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称帝后,为什么猛攻东吴,而对蜀汉不管不问?在这篇文章,笔者就来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曹丕称帝后,曾三次大举攻吴,对夷陵之战中元气大伤的蜀汉却从未征讨。回顾当时的形势,曹丕的这一选择是靠谱的。遗憾的是,他选对了对手,却选错了时机。
攻吴,蜀必不救;攻蜀,吴蜀可能复盟
夷陵之战前,曹丕倾向攻蜀。刘晔指出了不能攻蜀的理由:吴蜀两国唇齿相依,联合抗我是唯一正确的选择。现在蜀汉一心要伐吴,而吴不愿陷入孤立。如果攻蜀,蜀陷入危机,就不会与吴交战,那么吴蜀就可能由自相残杀转入重新联合。
刘晔给出的建议是:趁吴蜀交兵,魏国攻吴。
刘晔认为:如魏攻吴,刘备盛怒之下,必然不会复盟。这样,吴国面临魏、蜀的全面压力,就一定会灭亡。
吴国灭亡后,即使我们与蜀各得半个吴国,我们也完全有把握灭蜀,何况我们得到的是吴国的精华部分呢?刘晔的建议,在夷陵之战后依然有效。吴国已经“占便宜”。对吴国来说,他巴不得与蜀重新确立联盟关系。而对蜀来说,他一心攻吴,但一旦魏国来攻蜀,蜀很可能就不会伐吴了。
曹丕的这个算盘打得不错。曹丕三次伐吴,蜀不但没有支援吴,还使陆逊不能参与对魏战争。
蜀远吴近,攻吴的条件更便利;
事实上,不只是曹丕时期,整个曹魏时期,攻吴频率都远远大于攻蜀。正如贾诩、刘晔所说:蜀远而吴近。
攻蜀,只有从关中、陇右出发。但经汉末大乱,关中凋敝,要攻汉中,必须从中原调兵马钱粮,路远难行。
曹操时期两次征讨汉中,给中原百姓带来了巨大的负担,以致荆北、中原盗贼四起。刚篡位的曹丕显然不可以再承受这样的负担,而魏自荆、豫、扬出发,伐吴十分便利。
攻吴更利于发挥魏军兵力优势;
蜀国虽元气大伤,但在汉中的防御体系仍然很完善。无论魏国有多大的兵力优势,攻汉中,他也只能走那几条狭窄的通道,要想击破蜀汉完善的防御系统并不容易。而魏吴前线,自秭归到建康,战线漫长。当年,鲁肃正因孙吴国防压力过大,才建议“借南郡”给刘备,缩短战线。
吴国奇袭南郡,万里长江防线,现在需要吴国独自承担了。
如此,作为优势方的魏国,可以同时从三个方向攻吴。而任何一处取得突破,魏国都有可能突破长江防线。
打错了算盘曹丕选择攻吴,看似思虑严密,但他依然打错了算盘。
1、坐失时机。
夷陵之战,孙刘大打出手时,是曹丕最好的攻吴时机。可是曹丕却不愿“阻天下归者之心”,不愿攻击“称臣”的孙权。直到夷陵之战结束,曹丕才大举攻吴。但此时,吴蜀虽未复盟,但蜀已受大挫,对吴的牵制有限。
陆逊看出刘备已不能威胁吴:“但恐军新破,创痍未复。始求通亲,且当自补,未暇穷兵耳。”
2、低估长江天险对军事行动的阻碍作用。
曹丕第一次伐吴时,臧霸一度渡过长江,“攻城烧车,杀略数千人”。但不敢深入,退回江北。
看来,曹丕的计算有靠谱之处:多点进攻,确实有可能形成突破。但是曹丕低估了长江天险对北军的阻隔。曹丕直到第三次伐吴时,才望着滔滔江水感叹:“嗟乎,固天所以限南北也。”
伐吴,不是“突破”长江就可以的。如不能掌握制水权,即使过江,也是难以造成实质威胁的。
3、军力优势不明显。
《三国志·王朗传》:“屡起锐师,临江而旋。今六军不增于故,而复循之,未易也。”
此时,魏国经济、军力尚未恢复,攻吴实力并不比曹操时期更强。而曹丕的战争指导能力远不如曹操,攻吴无果,也就自然而然了。
总的来说,曹丕侧重攻吴,是对外交、后勤、军事各方考虑的结果。就当时的形势而言,这不失为正确的选择。但是曹丕对时机的把握不如其父,坐失良机,失去了提前统一天下的历史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