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之下,池中水源灯、萤火虫灯、染色灯点缀故居美景;水池假山间的扇形水秀,以水幕为屏,投影出了裸眼3D效果。小小水潭上方,二龙戏珠,难解难分。金凤翱翔,冲天而起,扑面而来……最近夜间博物馆成许多人避暑好去处,夜游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成为风尚,裸眼5D看尽金陵胜景,感受甘熙宅第的戏曲文化和金陵城的韵味,畅享缤纷仲夏夜。
夜游之余,你知道南京市民俗博物有什么“镇馆之宝”吗?紫牛新闻、扬子晚报网在江苏省委网信办、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指导下,将在2022年8月至10月,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推出“宝物奇旅”融媒体行动。在各市区文旅及其所辖博物馆的联动推荐下,经过网友票选和专家遴选,最终选拔出具有江苏文化标识意蕴的“十三宝”。就让我们走进位于南捕厅15号的民俗博物馆,看看这件明张鸣岐制铜瓜楞手炉。
据介绍,南京市民俗博物馆藏明代张鸣岐制瓜楞形铜手炉,长8.5厘米,宽7.5厘米,高6厘米。炉体呈瓜楞形,盖为镂空篾形。手炉通体以紫红铜制作而成,铜质优良,造型质朴,打磨精良光滑,光泽柔和。手炉胎体厚重,有明显的压手感。炉盖轻薄,镂空篾形纹饰精致细腻。炉盖和炉身严丝合缝,天然自成。底部有“张鸣岐制”阴文篆书刻款。
文震亨《长物志》谈及手炉“以古铜青绿大盆及簠簋之属为之。宣铜兽头三脚鼓炉亦可用,惟不可用黄白铜,及紫檀、花梨等架脚炉。旧铸有俯仰莲坐细钱纹者,有形如匣者,最雅。被炉,有香毬等式,俱俗,竟废不用。”
手炉自火盆演变而来,为古人取暖之用。据考唐时开始出现铜制手炉,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当时手炉器型就有方圆二式,即文震亨所说的“簠簋之属(簠属方,簋属圆)”。手炉里面放火炭或尚有余热的灶灰,放在被子里便成为“被炉”,小巧精美的则可放在掌上取暖或放在袖子里熏衣焚香,成为“袖炉”。作为古人过冬良器的同时,也是文人把玩的怀袖佳品。
明清时期工艺盛极一时,江浙地区,工艺名家辈出,手炉制作也达到高峰。张鸣岐制炉选用精炼红铜,铜质纯净,炉壁厚实而光泽柔和,造型朴实而富于变化。此外,张鸣岐制炉不用嵌焊,炉身与四足皆由手工锤打而成。其炉盖工艺制作复杂,皆是手工制成后再磨光,纹饰则多为冰裂纹及缠枝菊、梅、牡丹、莲花等,华丽而精美。炉下通常有“张鸣岐造”或“鸣岐”小篆刻款,书法自然有度,运刀信手拈来。张鸣岐手炉制成后,炉体不锈不蚀,炉盖炉身吻合紧密,经千万次开合而不易松动。由于结实耐用,工艺精良,所以人称“张炉”。尤为奇异者,即使炉中炭火炽盛,捧在手中却不过热,只有暖和之感。
张鸣岐原本居住在嘉兴城外的谢洞村,后被大收藏家、鉴赏家项元汴招揽至门下,至此之后,张鸣岐更加声名远播,成为与濮仲谦、姜千里、时大彬齐名的明末工艺四大名家。其嘉兴同乡朱彝尊曾作诗称赞张鸣岐制炉技艺:“梅花小阁两重阶,屈戍屏风六扇排。不及张铜炉在地,三冬长暖牡丹鞋。”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校对 李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