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老人为800多个湖南古村拍“写真”(悦享书香)
“潇湘古村入画来·湖南古村美展”在长沙举行
谭建华摄影作品
扫描二维码看相关视频拍摄/邹麟剪辑/柳静芸
长沙晚报8月23日讯(全媒体记者 尹玮)炎炎烈日步入长沙图书馆二楼,一场“潇湘古村入画来·湖南古村美展”正在这里举行,吸引了不少读者驻足浏览。和省会一般展览略有不同的是,这些摄影、拓片、书画的作者常驻展厅,随时为大家讲解艺术品承载的湖南古村落之美。
展览由长沙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长沙市摄影家协会主办,是2022年度长沙市文艺创作扶持项目。展览将持续至9月16日,免费向市民开放。
镜头下的湖南古村:诗情画意,徐徐展开
记者到访时,正好赶上摄影家谭建华和书法家冯丽值守。70多岁的谭建华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退休前曾任《中外建筑》杂志社社长,既是一名摄影名家,也是一位建筑专家。退休后的2006年至2021年间,他走遍了全省80多个县级行政区的800多个古村落,用近10万张照片记录了湖南古村落的风貌格局、建筑特色、生活场景和文化遗存。在谭建华的影响下,省会一批艺术家聚拢起来,组织了柏青堂志愿者团队,共同致力于发掘湖南古村落之美。柏青堂的成员包括摄影家谭建华,书法家慎甫祥、杨茁、冯丽、冯铎、潘志佳、戴红霞,美术家周柯章、刘正黔、吴希平、顾湘东、谭建亚、汪淮海、黄迪文、何海燕。此次展览,就是各位艺术家共同的心血结晶。
仿佛搭上了高铁穿梭在三湘大地,又如乘坐着小车穿行于山林田间,绥宁的正板、通道的黄寨、浏阳的楚东、桂阳的庙下、永兴的板梁、江永的勾蓝、岳阳的张谷英……这些或声名远播或名不见经传的古村,就这样以两三张照片加一段文字说明的形式展现在广大观众面前,令人叹为观止、心驰神往。
通道侗族自治县黄寨村的一张小桥流水照,是谭建华的得意之作。湖南多水,桥是乡村不可或缺的元素。出生于农村的谭建华小时候就有修桥打桩的经历,对桥的感情很深。黄寨的这座桥更不一般,它是现在非常少见的木桥,河流两侧又有大樟树守候,极具诗情画意。谭建华在当地住了一周,每天天不亮就从集镇出发,步行5公里抵达村子,追赶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谭建华拍照,不单是拍建筑、拍环境,他也十分重视人物,镜头下有质朴纯真的村民、市井烟火的生活。到第五天的时候,他终于碰上了两位村民过桥,一人手拿锄头,一人挑着担子,在桥中相遇,清晨的邂逅就这样被定格。在谭建华探访湖南古村之路上,还有很多像这样令人激动的时刻,那一个个古村落有山,有水,有桥,有井,有古树,有古屋,宛如一幅幅绝美的风景画,徐徐展现在世人面前。
书画里的湖南古村:拓片罕见,名家墨宝
不只是照片,展览还有很多美术作品,其中20幅拓片是现在较为少见的艺术形式,成为一大亮点。这些拓片来自柏青堂志愿者在湖南古村落发现的碑文、石刻。可千万不要以为是穷乡僻壤的老宅子,这些字就不过尔尔,其实它们的艺术水准可不低,其中还有不少宝贝,像是武冈市浪石村偶然发现的著名书法家何绍基的作品。柏青堂的艺术家们7次走访该村,经过仔细考察,终于确认这是何绍基的墨宝。冯丽忍不住感叹:“多漂亮的字啊!我们一定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为了记录好这些时代印记,柏青堂的艺术家们没少吃苦。
除了古人题字外,展览还有柏青堂艺术家们主动创作的40幅书画作品,内容出自古村落的风景、家训、楹联等。
柏青堂的艺术家们为了把湖湘文化传承下去的共同志向走在了一起,他们深入挖掘湖南古村之美的努力也获得了广大市民的认可。在留言册上,记者看到了观众动情的文字。“湖南的山水最美丽!”“老师的精神激励和鼓舞着我。”“故乡的旧址,灵魂的寄居之所。”“此次展览令我感受到了湖湘文化的美好及历史的神秘感,非常喜欢!”
除展览外,长沙图书馆暑期还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更多信息请关注“长沙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