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光羡慕赵盼儿啦,湖北郧西七夕别错过
郧西七夕放河灯习俗从制作河灯到投放河中有一整套仪式。张建波/摄
旗锣伞扇、八抬大轿、十里红妆……临近七夕,在郧西县观音镇双石沟民俗村,有着红妆之韵、红妆之美的中式婚礼“十里红妆”民俗表演每天都会准时上演。游客趁着晴好天气,纷纷围拢迎亲演出队伍,近距离感受特有的七夕婚俗文化。
国家级非遗项目七夕习俗源自于郧西县,这也是该县最为出名的国家级非遗项目。作为“七夕文化发源地”,郧西有效“活化”七夕非遗民俗,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趟出了一条集民俗文化和自然生态保护于一体的旅游新路子。
郧西三弦。
郧西七夕故事源远流长
牛郎织女的故事最早出现在《诗经·小雅·大东》中,文中描写:“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彼牵牛,不以服箱。”但当时牛郎和织女只是指天上的星星,并没有关于七夕故事的描述。
随着时代的发展,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开始通过汉代古诗《迢迢牵牛星》中得到展现。汉代前后,牛郎织女对于爱情的坚贞也慢慢被后人传颂,直至今天。
从汉代往后400年的唐宋时期,当时的郧西地域才慢慢开始流传起七夕故事。据十堰当地民俗专家介绍,在唐代前后,郧西就产生了由天河、金钗石(也称转精奇石)、织女洞、石公公、石婆婆等自然景观而演绎的牛郎织女七夕神话传说故事,也因此在郧西民间形成了世代传承的七夕习俗。明嘉靖元年《湖广通志》记载:“天河,在县西一里,水出虎鸣峪,驾山而下以达于汉。”明《湖广图经志》载有成化年间教谕洪文翼《转精奇石》诗文:“梳妆仙子飞身去,抛却金钗照眼蒙。”清同治《郧西县志》记载:“七夕闺阁以瓜果祀牛女,谓乞巧。”乾隆五十七年的《吴川楼先生杂字》中也有对至今仍在郧西民间广为流传的七夕习俗基本内容的记载。
最早的日本诗歌总集《万叶集》中有130余首诗歌涉及七夕。《万叶集》诞生正是在唐宋时期。日本学者曾经实地到郧西考察认为,这些诗歌中所称的“天河”“天汉”等原型与郧西天河有密切关系。
通过这些资料不难看出,西周时期便有关于牛郎织女的描述,而牛郎织女所衍生出的七夕故事则在唐宋时期的郧西地界广为流传。相较于全国各地,郧西的七夕习俗最为广泛,种类也最多。
郧西七夕做花馍。刘成臣/摄
郧西七夕文化独成一脉博大精深
郧西七夕文化,是以牛郎织女传说为根基,以忠贞爱情为主线,以乞巧祈福为表征,以实物遗存为载体,以郧西天河为标志,囊括故事传说、实物遗存、七夕民俗等丰富内容的地方传统文化。郧西七夕文化独成一脉,自成体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时至今日,在郧西仍流传着多种七夕文化,请织女、比巧工、做巧食、盛七水、穿巧针、染指甲、放河灯、听情话、贺牛岁等祈福乞巧七夕民俗仪式在民间代代相传。
“织女牵牛送夕阳,临看不觉鹊桥长。”每逢农历七月初七,男男女女们或跋山涉水赴约,或使用通讯设备传情,一时间甜言蜜语,花香弥漫。以“请织女”为例,该习俗是七夕习俗的主要仪式,它通过“请”“问”“送”三个环节,把以织女为代表的女神请下凡间向她问年成、占祸福、求婚姻、乞巧等。此外,还有男人们挑水“盛七水”、给黄牛带花环“贺牛生日”,妇女们“比巧工、做巧食”,姑娘们“染指甲”,老人们“观星辰”,少男少女们“葡萄树下听夜话”,一家之主“放河灯”等祈福乞巧活动。同时,以七夕文化为内涵而对数字“七”崇拜的“七成八不成”相亲习俗也在郧西代代相传。
郧西七夕较完好地存续着七夕节的传统仪式、活动,备受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研究界的重视,具有重大的历史学、民俗学、社会学价值。该项目弘扬美满互爱、善良勤勉的传统美德,对于增强社会凝聚力亦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位于湖北西北方的郧西县北依秦岭,南临汉江,境内天河流向是世界上唯一一条与天上银河走向惊人相似的河流,两岸矗立的“石公公”“石婆婆”与天空中牛郎星、织女星所处方位高度吻合;金钗石、碧莲池等景观与牛郎织女神话传说一一对应。
独特的自然景观与神话传说在这里逐渐演绎成独具特色的七夕节庆文化,2011年,湖北省郧西县申报的七夕节(郧西七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郧西家家传颂七夕故事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季春时节,伴着轻柔夜色,漫步在郧西县的天河之畔,这条河流把郧西37座充溢着七夕元素的跨河桥串珠成链、连点成线。桥边和屋面的万盏霓虹灯,星光璀璨、色彩斑斓,仿若自带滤镜般,把浪漫县城映照得如梦似幻。
今年45岁的陈西霞是地道的郧西人,同时也是国家级非遗项目《郧西七夕》第三代传承人。自8岁开始,陈西霞就开始研习七夕习俗,至今已有37年。“请织女”“做花馍”是她最为擅长的七夕习俗。“‘请织女’需要准备很多道具,八方桌、熟菜、香等,还需要找两名不足12岁的女孩一同参加仪式,主要为祈福之意。”陈西霞说。
“做花馍则是将馍馍做成各式形状,如鲜花、小猪、小狗等造型精致的食物。”陈西霞介绍,几乎每天都有人找她专程订花馍。“最早花馍上色用的是食用色素,现在我做花馍都是使用蔬菜熬制成汁,在花馍蒸熟后上色。我一个人从买面、发面到包成各式形状,然后蒸熟、上色,做一框子60多个花馍需要6个多小时。”陈西霞说,最贵的花馍卖5元一个,有些花馍有内馅,有些没有。
在陈西霞的带动下,姐姐陈绪荣和陈西霞15岁的女儿也一同跟她学习做花馍。“我相信郧西非遗能够越做越好。”陈西霞表示,面对今年即将到来的七夕,她说,将创新做出玫瑰花状的花馍,用火龙果汁上色,最终呈现出红玫瑰状的花馍,符合七夕节日氛围。
不光陈西霞一直坚持传承七夕习俗,在郧西,可谓人人会说七夕故事,人人会做花馍,人人会放河灯。七夕非遗文化在当地早已入木三分,家喻户晓。
经过多年努力,以七夕习俗为首的郧西非遗项目正焕发新的生机,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目前,郧西县登录入档的非遗资源有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技艺、戏曲、民俗等十大类1000余项。“天上七夕·人间郧西”成为无数人向往的爱情故里。(十堰晚报秦楚网全媒体 记者 周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