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七夕,到湖北郧西上津古镇,逛夜市放河灯看火龙
放河灯是郧西七夕文化中的一大特色。
静谧夏夜,繁星满天,仰望夜幕,你会发现一片银白色的带状星云,仿佛天空中流淌着一条长河,这就是人们口中的“天河”。而在郧西,也有一条贯穿全境的“天河”。它发源于秦岭东南的陕西照川,流至郧西县观音镇天河口处汇于汉江,全长69公里,是汉水的重要支流。经民俗专家考证,七夕、牛郎织女传说就源于郧西的“天河”。2014年底,“郧西七夕”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遗代表项目名录。
据统计,目前,郧西拥有1个国家级非遗项目、3个省级非遗项目、13个市级非遗项目。
历史悠久
唐宋时期郧西已有七夕习俗
上津古镇夜晚灯火通明,游客络绎不绝。图/特约记者杨洪霞
探究郧西的非遗起源,不得不提到1500多年前的地理名著《水经注》。在这本成书于北魏晚期的古籍中记载,郧西自古就是神话传说之地,尤其是伴随着天河流域的自然风貌,牛郎织女传说故事家喻户晓。
据考证,唐宋时期,郧西就已流传由天河、金钗石、织女洞、石公公、石婆婆等自然景观而演绎出来的牛郎织女七夕神话传说,并因此在民间形成代代相传的七夕习俗。在清同治版和1936年版《郧西县志》中都有较为详细的过七夕节和七夕习俗的 文 字记载。
“郧西七夕”习俗只是郧西众多非遗项目中的“一员”,这里还拥有郧西三弦、送寒衣、上津火龙等省级非遗项目。近年来,“板桥豆腐干”“景阳说唱”等一大批郧西传统文化项目也从鲜为人知到风靡全县,传至全国。可以说,郧西非遗是这片人杰地灵的大地上孕育出的灿烂的精神文化瑰宝。
近年来,作为“文化旅游强县·十堰西北门户”,郧西县全力保护传承历史文化遗产,让传统文化以鲜活的形式展现在舞台、流传在民间,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在非遗的抢救保护利用方面,郧西政府和文化部门做了大量工作。
自2011年以来,由郧西县政府牵头,郧西县 文 旅局开展了全县民间 文学、传统舞蹈、传统戏曲、传统技艺、传统医药等方面的普查、搜集和整理工作,建立18卷(2000余条)比较完备的非遗档案。同时,组建非遗电子数据库,录入千余条非遗资源,对重要项目的传承人,不仅登记年龄、家庭住址、联系方式,还进行拍照存档。
依托非遗
打响两大文旅品牌
“今天去七夕园里玩。”“晚上去放河灯。”“火龙开演了,一起去看看。”走在郧西的大街小巷,随处可以听到当地人谈论和非遗有关的内容。非遗文化已渗透进这座县城,和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在郧西,不仅有天河和天河岸边的石公公、石婆婆、悬鼓观、天池庵、金钗石、织女洞等自然景观,更有七夕广场、天河神牛雕塑、织女雕像、大尖山二十八星宿景点等一批人文景观,还有七夕大道、牵牛大道、金簪桥、鹊桥、织女凉粉等以七夕故事元素命名的美食、路、桥等。
这里上至80岁老者,下至5岁孩童,家家可说七夕传说,家家爱看上津火龙表演。逢年过节,男人们挑水“盛七水”、给黄牛带花环“贺牛生日”,妇女们“比巧工、做巧食”,姑娘们“染指甲”,老人们“观星辰”,少男少女们“葡萄树下听夜话”,一家之主“放河灯”祈福。
七夕故事源于郧西,非遗文化在郧西生根开花。从建筑到自然景观再到特色小吃,郧西依托七夕文化发展文旅产业,相继打响“天上七夕人间郧西”“天子渡口古塞上津”两大文旅品牌,培植规上文旅企业10余家,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还推出“南来北往郧西做东”湖北十堰郧西公用品牌,整合本地50余家优秀企业研发生产文创、农创、科创产品300多种,成为带动郧西文旅产业发展、驱动产业创新的品牌支撑。
项目“走出去”
板桥豆干远销海内外
随着“郧西七夕”等一批非遗项目的声名远播,郧西的知名度大幅提高,同时带动了全县经济发展。很多人慕名而来,探索郧西的民间文化,了解郧西的风土人情,领略此处的美景风光。
王婷婷是七夕节“放河灯”的非遗项目传承人。她说,每年七夕节,成百上千的人到郧西天河放河灯。一只小小的河灯承载着他们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寄托着对未来的憧憬。“别小看放河灯,这个仪式有一整套流程。河灯的制作也很讲究。”
不少外地人到郧西游玩,观看王婷婷放河灯这一幕,觉得很有意义。回到家乡,他们把这一习俗传播开来。王婷婷介绍,福建福州、山东济南、四川成都等地都有放河灯的习俗,其中,有些地方就是受郧西习俗影响而形成的。
无论是七夕放河灯还是板桥豆干,都是郧西非遗文化“走出去”的缩影。17项市级及以上非遗项目各有特色、各有千秋,吸引越来越多的人从好奇到了解,再到积极参与、体验和传播,知名度不断提升。“我们将进一步发扬传播郧西非遗 文 化,让非遗火起来、走出去。”郧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武国顺表示。(十堰晚报秦楚网全媒体记者 周仑 张建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