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札达县底雅乡向西出发,象泉河水在高山峡谷间蜿蜒奔流而去,底雅乡梯田里绿油油的青稞,在山风的吹拂下,掀起层层麦浪,成片的黄杏、苹果林将一座座藏式小院巧妙地掩映其间,美景相伴中,记者一行来到了坐落在半山腰的什布奇村什布奇组。
什布奇,藏语意为“太阳最后落下的地方”,什布奇组属于什布奇村,与印度仅一山之隔。近年来,在党的好政策扶持下,这个寄托着祥和幸福愿望的村落,有张幸福的模样——家家户户屋顶上飘扬着鲜艳的五星红旗,道旁枝繁叶茂的果树迎着阳光用力生长着,村里基础配套设施一应俱全,一栋栋藏式民居错落有致,房前屋后绿树成萌,孩童们愉快地玩耍……一幅社会主义新农村美好画卷映入眼帘。
次仁卓玛的“四代房”
穿过什布奇组的象泉河,一路奔腾咆哮。河岸的山坡台地上,一幢幢崭新的白色藏式房屋掩映在绿树林中,见证着边境村落的变迁。
58岁的次仁卓玛,在什布奇生活了一辈子。
“我们家的房子经历了四次翻盖,第一代房子是我的父母在西藏和平解放前修建的土坯房,2005年,在原址上利用国家兴边富民资金修了土木房,2012年,农牧民安居工程政策实施时,我们又建了砖瓦房。”次仁卓玛介绍说。
在次仁卓玛的印象里,家里的第一代房比较低矮,只有一个过道和一间10多平方米的房间。房门高不足1.5米,人必须弯下腰才能进去。房子没有窗户,以前做饭是用石头堆垒的灶台。没有床,一家人就打地铺。后来,家里盖了土木房,每层有40平方米,房间地面和墙壁都是夯土,围墙是碎石头垒砌的。
“2017年以前,我一直住在这里。”在次仁卓玛的带领下,记者一行来到距她家新房百余米的第三代房屋旧址上。客厅和卧室是藏式风格的装修,还吊了顶,因天气和地质灾害原因,墙体已经出现裂缝。
2016年,什布奇村边境小康示范村项目启动。按照人均25平方米的标准,次仁卓玛分到了一套独家小院,这是她的第四代房屋。推开门,院子里晾晒着次仁卓玛自家果园里摘下的杏子;阳光棚里暖意融融,各色鲜花开得正艳;屋内摆放着崭新的藏式家具,电视冰箱电脑等电器一应俱全。
“和平解放后,家里的房子就盖了3次,一次比一次好,现在我们家有6间房,150平方米,钢筋结构的。”次仁卓玛一边招呼我们吃果脯,一边和我们聊天,脸上笑容满满。
“多亏了党的好政策,才有了今天的幸福日子!”她说。
近年来,随着固边兴边富民政策的实施,边境村庄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边民生产生活水平明显提升。次仁卓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们家三口人,儿子是乡村扶贫专干,女儿虽然有残疾,但全家边民补贴、草场补贴等政策性收入有4.8万元,家里还有4亩多果园,一家人年收入加起来有8万多元。
贡桑多吉的十年巡诊路
在什布奇村医务室,记者见到正在给派出所民警看诊的贡桑多吉。他穿着白大褂,面前桌子上摆放着常常翻看的藏文版《四部医典》医书,说话时脸上总带着浅浅的微笑。
贡桑多吉看病从“望、闻、问、切”开始。他一边撩开患者的外衣,手指在胃部区域轻轻按压,一边询问患者的饮食习惯和服药情况。
患者告诉记者:“一直找贡桑多吉医生看病,他医术好、医德好,看病还很便宜,附近的人都愿意找他看病。”
81岁的老奶奶达娃班宗,每每有个头疼脑热,都要来找贡桑多吉帮她看一看,“我只要生病,就认贡桑多吉医生。”
贡桑多吉,是什布奇村土生土长的村民,父母去世后以放牧为生。转变发生在他27岁那年。
2012年,贡桑多吉开始学医。
学医很苦,但贡桑多吉不怕。刚开始给人治病时,由于不太熟练,遇到不懂的问题,贡桑多吉就给培训老师打电话请教。为了提高医术,他经常参加各种培训,平日里还通过网络和书籍自学,不断摸索总结经验。2016年,贡桑多吉考取了村医职业资格证书。
慢慢地,他被村民所接受;渐渐地,他在村里有了名气。从医至今,贡桑多吉治疗过上千位患者。
入户巡诊,贡桑多吉坚守了10年。不管深夜还是风雨交加的日子,只要病人需要,贡桑多吉都会背上医疗箱上门问诊,尽职尽责、满腔热情地为村民服务。
“现在医疗条件好了很多,村里有医务室,硬件软件有地区卫生局帮忙解决。我们现在的好生活是党和国家给的,我们脚下的土地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土地。我们边境群众守护着祖国的领土,而我来守护大家的身体健康。现在,我正加紧自学藏医知识,让大家今后看病更安心。”贡桑多吉告诉记者。
仁增曲珍的“致富果”
在什布奇组的一处果园里,一颗颗色泽金黄的杏子挂在枝头,仁增曲珍正忙着采摘。
什布奇村民大部分都留在家里栽果树、种青稞。“在村里与在外打工收入差不多,大多数年轻人选择留在村里。”仁增曲珍介绍说。
21岁的仁增曲珍是什布奇组副组长,同时兼任什布奇组护边员。
“什布奇,包括整个底雅乡的水果在阿里地区都很出名。”底雅乡人大主席、什布奇村第一书记次仁坚参告诉记者,“这里日照充足,最高气温可以达到20摄氏度,老百姓又有种植水果的传统,近年来也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所以种植规模逐年在扩大。”
什布奇组是什布奇村下辖的一个村民小组,组里每户都种有杏子、苹果、桃、葡萄等水果,最多的有300多株,最少的也有60多株,全组种植的各种果树超过1000株。去年,什布奇组的水果年产量达到了4万斤,销售3万斤,户均增收上千元。
这印证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名言,林果业成为什布奇村的支柱产业。
“种水果好啊,又好吃又能赚钱。光是在乡里,我们村的白杏能卖15元一斤、黄杏10元一斤、青苹果14元一斤,比种青稞强多了。”仁增曲珍家里种了300多株果树,她一边招呼记者尝白杏,一边乐呵呵地说。
据介绍,仁增曲珍家的杏子和苹果成熟后,销路主要来自县乡单位部门的预定、熟人的介绍和冻干水果加工厂的收购,去年,仁增曲珍靠销售鲜水果净收益4万元。除了销售水果外,仁增曲珍还将多余的水果制作成低度的水果酒,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谈到仁增曲珍一家的经济收益,除了卖水果,仁增曲珍一家还有边民补贴、护林员补贴、草场补贴等收入共计6万元。仁增曲珍说,虽然什布奇是西藏最偏远的边境村之一,但在这里,党和国家的好政策一样也不少,老百姓的日子过得不比别的地方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