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徐语杨 图据网络
大火飘光,炎气酷烈。沉阳腾射,滞暑散越。从古至今,虽然对于文人墨客而言,春花秋月是大部分时候的题材,但对夏日酷暑的吟咏也比比皆是。尤其在当代,40℃的高温下我们以空调为命。在没有救命稻草的古代,人们都去哪里纳凉呢?
竹林和深山: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如今,都市生活将繁忙的人们困于钢筋混泥土,只有在假期和周末,才能到郊外放松。在古代,长啸竹林、隐居深山却一直是文人们的处世之道,这些地方也往往成为夏日消暑的绝佳之地。
竹子是降温效果极佳的植物,例如有名的“竹夫人”就是古人夏日的爱用品。不止竹制品必不可少,成片的竹林更是避暑好去处。炎热时放眼望去一片葱绿,心情也会随之清凉舒心不少。
王维修缮位于蓝田的辋川别墅,一直半隐于此,遇到高温天气,完全不用烦忧。从辋川别业相关诗歌中,我们可以想象到这是一处有山涧和田园的世外桃源。每当夏日,王维时常和友人在此度假,饮酒赋诗。尤其是最有名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这处馆舍正建于一片茂林修竹之中,除了琴声,只有风过时树叶沙沙作响,可谓幽静凉爽之至。
写了“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宋代大诗人杨万里,有一日被暑气热得睡不着,写下一首《夏夜追凉》:“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诗人起身来到竹林深处,虽然没有风,但也依然感受到了丝丝凉意。
深山,因为海拔、地形等多种原因,也往往比城市地带凉爽许多。元代释英写《山中景》,诗云:“六月山深处,轻风冷袭衣。遥知城市里,扑面火花飞。”在深山中已经感觉有些冷了,但在城市中,迎面都是热气。李白《夏日山中》更直接了: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对于诗仙李白来说,热得都不想摇扇子了,直接在山中无人之处解开头巾,肆意躺着乘凉,岂不快哉。
山中多古寺,且我国寺庙通常有隐于尘世外的惯例,炎炎夏日,也成了大家的避暑好去处。
卢纶写:“寺凉高树合,卧石绿阴中。”韩偓诗曰:“行乐江郊外,追凉山寺中。”
“水亭”示意图
水亭,古代“空调房”: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唐宋时期,一种流行于宫廷及达官贵人之家的独特建筑“水亭”成为消暑的关键。史载唐玄宗在大明宫内建有“凉殿”。仿《世说新语》而写的《唐语林》中就记载:“上有凉殿,座后水激扇车,风猎衣襟……四隅积水帘飞洒,座内含冻。”在宫殿中安装机械传动的设备,利用机械将冷水送向屋顶,任其沿檐直下,形成人造水帘,达到消暑的效果。
于是在民间,不少达官贵人也自建“水亭”效仿。诗人孟浩然就总在夏天去水亭乘凉。《夏日南亭怀辛大》就是在水亭所写,“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刘禹锡还专门为水亭写了首诗,赞叹这绝妙的避暑之地:“千竿竹翠数莲红,水阁虚凉玉簟空。琥珀盏红疑漏酒,水晶帘莹更通风。”宋代更添风雅,通常还要在水亭周围摆放花卉。据宋末杂史《武林旧事》记载,“禁中避暑,多御复古、选德等殿,及翠寒堂纳凉。长松修竹、浓翠蔽日……寒瀑飞空,下注大池可十亩。池中红白菡萏万柄……又素馨、建兰等花数百盆于广庭,鼓以风轮,清芬满殿”。凉爽风雅之致,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