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媳妇想念在葫芦岛的同学,于是我就开车领她去了,到了葫芦岛后,发现兴城古城距离市区也不太远,于是就去了,还录了一段视频。
兴城古城其实就是以前的宁远城,保存得还挺完好的,城门上的红衣大炮依然是耀武扬威啊!
当年,袁崇焕就是在宁远城上创造性的在城墙上使用了红衣大炮,从而顺利的击退了努尔哈赤的进攻,取得了宁远大捷的胜利。
之前民间一直都说努尔哈赤在宁远城下被红衣大炮所击中,不久去世,其实应该是不恰当的。
努尔哈赤是在1626年1月发起宁远之战,同年4月还发动了对喀尔喀的进攻,一直到7月中旬才犯病,8月去世。未能拿下宁远也只能说是含恨而终,完全上升不到被红衣大炮打死的高度。
为什么说袁崇焕是创造性地使用了红衣大炮呢?
因为红衣大炮原本是舰载炮,也就是搭载在军舰使用的,要知道一门红衣大炮的重量在一吨以上,在古代没有机械动力的情况下,想要频繁的调动这些大炮是相当困难的事情。
但是明末的辽东战场一片颓势,明军节节败退,完全不是后金的对手,在这样的情况下,明朝统治者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到了大炮的身上。
说起来,明朝认识到红衣大炮的威力,并非自主研发的,而是通过西方“出口转内销”而来的。
在葡萄牙的军队想要入侵东亚的时候,曾经在香港一带与明朝发生第一次中西双方的大海战,虽然明军凭借主场优秀,最终击退了葡萄牙人。但是不得不说,当时的葡萄牙在火器上已经超过了中国,随后葡萄牙人占据澳门,并且开始向东亚各国兜售火枪和火炮。
明朝时期之所以频繁的出现倭寇侵略,主要原因就是倭寇买了葡萄牙造的先进火器,完全不虚明朝了,在中日对战中,其实也对明朝后期的火器提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红衣大炮就是在这个时间段传入中国的,大概因为欧洲人有红头发或者棕色、金色的头发,因此被明朝当局称为“红夷”,一来二去就传成了“红衣大炮”。
据说当时的渔民在海里将沉船上的舰载炮打捞出来,后来经过仿制就成了明军的红衣大炮。其实红衣大炮是一个泛指,不止是只有一个型号,而是从洋人那传来的都统称为红衣大炮。
早在16世纪的时候,明朝政府已经购买了“佛郎机铳”这样的轻型火炮,到17世纪在后金战场胶着的时候,明朝统治者早就放下颜面,开始到葡萄牙占据的澳门大肆购买火炮,以重达几吨的火炮为主,当时澳门的“卜加劳铸炮厂”就大量向明朝出售火炮。
尽管这是舰载炮,在陆地上运动并不方便,但是中国的城池普遍高大,如果把炮架在城墙上,并不再去移动它,应该也有一定的用武之地。
天启年间,明朝曾到澳门购买了30门红衣大炮,其中11门运抵山海关,有几门送到了宁远城,并且创造了轰退后金的宁远大捷。
当时辽东战场,明军几乎没有胜绩,因此宁远大捷来得是弥足珍贵,明朝统治者更是开始大力购买和仿照红衣大炮。
说起来,明末的局势是“成也红衣大炮,败也红衣大炮”,在红衣大炮加宁锦城防线的加持下,后金从1626年到1642年一直没能完全突破宁锦防线。
但是在这个时间段,由于明朝内部的管控太差,导致很多制造火炮的工匠叛逃到了后金,后金通过大量仿制,反而在火炮数量上超过了明朝。
相对于明军创造性地使用城池加大炮,抵挡住清军的进攻,清军则创造性的采取骑兵加大炮的全新作战理念,野战用骑兵,攻城用大炮,以前攻坚一直是清军的弱点,在有了红衣大炮之后,清军反而擅长攻坚。
比如在清军与李自成部的作战中,农民军扼守潼关,使得清军无法突破,清军调来红衣大炮后,三下五除二就拿下了潼关,要知道,潼关在历史上一向以坚固著称,在有了红衣大炮的清军眼里,却不堪一击。
可以说,红衣大炮助推了清军入主中原,甚至还包括清朝初期的内外战事,也都是依靠红衣大炮完成的。
比如康熙时期抗击沙俄的作战中,第一次雅克萨之战中,沙俄450人的探险队,持枪比例高达100%,火器上完全比清军要高,但是清军就是仗着红衣大炮,轻轻松松就给摆平了,战事打了两天,沙俄士兵被打死二百多人,俘虏二百多人,顺利结束战斗。
红衣大炮就是清朝的利器,但是由于没有进入工业化阶段,火炮这种在清朝“超时代”的火器,终究是没有发展的后劲,在西方工业革命爆发后,中国的大炮彻底落后于西方。
当然,从乾隆后期,国家已经趋于稳定,没有多少战事,自然没有研发火炮的必要。
相比之下,火炮作为舰载炮,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成为西方打开原材料市场和商品输出市场的利器,不断进行革新,等到1840年中西再次对打的时候,清军的红衣大炮在西方坚船利炮面前就如同儿戏,射程没有人家远,射速没有人家快,威力没有人家大,完全就是一堆中看不中用的摆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