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复凭什么成功?父辈闯关东发家,家住四合院、儿时玩具是金条

旅游 小葱讲娱乐 2022-08-24 11:34

原标题:李光复凭什么成功?父辈闯关东发家,家住四合院、儿时玩具是金条

夕阳柔拨了巷弄,岁月重重。儿时的我们都在胡同中奔跑过,普通乡镇的胡同比不上北京的胡同,可以说北京的胡同是最正宗的胡同,那里有着老北京人最真挚的感情。

如今北京的胡同已经变得特别珍贵,一些胡同居住着普通百姓,一些胡同居住着达官贵人,而更多游人都到史家胡同博物馆去探寻北京胡同的前世今生。

当初很多四合院被城市化进程消灭,留下来的四合院身价倍增,因为太过昂贵很多人望洋兴叹,动辄几亿元的四合院只是富豪的选择对象,比如今天我们故事的主角李光复。

李光复何许人也

如果看过热播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不会忘记里面的工会主席郑西坡就是李光复先生饰演的。

当时李光复已经70多岁,但是凭借实力表演,展现出郑主席对单位同事以及家人的关爱,与贪官污吏智勇周旋的风姿,虽然戏份不多但是正义的力量完全被其诠释出来。

李光复1946年秋天在北京出生,当时正是北平枫叶红火的时候,而李家的家境比较殷实,小光复就在这样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因为家住东单,和中国儿童剧院、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离得很近,李光复从小就在两个剧院来回穿梭,什么都是新鲜的也耳濡目染了艺术气息。

1960年北京人民剧院联合两个剧院进行青少年招生,李光复二话没说就去报名,当时老师跟他说:"你13岁还不到年龄,我们最低要求15岁"。

李光复立即反驳道:"您怎么知道15岁可以演戏,13岁不能演戏呢?"从此李光复就走上了人艺的道路,一演戏就是一辈子。

如今李光复在多部电视剧中出演,代表作品包括《天下第一楼》《媳妇的美好时代》《茶馆》《人民的名义》等等,中国百姓将他成为"国民父亲"。

他也被国家评为"新中国功勋艺术家",他塑造了很多中国小人物形象,每一个人物都成了性格鲜明的经典形象。

李光复北京四合院的家产

李光复不穷,而且非常富有,从他的住处可见一斑,不过从外表完全看不出他有什么资产,人们只觉得他非常勤奋,70多岁的人依然活跃在艺术舞台上。

前不久的记者采访中,李光复展示了自己颐养天年的四合院,可以说让人大吃一惊,其实在《情满四合院》中,李光复也曾提到自己家里也有一个四合院。

"这个院子一百年时绝对有了",李光复这样介绍到。而这个四合院是祖辈传给他的,面积足足有300多平方米,李光复并没有做过多修缮,很好地保留了当时的格局,也算为中国建筑遗产贡献了力量。

李光复并不常常住在这里,只是偶尔在工作之余来此休闲,和朋友们在院子里聊聊天、逗逗鸟。

北京电视台文艺频道有一档节目专门探访了李光复家的四合院,该四合院位于北极阁三条,具体有18间房、360平方米。

李光复将院子打理得非常干净,院中种满了花花草草,没人的时候还有黄鼠狼光顾,把李光复养的鸟给吃了。

李光复表示,附近的四合院都不见了,就算有也变成了大杂院,只有他们家的房子很好地保留下来,一方面他可以在此怀旧,另一方面四合院带着很多历史信息。

可以说,在四合院的生活让李光复有不同的体验,这也让他能更好地在剧中表演,比如《情满四合院》就无需掺杂表演成分,他曾经在四合院,他展现的就是自己的真情实感。

李光复凭什么成功?

虽然说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导演,但转移到舞台上,表演并没有那么简单,然而李光复老师确是游刃有余,一方面和他的童子功有关,另一方面也和他一生的自我修炼有关。

我们觉得他饰演的每个角色都非常自然,这和他当过工人、律师、导游等各种行业角色有关,每种经历都融成了他艺术生命的血液。

马克思理论讲,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李光复的成功当然也绕不开这条定理,他能成功也和他的家境分不开。、

据说他儿时的玩具之一就是家里的金条,后来人们都称他为二哥,也和他的父辈闯关东有关。

李光复的父亲当年就有一股拼劲,一个人背着行李走南闯北,还到国外去打工,因为生意兴隆和人品过硬被推荐为旅俄商会会长。

小学时李光复的父亲去世了,但是给他的家人留下了一些财产,这得以让李光复报名人艺的时候,母亲很轻松地给他拿了报名费。

虽然后来特别时期将他们家打回了原形,但李光复遗传了父亲的闯劲,这让他的家庭慢慢地重新有了起色。

他在各种场合都思想活跃,当年13岁在人艺就是出了名的淘小子,虽然他人没有脱离人艺,但是年轻就开始做生意,连报纸都卖过,也是人艺演员中最早有私家车的人。

对于李光复这种随时转场的行为,领导并没有什么可说的,因为他从来没有耽误过人艺的演出,嗬!就是这么传奇的李光复。

资产与身份,以及两者之外

谁会在北京拥有四合院?李光复的人生就是如此,我们想说的并不是他的资产富裕,而是他的头脑富裕。

目前中国政府正在进行脱贫攻坚的收尾工作,扶贫的重要观点也是扶贫先扶志和扶贫先扶智,思路决定行动,我们只有先想到,才能在生活中做到,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怎么会成功呢,除非天上掉馅饼。

对比李光复的一生,我们比不了李老师的艺术成就,但是的确要学习李老师身上的那股闯劲。

人要活得与众不同,总要有点与众不同的思维,特别是在这个急速变迁的时代,不能总是按照常理出牌,逆向思维我们才有更多成功的可能性。

文/南宫钦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推荐

重庆的798,美女云集,门票0元,网红打卡拍照圣地

重庆的798,美女云集,门票0元,网红打卡拍照圣地 重庆的798,美女云集,门票0元,网红打卡拍照圣地 重庆的798,美女云集,门票0元,网红打卡拍照圣地
背着女儿去旅行
昨天 15:56

\"肌肉和尚”身材走红,网友:脱衣后让人想破戒!

\ \ \
运动健身
昨天 15:40

赴美 F1 签证面签需要做专业的面签辅导吗?面签辅导哪里能做?

美签小赵
昨天 15:25

王志纲丨贵州离瑞士究竟还有多远?

王志纲丨贵州离瑞士究竟还有多远? 王志纲丨贵州离瑞士究竟还有多远? 王志纲丨贵州离瑞士究竟还有多远?
贵州网
昨天 15:33

新郎拍婚纱照遭雷击不幸遇难,野外如何躲避雷电?头发直竖是前兆

新郎拍婚纱照遭雷击不幸遇难,野外如何躲避雷电?头发直竖是前兆 新郎拍婚纱照遭雷击不幸遇难,野外如何躲避雷电?头发直竖是前兆 新郎拍婚纱照遭雷击不幸遇难,野外如何躲避雷电?头发直竖是前兆
钟铭聊科学
昨天 15:32

福州也有一座“烟台山”?文艺气息满满,是游客必来的网红打卡地

福州也有一座“烟台山”?文艺气息满满,是游客必来的网红打卡地 福州也有一座“烟台山”?文艺气息满满,是游客必来的网红打卡地 福州也有一座“烟台山”?文艺气息满满,是游客必来的网红打卡地
刘小顺
昨天 15:6

苏轼游览庐山后写下一首诗,如今人人会背,后两句堪称至理名言

苏轼游览庐山后写下一首诗,如今人人会背,后两句堪称至理名言 苏轼游览庐山后写下一首诗,如今人人会背,后两句堪称至理名言 苏轼游览庐山后写下一首诗,如今人人会背,后两句堪称至理名言
小话同学话诗词
昨天 15:4
宁波江北慈城:夜市经济助推文化消费市场升级

宁波江北慈城:夜市经济助推文化消费市场升级

央广网
昨天 14:39

甘肃大漠里的仿造古城,虽然没有历史建筑,旅游旺季游客却很多

甘肃大漠里的仿造古城,虽然没有历史建筑,旅游旺季游客却很多 甘肃大漠里的仿造古城,虽然没有历史建筑,旅游旺季游客却很多 甘肃大漠里的仿造古城,虽然没有历史建筑,旅游旺季游客却很多
一路南风
昨天 14:36
雷声落地后,新郎不幸身亡!官方:景区目前正常开放

雷声落地后,新郎不幸身亡!官方:景区目前正常开放

和讯网
昨天 14:32

小伙在农村遇到越南美女也做自媒体,是同行所以就交朋友了。

越南旅游者阿俊
昨天 14:24

辽宁也有一处长城?是明长城的重要关隘,全长1704米

辽宁也有一处长城?是明长城的重要关隘,全长1704米 辽宁也有一处长城?是明长城的重要关隘,全长1704米 辽宁也有一处长城?是明长城的重要关隘,全长1704米
记忆中的旅行
昨天 14:4
拍婚纱照时新郎遭雷击身亡?官方最新通报

拍婚纱照时新郎遭雷击身亡?官方最新通报

每日经济新闻
昨天 13:48
云南玉龙雪山一新郎拍婚纱照遭雷击遇难,景区目前正常开放

云南玉龙雪山一新郎拍婚纱照遭雷击遇难,景区目前正常开放

极目新闻
昨天 13:1

杨洋同款宁夏游,趁没火快去玩!

杨洋同款宁夏游,趁没火快去玩! 杨洋同款宁夏游,趁没火快去玩! 杨洋同款宁夏游,趁没火快去玩!
ELLE世界时装之苑
昨天 12:47

耀悦携手沙特旅游局共同举办户外桨板活动,感受“红海度假”魅力

耀悦携手沙特旅游局共同举办户外桨板活动,感受“红海度假”魅力 耀悦携手沙特旅游局共同举办户外桨板活动,感受“红海度假”魅力 耀悦携手沙特旅游局共同举办户外桨板活动,感受“红海度假”魅力
虎嗅辣评
昨天 12:41

福建深山发现孙悟空墓,出土了7米长的铁棒,比吴承恩《西游记》小说还早200年

福建深山发现孙悟空墓,出土了7米长的铁棒,比吴承恩《西游记》小说还早200年 福建深山发现孙悟空墓,出土了7米长的铁棒,比吴承恩《西游记》小说还早200年 福建深山发现孙悟空墓,出土了7米长的铁棒,比吴承恩《西游记》小说还早200年
Shirley雪梨酱
昨天 12:10

秦始皇陵墓中究竟有多少水银?专家:你看周边的石榴树,就明白了

秦始皇陵墓中究竟有多少水银?专家:你看周边的石榴树,就明白了 秦始皇陵墓中究竟有多少水银?专家:你看周边的石榴树,就明白了 秦始皇陵墓中究竟有多少水银?专家:你看周边的石榴树,就明白了
冉明耕读
昨天 12:7

清政府为何会封禁长白山200年,这其中到底有什么秘密?

清政府为何会封禁长白山200年,这其中到底有什么秘密? 清政府为何会封禁长白山200年,这其中到底有什么秘密? 清政府为何会封禁长白山200年,这其中到底有什么秘密?
小瑀说史
昨天 11:24
浙江推进未来乡村建设:触摸未来 共享共富

浙江推进未来乡村建设:触摸未来 共享共富

狐椒文旅
昨天 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