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剧
,是把悲剧撕碎了给观众看。
换句话说,就是从另一个维度去看待悲剧,借此从欢乐中品尝五味的人生。
而在这一过程中,作为一名喜剧演员,若想成为大师,甚至“喜剧之王”,那么必须具备一定的特质。
首先,要能够独挑大梁,一个人就能撑起整部电影;
其次,要懂得取舍,豁得出去,收得回来,特别是在角色塑造上;
最后,要有足够的说服力,能让观众笑得自然,这样才会深入人心。
以这样的三重标准去审视整个影史,能称得上“喜剧之王”的人,在我看来只有三位:
许冠文、周星驰、沈腾。
毫无疑问,在各自的时代,许冠文、周星驰、沈腾就是他们主演电影的最大卖点。
在上世纪70年代,香港影坛是属于许冠文和李小龙的时代。
李小龙凭借《唐山大兄》、《猛龙过江》、《精武门》、《龙争虎斗》以及《去世游戏》而闻名于世界。
但是,他的辉煌如流星稍瞬即逝。
之后,便是许冠文掀起的一股喜剧狂潮,在香港本土的影响力,与李小龙的功夫片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鬼马双星》、《天才与白痴》、《半斤八两》、《卖身契》,四部电影以远超第二名的成绩,成为了年度票房冠军。
毫无疑问,那是属于许冠文的时代。
等时间来到90年代,周星驰的横空出世,完成了“喜剧之王”的新老交替。
1990年《赌圣》、1991年《逃学威龙》、1992年《审死官》、1993年《唐伯虎点秋香》,周星驰连续4年夺得年度票房冠军。
从星仔到星爷,凭借着独特风格的无厘头式喜剧,更是缔造了“周星驰现象”。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沈腾逐渐成为了中国票房的一颗定心丸。
他打败黄渤、徐峥、吴京,成为中国影史首位——
“200亿票房先生”
。
《你好,李焕英》53.56亿、《西虹市首富》25.48亿、《羞羞的铁拳》22.13亿、《飞驰人生》17.28亿、《夏洛特烦恼》14.48亿......
尽管这些电影褒贬不一,但不管是主演,还是客串,沈腾总是占据了海报的C位,是当下喜剧电影的金字招牌。
在他们的身上,能看到很多共同点。
那就是经历过人生的苦,对生活的思考别具一格。
不过,虽说三人演的都是喜剧,但是却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差异。
先说许冠文,第一次看到他,是在成龙主演的《宝贝计划》里,当年他已经60多岁,早已息影多年。
许冠文,何许人也?
他是“鬼马喜剧”的奠基者,著名的“冷面笑匠”。
别看许冠文相貌平平,人家可是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系毕业的高材生,与许冠武、许冠英、和许冠杰三兄弟,并称为“许氏四杰”。
或许,正因为学的是社会方面的学科,所以许冠文的作品都带有一种人文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而且片中的角色,绝大多数都站在了穷人这边,故事总是诉说着打工人的艰辛。
租不起房、被老板打压、生病请不了假、还被各种侮辱…..
在《半斤八两》里,他是压榨员工的老板。
片中,许冠文凭借着自己精确的洞察力,将底层打工人经历的职场骗局和人生状态展现出来。
而在《摩登保镖》里,他是欺软怕硬的保安大队长。
他爱占小便宜,并且瞧不起比自己更穷的人。
在我看来,穷人为什么觉得自己卑微?
从许冠文的电影中,不难发现并不是物质的匮乏,而是心态的失衡。
当年,许氏喜剧之所以风靡,很大程度上就是将小市民的焦虑真实地描摹。
小气、势利、好面子、自作聪明......
许冠文将自己演成小丑,骨子里不就是对底层悲凉的共情。
而周星驰电影的最大特点,就是以喜剧的叙事形式来表现悲剧性的主题意蕴。
在给人们带来欢笑的同时,也能引起观众的反思。
星爷用自己的电影,以及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经典的角色,赋予了错位的喜剧色彩。
《喜剧之王》不仅是周星驰的一部自传,更是他的奋斗史。
在片中,周星驰的自尊被反复的践踏,为了一个死尸角色,浪费一升口水争取。
这段刻骨铭心的跑龙套生涯,只有真正经历过才能懂其中的心酸。
而在《功夫》里,仿佛少了一些周星驰早期充满浮夸的表演风格,多了一些感动的力量。
其实,从《大话西游》开始,星爷的喜剧不止是喜剧,而是变得更有深度,会讲很多充满哲理的东西。
比如《少林足球》里的那句,“做人如果没梦想,那跟咸鱼有何分别?”
最后说沈腾,我觉得必须引入一个概念——
“含腾量”
。
一部国产喜剧在上映前,如果片方没有说明“含腾量”,那么期待值肯定不会太高。
反之,仅加上“客串”两字,可能票房就会在预想的基础上翻最少一倍。
原因很简单,沈腾总能逗你一笑。
不可否认,沈腾是有喜剧的天赋,而且一般人学不来。
在《夏洛特烦恼》里,感觉就是贱;
在《羞羞的铁拳》里,感觉就是怂;
在《西虹市首富》里,感觉就是骚。
毫不夸张地说,全身都是戏。
在我看来,沈腾的喜剧,不是那种大收大放,龇牙咧嘴的爆笑。
而是跟随故事的节奏,顺势从神情、动作、甚至台词中,自然流淌出的忍俊不禁。
但是结果无一例外,展现出来的就是一个小人物囧态百出的挣扎。
当然,这样的角色需要演员豁得出去,确实也容易让观众记在心里。
但是,一旦将自己局限于这类角色,就很难再谈进步、突破。
我认为,这或许是
每位喜剧演员的困境
。
许冠文演的打工仔,是属于那个特定的时代,放在其他时候都不适用。
周星驰演的小人物,其实就是他自己,但一个人的经历必定有限,长此以往的透支自己,必然会严重污染自己的羽毛。
而沈腾演的loser,是对瞧不上自己的自己一种不失尴尬的自嘲,最后达到和解。
正因为这些细微的不同,造成了三人间的
差异性
。
许式喜剧,不是那个时代的人,很难发自内心的笑出来。
周式喜剧,凭借着他自成一派的演技,让观众放声大笑的同时,电影还会化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在观众心中产生共情。
沈式喜剧虽说票房暂时无出其右,但是笑点在于他本人的演技,而不是角色和电影本身。
相比之下,三人的差距也立马显现出来。
许冠文和周星驰,说到底只是时代不同,造就了两种不同的风格。
沈腾的最大短板,就是他不像星爷的《大话西游》、《功夫》、《少林足球》,以及许冠文的《半斤八两》、《卖身契》,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而这样的作品,不是随便拍出来的,而是通过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反复琢磨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