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古城墙经历了7个世纪之久。始创于元代,建成于明代,沿用于清以至民国,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今天,古城墙已不见踪影,被二环路占据了。据说,城墙全部为版筑的夯土墙,周长60里,墙高8米,城墙上面平均宽度约有10米以上。古城墙呈“凸”字形。明代的城墙是在元大都土城的基础上不断修筑而成的,并且一直保留到了解放之后。
明代修建北京城大致可有4个时期,前3个时期主要是内城的修筑,最后一个时期乃是扩建外城。洪武初年,为了防范北遁的元贵族卷土重来,明王朝开始了对元大都城墙的改造工程。在元大都北城墙的南面5里处,重新筑起了一道城墙:“缩其城之北五里,废东西之北光熙、肃清二门,其九门俱仍旧。
”嘉靖年间,蒙古人屡屡进犯。尤其是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蒙古骑兵由古北口入塞,掠北京周边之州县,并攻至安定门外的教场,所到之处“杀戮居民无数”。在此严峻的形势之下,修筑外城以卫京师已属势在必行了。因此在嘉靖二十九年底,修筑外城的工作便开始了。本来打算“相度京城外,四周宜筑外城约七十余里”,但因财力不足,工程艰巨等原因,施工中临时变卦,决定“止先作南面,待财力裕时,再因地计度,以成四面之计”。
这样一来,便从南面开始,费时仅半年,北京南面的外城就修筑完成了,整个外城周长28里。外城筑成以后,北京城墙便呈“凸”字形了。外城在下,东西各宽于内城一里有余,更呈长方形了;内城在上,平面呈东西较长的长方形。
心细的人会发现,古城墙没有西北角,西直门路段就像方形桌子被砍去了一角,与东直门有所不同。据记载,巍巍北京古城墙在元代时是“城方如印”,即方方正正的。到了明代,皇城、外城和内城均有缺角现象。从整体布局上看,似有缺憾之处。内城没有西北角,破坏了北京城整体的对称性。
对于北京古城墙缺少一角的原因,人们都莫衷一是。从卷帙浩繁的史书中,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去找谜底,但原由事理各有所云。内城的重修是在明代,从明朝卷帙浩繁的史书中,也没有发现关于古城墙西北缺角的记载。有人说是自然原因,也有人说是为避免杀身之祸,而去掉了一角。
对此,我国著名地理学家侯仁之教授在20世纪50年代曾这样解释:当初城墙是按矩形设计的,工程设计师们千方百计地想把矩形图案的对角线交在现在故宫的金銮殿上,以表示皇帝至高无上的中心地位。但由于自然原因,最终还是偏离了金銮殿。为避免杀身之祸,他们只好去掉一角,这一角就是西北角。
相传,明朝建筑北城墙时,西北角修建为直角,但不知何故,屡建屡塌,前后百年间,不知道修建了多少次。出于无奈,最后建为斜角。这一传说,在卫星照片上得到了初步证实。近年来,地质工作者在研究地球资源卫星照片时,发现北京内城墙西北角处,有一条地层断裂带,定名为车公庄——德胜门断裂带。如果明代城墙建为直角,则刚好穿过断裂带。社会学家对这一自然现象有一番传统观念上的解释。
社会学家们认为,古代内城墙西北角为斜角,既有自然因素,也不能排除社会因素,是中国传统的“抑盈扬谦”观念在起作用。我国古代流传的一种说法,认为西北方向是一个缺口。如《天文训》讲八方吹来八风,西北方向吹来的风称不周风。西汉刘安写有《地形训》,认为大地八方有八座大山支撑着天体,其中支撑西北方向的山叫不周山。东汉班固解释为,不周就是不交之意。按这种解释,西、北两个方向,而应有缺口,不应该互相连接。
无论是社会因素,还是自然因素,把内城外城连在一起,都是为了使西直门成为一个活角,使其吞吐呼吸顺畅。从西直门起点呈放射状的向外延伸出去的道路,给城内创造了一个逢凶化吉,绝处逢生,柳暗花明之地。可是,元代城墙西北角为90度,这已经被卫星摄影的透视所证实,而且明代的其他建筑似乎也没有让西北角留有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