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嚣的城市中,安徽省图书馆静悄悄地躺在包河之畔。于读者而言,沧海桑田,最难忘是置身其中的读书之趣。“门外市声三日雨,帘前风色一床书。”这让我回忆起令人难忘的读书地。
安徽省图书馆建馆已经105年历史了,一路走来,辗转多地,见证了安徽从战火纷飞到高速发展的多个历史阶段。
安徽省图书馆1913年2月创建于当时的省会安庆,前身为安徽省立图书馆,是中国创办较早的省级公共图书馆之一。该馆的前身是1902年安徽省学务公所主办的藏书楼,1913年,时任安徽都督柏文蔚下令筹集安徽省立图书馆。抗战爆发后,安徽省立图书馆随省府迁往六安立煌(今金寨县)。1943年1月,日寇侵入立煌,几乎全部藏书毁于战火。
几经战火摧残与颠沛流离,安徽省最终于1953年4月在原皖北区合肥图书馆的基础上正式建立安徽省图书馆。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今天的省图珍藏了大量历史文化典籍,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之一。现有持证读者21万余人,连续多年读者接待、书刊外借均破百万。
新中国成立后,图书馆也发生过很多动人的故事。1966年7月3日,“红卫兵”到安徽省图书馆抄“四旧”,古籍书库保管员、著名女词人丁宁宁死拒交书库钥匙,交出多年自藏古画让其焚烧,使馆藏古籍躲过一劫。次日,省图职工将书库贴条封存,馆藏几十万册古籍得以安然度过“十年浩劫”。著名政治家、爱国民主人士章伯钧及其家人,三次将所藏珍贵古籍捐赠给安徽省图书馆,更是成为文献征集史上的佳话。
我今年已年逾五十,从8岁到18岁,已是一个相当遥远的过去,但在我的记忆里,依然那么清晰。
那最青春的10年,省图书馆每天陪伴我的成长。在西一楼儿童阅览室。我泛舟书海,任凭自己的兴趣自由自在流淌。
最先,那些图文并茂、绘声绘色的小人书,最能勾起我的兴趣。《三国演义》、《水浒传》、《三个火枪手》……来者不拒,照单全收。随着年岁的增长,我开始啃那些字数较多的大部头,以初中二年纪为端绪,一扇知识之窗豁然敞开:俄罗斯、法兰西、英吉利文学,如磁石般吸引了我。在那个相对禁锢、封闭的岁月,这些名著帮助我窥探广远、深邃而又新奇的外部世界;游记和地理书,更是让我足不出户,遍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甚至远涉重洋。
我当时博览群书,唯一的驱动力,便是兴趣。那种与功利无涉的沉迷,真是一种美好。时常,读到有趣处,会心一笑。而那些发人深省的故事和警句,让涉世不深的我,如深夜闻钟。后来,为了研究,时常要为学问苦寻书海,常常为某一个问题,有意识去读书,一如大敌当前,兵临城下。
似乎那种随心所欲的阅读乐趣,再也难以找回了。
“庐州城内包河园,佳木葱笼明我眸。秋月常窥写字案,春阳也照借书楼。数年泽畔风吹帽,五夜灯前雪压头。每忆孤征艰苦日,耕耘堂下翠烟浮。”
这是我今日作的咏省图书馆的一首诗。
一座好的图书馆,让千百万人受益。无论帝王将相,还是平民乞丐,都可以昂着头走进来。这是没有等级、没有篱笆的地方,唯一的要求,是你想读书、尊重书。
我作为省图书馆的常客。早年,已在工作的我,顺利通过大学的成人高考,开始攻读经济管理学。由于基础薄弱,学习时遇到困难,选择辅导书籍,强化自己的知识结构,是我到省图书馆的愿衷。幸运的是,我找到了好书,使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最终以高分通过毕业考试。图书馆真的像一座取之不竭的金矿。
图书馆的存在,不知道改变了多少人的命运,特别是恢复高考之后。当时人们对知识的渴望,比潮水更加汹涌,阅览室里早晚都没有空位,楼梯上、走廊间,都挤满了读者,每个人手里捧着书,旁若无人地埋头阅读。借书的人,更是排起长龙,蜿蜒到了马路。
如今,省图书馆实现了免费开放,读者可零门槛、无障碍进入。同时随着数字化、网络化的建设,它的触角伸到了更加广阔的领域,服务直达最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