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印象中,紫禁城肃穆威严,外朝三大殿更是“只见红墙黄瓦,不见绿树红花”。事实上,紫禁城内植物种类众多,现存各类树木超过3800棵,各种草本花草更是数不胜数。春天是紫禁城最美的季节,不仅春花盛开,古树也吐出新绿,引来啾啾鸟鸣。壮观的古建筑群和珍贵的文物是这里四季不变的风景,而皇家园林的佳景奇观在春天才会露出最美的容颜。
根据明代皇宫中的节令习俗,每年三月初四,紫禁城里的皇帝、妃嫔、宦官、宫女们便要换上春装(也称罗衣),迎接温暖的春天。清明节当日则为“秋千节”,坤宁宫等后宫区域均安装秋千,供女眷们享受节日的欢乐。皇宫中的内臣还会搬出窖藏的花树草木,收拾庭院,修凉棚,等待春风带来大自然的复苏。当海棠花盛开,皇帝则会带领宫眷驾临回龙观,欣赏海棠。
清代鼎盛时期,有几位皇帝对花草十分钟爱。康熙皇帝最喜爱牡丹,曾作《畅春园众花盛开最为可观惟绿牡丹清雅迥常世所罕有赋七言绝以记之》《忆畅春园牡丹》等诗文赞赏牡丹之美,可见牡丹在这位帝王心中的位置。雍正皇帝也曾给牡丹极高评价,称其为“人间第一花”。但是雍正皇帝对鲜花的喜爱不止于写作诗文赞美其风姿,他还有很多其他皇帝不曾做过的“特别行动”。
雍正皇帝心细如丝,对待琐碎的宫廷事务极为认真。雍正九年(1731)五月初四的一道圣旨写道:“尔照先前交出的圆形洋漆藏盒式样……或用象牙,或用木胎做漆,周围雕透花,顶上亦做透花,或用银母雕透花、糊纱,盛花用。钦此。”雍正皇帝在圣旨中详细描述的圆形小盒也被称为“花熏”或“花囊”,可以将时令鲜花放于其中,精致小巧,香气袭人。对于设计盛放鲜花的小物件,皇帝也要下圣旨详加嘱咐,足见其对花卉的喜爱,对美好之物的向往。
就在这道圣旨下达之后不到半个月,雍正皇帝又下了一道圣旨,详述了对花熏的最新设计想法。他想要一种比圆形小盒更大的象牙镂空器皿,可一物两用,盛鲜花或盛放香袋。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仅仅4天之后,雍正皇帝又有了新想法,对花熏具体样式、工艺、材质、尺寸又做了新的指示。
通过这道圣旨,我们可以了解到,他这次所要的花熏并不是随身携带之物,而是用于清新室内空气。由于皇帝对花熏的重视,当时几乎每个宫殿都会悬挂花熏。雍正皇帝还设计过多种盛放鲜花的花篮、香袋架、熏帽架,圣旨一道又一道下达到造办处,不厌其烦,精益求精。可以想象,雍正时期的紫禁城,不仅花园里桃红李白,深宫之内也一定花香习习,沁人心脾。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