化人的感染力。正阳书局吸引读者慕名而来,而读书之余许多人又对书店所在的万松老人塔、砖塔胡同产生浓厚兴趣;著名报人林白水先生的故居转型为椿树书苑,全国首个“社区图书馆加博物馆”的定位,方便附近居民休闲阅读、感悟先贤精神。可见,根据文物特点,讲出好故事新故事,那些斑驳时光沧桑砖瓦就再次获得了生机。这些文化客厅,不仅拓展了文化服务的人群范围,也缓解了重点文化空间的服务压力。
去年落地的《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特别新增“保护利用”一章,为文物古建的活化利用提供了法律支持,一些案例的成功“破圈”也给大家带来了重要启示。当然也要看到,北京拥有不可移动文物3840处,每一处都有自己的过往,每块砖都有自己的故事。在这个问题上,“+书店”“+演艺”未见得是标准答案,因地制宜挖掘历史、对接需求,才能更好回应期待,让北京城的文化香再浓一分。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鲍南
流程编辑:严圣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