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湖南省浏阳市沙市镇往西五公里,就进入了东门村。公路两边尽是绿油油的银杏和桃树,一幢幢各具特色的农舍点缀在绿色之中,静谧中透着勃勃生机。这里是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这个村里,出了一位省级名师——村党总支书记张建辉。
一
今年54岁的张建辉只有小学文化,早年在部队给家里写第一封家书的时候,捏笔比拿枪还费劲,挤牙膏似的写了半张纸,拿给班长看,班长没法读,“你读过书没有?真是错别字大王!”
谁也想不到,曾经的错别字大王现在成了湖南省党员教育培训省级讲师、长沙市“名师名课”十大名牌讲师、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授课专家。
嬗变是心血和汗水凝就的。2004年,张建辉担任合并后的东门村党总支书记。上任第一天,他就遇到了头疼的事:三个村合并人口达3000人,全村没有一条水泥路,没有一盏路灯,村委会负债30万元。临近过年,债主天天逼着要钱,生怕并了村账就泡了汤。解释没用,承诺没用,好话讲了一大堆,债主们就是不松口。
村干部们都眼巴巴望着,想让新任的村书记想辙。张建辉于是与班子成员商量:大家凑钱也要先把欠账还了。他自己拿出5万元,班子成员每人拿2万元。剩下的由张建辉出面,向人借了10万元,总算过了这个年关。
东门村地处丘陵,没有任何矿产资源,要找到一条属于东门村的发展路子,太难了。经济落后不可怕,可怕的是思想落后。他带着全村党员和组长开会,到全国先进村湖南省长沙县印山村考察学习。在印山村,大家看到了差距,发现了不足,内心的发展愿望激发了。
在随后召开的务虚会上,发展思路渐渐成型:党建在强字上用力气,环境在美字上做文章,人才在活字上挖潜力,经济在变字上找出路。
张建辉当过兵,上过前线,深知战斗堡垒的作用。只有将党支部建成打不散摧不毁的堡垒,让党员凡事冲在前,群众才会跟着走。
为了搞好党员分类管理,张建辉花了几天时间推出一套党员管理制度。将党员分为四类:在村组任职的党员为“红星党员”,要像星星一样有亮度,成为指引群众的模范和标杆;普通党员为“红心党员”,一颗红心永向党,对党忠诚,听从指挥;在外的流动党员为“红旗党员”,无论走到哪,一个党员就是一面红旗,主动亮牌,接受监督;七十岁以上的老党员为“红烛党员”,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到生命最后一刻也不放弃对党的信仰。同时将党员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移风易俗、垃圾分类、治安等工作纳入其中,每季度进行考核。
一支敢于吃苦、冲锋在前、不计得失的党员队伍在东门村就此形成了。全村工作迅速步入正轨。
二
人才是第一资源。东门村太需要人才了。
拿什么去撬动人才?农村最大的资源是土地。张建辉打起了村里十多个在外企业家的主意,他与企业家们去谈合作、论发展、讲交情,描绘东门村未来前景。一次、两次、三次,企业家们被感动了,纷纷投资村里的项目建设。最近3年,东门村引进资金3000多万元,大大拉动了村庄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改变。
80后党员李世奇敢闯敢拼,村里希望他回来发展,张建辉专门请了他3次。李世奇说:“我何德何能,让书记一请再请?再不为家乡做点事,就真对不起父老乡亲了。”李世奇回了乡,发展茶子园基地700亩、花卉苗木基地300亩,还发展林下经济,放养5000多只土鸡,现在他种的花卉苗木畅销省内外,年产值达2000多万元。而且,他还带动村民就业200人,年人均增收4000元。
罗克诚是村里最早富起来的一批人,他看到屋后的荒山觉得可惜,于是找到村上。这让张建辉心里一亮:村上有近千亩荒山,搞好了就是金山银山!两人一拍即合。村上负责把闲置的山地进行流转,罗克诚则投资150万元种栀子花和药材。几年时间下来,山绿了水清了,罗克诚每年还为附近村民发放工资200多万元。
90后女孩赵兰英,2019年回村办电商,利用淘宝、抖音等平台,销售本地特产,把特产柑橘销到几千里外的河南、河北,颠覆了村里人长期以来的认知,也让一些创业者感到后生可畏。
湖南朗坤开发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是在党校的一堂培训课上认识张建辉的。坐在台下的他,起初并不相信台上那个只有小学文化的农民。课后,通过深谈,双方敲定了到东门村投资的事。朗坤公司投入500万元在东门村搞农业开发,第一期种植百合500亩,花季接待游客5万人次,带动了东门村赏花、旅游及研学产业联动发展。
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由曾经的负债30万元一举跃升至223.6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总资产达500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9600元,成了乡村振兴的先行村、富裕村。
三
张建辉笑着说,自己曾放弃了两次跳槽的好机会。
2008年,长沙一个开公司的战友找到张建辉,请他去当公司副总,开出的年薪达30万元。张建辉动心了,家里人也支持。镇领导得知他要辞职的原因,就说了一句话:“如果你想干番事业,你就留下来;如果为了钱,你可以走!”张建辉放弃了一次发财的机会。
2018年,一个更大的诱惑降临了:某花炮公司要聘他当总经理,年薪100万元。他为此考虑再三。最终,他开车来到牺牲战友李桂林墓前,坐了很久很久,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
如今的张建辉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清晨,他都会走在通往村部的路上。他喜欢早晨的宁静祥和,喜欢看着一个充满活力的村庄从睡梦中醒来,朝霞渐淡,炊烟袅袅,有孩子晨读,有雄鸡打鸣……张建辉边走边思考村庄的建设,哪里要修一座桥,哪里还需要美化。
张建辉说,自己是一个善于做梦的人,他的梦想就是将东门村建设成为全国最美的乡村。今天,他的梦正一步步变成现实。
本报通讯员 洪佑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