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爱生活、爱旅行、爱摄影、爱美食,跟珊珊三丫头一起出发吧!
这个夏天,珊珊三丫头来到了广州的小洲村游玩,选择了小洲村先祖们规划好的路线参观,即由小洲村牌坊码头进入,沿途参观的景点有:从前广州界碑石、登瀛古码头、古城墙、三帝庙、简佛祖庙、古商业街、姻缘树、姨妈桥、天后宫(从东道大街进入)、古商业街、泗海公祠堂、瀛山简公祠、简氏宗祠、麒麟树、东池公祠、小桥流水景观、(转向反方向看小洲人民礼堂,再转回原处向前走)、蚝壳屋、司马府第、慕南简公祠、翰墨桥、穗桥简公祠、西溪简公祠、西江桥……等等,在前面的文章,与大家分享了部分的行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翻阅前面的文章),今天继续小洲村的行程,分享在小洲村遇见一种非常有特色的房子:用蚝壳建造的“蚝壳屋”。
珊珊三丫头在小洲村随意地漫步,让走到西园的时候,看到一个指示牌写着“蚝壳屋”,于是,就跟着箭头所指的方向前去参观。虽然以前我也见过蚝壳屋,在小洲村的这间蚝壳屋出现在眼前的时候,我还是忍不住惊叹:真的是豪(蚝)宅啊!
眼前的蚝壳屋是一间民房,其中有三面是蚝壳墙,其中有一面蚝壳墙与一幢民房建筑紧紧相邻。我走近蚝壳屋的墙体,细细地观察,修筑的蚝壳墙一般选用20至30厘米长、大小均匀、外形相对规则的蚝壳。我站在蚝壳墙体前,想象当年古人是怎么把这些蚝壳砌起来的:先用铁丝或藤条把蚝壳串成一个整体,然后再用烧制的蚝壳灰、黄泥、红糖、熟糯米拌上好,再把蚝壳墙黏好。砌蚝壳的时候,蚝壳呈鳞状并向下45度的方式排列垒砌,蚝壳的一半暴露在外面,一半嵌入在浆中。人走进屋内,内墙是抹灰平滑的,外墙则可以看到外露的蚝壳。
建造好的蚝壳屋十分适合广州湿热多雨气候,传统的砖墙会很容易受潮,但是蚝壳墙不会被雨水侵蚀,而且墙体雨季时也不会积水,不用担心墙体脱落,具有很好的防潮作用。同时,广州夏季比较长,蚝壳墙具有降温的作用,住在蚝壳屋里的人,即使在炎炎夏日也会感觉十分清凉舒爽。这让我打心眼佩服古人的智慧。
珊珊三丫头本来想进入蚝壳屋内部看看,无奈蚝壳屋大门紧锁。我只能在外围观看,在蚝壳屋前,珊珊三丫头看到一个介绍,眼前的蚝壳屋建于清代,属于岭南水乡特有的民居建筑,现在这里被认定为不可移动文物,产权属于私人。看完介绍,我又忍不住再抬头看看眼前这座超过百年历史的蚝壳屋,其实从外面看,有些蚝壳的墙体已出现脱落迹象,在蚝壳墙底部,还被用水泥填充做了修补。这时我不禁心存疑问:生蚝是生活在海底坚硬的区域,那个区域叫做生蚝床,这些床位于或深或浅的海水或有盐味的河口水域中,目前的小洲村明明不靠近大海啊,那么,建造小洲村的蚝壳屋的蚝壳是从哪来的呢?
根据考证,岭南地区使用蚝壳筑墙已有千年,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北朝的时候,唐代刘恂《岭表录异》记载:卢享者,卢循背据广州……余党,奔入海岛野居,惟食蚝蛎,垒壳为墙壁。“到了明代,珠三角沿海地区已大量使用蚝壳砌墙。在广州现存的蚝壳主要分布在番禺区和海珠区等地方。番禺保存的蚝壳屋主要分布在石楼大岭村、沙湾古镇、大学城岭南印象园,市桥先锋巷等地方。海珠区内存留的蚝壳屋分布在黄埔古村、小洲村。但无论是番禺或海珠,分布蚝壳屋的地区,大多数是珠江沿线,这恰好是广州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地质变迁的印证。
在1937年,广州海珠区发现七星岗古海岸海蚀平台遗迹, 这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深入陆地的古海岸之一,另外,在番周莲花山周边也发现多处海退遗迹,有海和海岸,自然就有蚝矿带……所有这些发现,都是古海岸线变迁遗迹的重要物证,也充分说明古时候大海海岸位置就在这些“蚝壳屋”附近。而关于小洲村及珠三角洲蚝壳屋所用蚝壳来源,目前有两种比较广泛的说法:
第一种说法,海洋自生或人工养殖,小洲村及珠江三角洲地区不少地方曾是海洋,后来经历沧海桑田成为陆地,所以,在沿海地带分布着很多蚝矿,人们挖出来后,小的碎做成蚝灰,作为建筑黏接材料:大的用作建蚝壳墙。
第二种说法,是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往来中带来的,商船从东南亚等地以压舱形式带来了大量大体型的蚝壳,用作建造蚝壳屋。
其实,无论是哪一种说法,蚝壳屋的存在是与“海”有关,充分说明小洲村是一个经历了“沧海桑田”后变成的独具岭南水乡特色的古村。小洲村蚝壳屋最多的时候有上百间,如今只留下三四间,而眼前的这一间,是整个村子中保存最完整的一间,是研究岭南水乡变迁的重要史料,非常珍贵。
此刻,珊珊三丫头站在蚝壳墙下,看着层层叠叠的蚝壳,仿佛看到每一层蚝壳都记载它的历史,讲述这里曾经沧海桑田的故事,岁月在流淌,美丽的蚝壳墙让人仿佛听到大海的海浪声……
那么,你有来过广州小洲村旅行吗?在这里,你有遇见过使用蚝壳建造的房子吗?你知道这些蚝壳是从哪儿来的吗?通过蚝壳屋,你是否想到这里从前是海或海岸?你还在哪儿见过蚝壳屋?欢迎大家留言分享哦!本文是版权作品,未经珊珊三丫头书面授权,严禁搬运、转载、洗稿。如需转载,请与作者珊珊三丫头联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