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流经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的乌江东岸,耸立着一块高大的“红军渡纪念碑”,在纪念碑的是红军广场,这是为纪念红三军在此渡江、铭记红三军的光辉业绩而建造的。
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段红色的记忆,每一位英雄都是一座精神的丰碑,怀着对革命先辈的崇高敬意,大连理工大学红旅拾忆暑期实践团成员参观了这两个红色基地。
实践团成员参观纪念碑
实践团成员参观红军广场
1934年5月红三军西渡乌江进入贵州。14日,进至后坪县塘坝(今属沿河),接着挥戈客田区。30日,进入沿河思渠等地。
31日中午,红三军前卫部队在沿河县城西岸洞顶山、粽子顶与彭镇璞团前哨接触。敌人一触即溃,仓促退向县城东岸,其中一排未来得及过江,在熊家桶子向红军缴械,红军占领沿河西城。
然而此前,敌人早将所有船只藏匿于县城下游的黑獭堡一带,红军一时无船渡江。同时,由于红军顾惜东岸民房,没有使用重火力,于是向东岸守敌发起政治宣传攻势。
下午,红军找来一些船只和船工,在县城较偏僻的温家坝乌杨树边作强渡准备。
6月1日,县城东岸群众傅怀忠邀约街邻,把船只从沿河码头(今红军广场对岸)推到西岸迎接红军渡江。在张献奇、张献富、王万榜、冉崇义、陈召琮、田贵仁等40名船工的摆渡下,20余艘船只急速渡江,东岸群众在码头迎接红军。
沿河人民为纪念红三军进入黔东,故将此渡口命名为“红军渡”。特此铭碑,永远纪念。
红军渡纪念碑碑文
渡江后,红军在沿河铅厂坝张家祠堂召开黔东特区第一次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建立了云贵高原上第一个红色政权“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创建了以土地湾为中心的黔东革命根据地,包括沿河、德江、印江、松桃、酉阳、秀山等县,建立了17个区革命委员会和100多个乡苏维埃政府,组建了5个独立团以及各区乡游击大队,收编“神兵”并发展为黔东独立师,发动群众开展土地革命。
红三军在沿河活动长达半年之久,三千沿河儿女参加红军,壮大了红军队伍,为红二、六军团会师创造了条件,有力地策应了中央主力红军长征,为纪念红三军在此渡江,永远铭记其光辉业绩,特立雕塑世代传颂。
红军广场上的红军渡雕塑
红军渡纪念碑地址: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滨江路与锦绣街交汇处西50米
红军广场地址: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和平街道解放北路与步行街交汇处
党史小故事(五):红军长征
红军长征是1934年10月—1936年10月,共产党领导的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面军分别从各苏区向陕甘苏区的战略撤退和转移。其中红一方面军行程为二万五千里,因此长征又常被称作二万五千里长征。
转移时经过:瑞金出发——挺进湘西——冲破四道封锁线——改向贵州——渡过乌江——夺取遵义——四渡赤水河(意义:打乱敌人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包围圈)——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到达陕北吴起镇——甘肃会宁。
红军长征路线图
1936年10月,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结束。
长征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是一股不可战胜的力量,长征是一部艰难的历史斗争。
最后,实践团成员制作了“群众对红旅资源了解程度及评价的调查”问卷,诚邀您填写,您宝贵的两分钟将对我们有莫大的帮助,谢谢!(问卷链接:https://www.wjx.cn/vm/mvfSYV9.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