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山西省生态环境厅)
点击标题下 方“蓝字”可快速关注我们
天蓝、地绿、水清。初秋的吕梁山景色迷人。
林草覆盖率山西省第一、森林覆盖率山西省第三;市区PM₂.₅浓度在山西省和汾渭平原11个城市中持续保持第一,优良天数比例山西省第二;国考断面水质全部退出劣Ⅴ类、改善幅度全国第一,这一串靠前的排名背后,是吕梁市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吕梁是黄河流域的重要城市,是拱卫京津冀的重要生态屏障,更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腹地。
晋陕大峡谷东岸,红蓝黄三色的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宛若一条彩带,穿越在青翠的吕梁山间。
黄河兴县段,油松、黄栌等色彩缤纷的树种,与山、水、岸、公路交相辉映,形成集“绿化、美化、彩化、财化、文化”于一体的立体绿化景观走廊。
“按照针阔混交、乔灌结合、生态与经济兼顾的原则,已完成2万亩黄河流域生态修复任务。树木成活率能够达85%,生态效果相当明显。”8月20日,黄河流域兴县段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现场,正在监督施工的兴县林业局副局长李牧堂说。
与此同时,临县五和居社区居民张成旺和张乡旺两兄弟,回到原居住地甘川沟村,正在执行守林任务。
两年前,他们两家人和村民们享受了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一起乔迁到县城的五和居社区。
“30来亩承包地都已退耕还林,每年能享受国家补贴。其中13亩地栽种的核桃、花椒等经济林,还有每年5000多元的收入。”张成旺对现在的生活状态很满意。
“山林和退耕的林地都要维护,国家政策好,让我们兄弟俩当上了护林员,每年有6000元的工资呢!”弟弟张乡旺插话道。
脱贫攻坚期间,临县4万名移民离开家园,用曾经的荒山秃岭,换未来的层峦叠嶂、山花灿烂。
“十三五”期间,吕梁市持续推进“3个100万亩”生态工程,完成造林330万亩、退耕还林236万亩、经济林提质增效278万亩,累计带动11.5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增收,合作社造林模式在全国推广。
近年来,吕梁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重任,打造山西中部城市群生态屏障,累计投入资金78亿元,相继实施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等国家和省级重点工程,持续实施“3个100万亩”生态工程,森林覆盖率上升到山西省第三。
“吕梁将继续深入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实施退耕还林成果巩固、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经济林提质增效等重点工程,森林覆盖率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最亮丽的底色。”吕梁市副市长油晓峰表示。
每当夜幕降临,站在兴县县城的南山公园俯视,穿城而过的蔚汾河蜿蜒不断,两岸建起的城市灯火通明、楼房鳞次栉比,绵延至蔡家崖。
曾经的村庄已被城市代替。蔚汾河水缓缓流淌,河畔上饭店酒肆中的人们推杯换盏,开启繁华而美好的夜生活。
而过去,脏乱差几乎成了兴县的代名词。仅2.9平方公里的城市面积容纳着13万人,密布蔚汾河两岸狭窄的河谷地带。“历史欠账太多。当时工业比较粗放,小型炼铁、石灰窑等企业污染严重。许多城中村下水不通、出行不畅、脏乱差等,造成蔚汾河和岚漪河污水横流。”吕梁市生态环境局兴县分局综合执法队队长杨晓敏说。
从2016年开始,兴县投资8亿元资金全面铺开棚户区改造工程,2021年完成二期改造。随着城市主干道蔚汾北路的加长,县城面积不断向东扩张。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基础设施配套完善,随之环境得到很大改善。“过去县城连个厕所都没有。”杨晓敏说道,在保护蔚汾河水质工作中,改造维修沿河建成区老旧公共卫生间49座,新建公共卫生间28座,建成区户厕拆除941座,新建冲水厕所931座。
近几年来,兴县恶补历史环境欠账,通过新建污水收集管网、改造雨污合流制管网、新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蔚汾河兴县段水质提升和生态修复工程等措施,蔚汾河水碧波荡漾,居民生活质量日益改善。
“2022年1至6月份,蔚汾河碧村断面、岚漪河裴家川口断面全部退出劣五类水体,达到三类优良水质标准。”杨晓敏说。
三川河是柳林的母亲河,黄河一级支流,流经柳林共67公里,有3条主要支流,流经的村庄有97个。“环保压力大,主要水量都在这条线上。”吕梁市生态环境局柳林分局局长王伟说,“柳林县有3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现在环保这条高压线谁也碰不得。”
不过改善三川河的水质,单靠柳林县发力远远不够。三川河流还涉及方山县、离石区及中阳县,主流全长168公里,流域面积4161平方公里。各县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工作方法,高压推进水污染治理专项整治。2021年年底,吕梁全市完成35个建制镇污水处理站和62个农村污水处理站。
近5年,吕梁全市年降水量平均值增加81.8毫米,沿黄四县流入黄河泥沙量每年减少700多万吨。2021年,全市15个国考断面,优良水质断面8个,占比53.33%;劣V类水质断面全面消除,实现了“一泓清水入黄河”。
“吕梁市紧紧围绕‘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三水统筹,进一步推进饮用水水源、黑臭水体、工业废水、城镇污水、农村排水‘五水同治’,坚决打击不正常运行污染治理设施、超标排放、偷排偷放等环境违法行为,守好改善生态环境生命线,让母亲河壮美安澜。”吕梁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队队长高建峰对全市水治理思路谙熟于心。
柳林县成家庄镇张家庄村,离柳集团柳林公司华泰洗煤厂。
盘踞厂区南部高台,一座长800米、宽150米的白色储煤场十分显眼。“运煤、储煤都是全封闭,全程杜绝扬尘污染。”该洗煤厂环保科科长王志峰介绍,运煤车车身、轮胎都要清洗,清扫车24小时不间断清洁厂区路面。“选煤设备采用国际最先进的系统,实现一级洗水闭路循环,产生的废水可回收利用。”
记者发现,该洗煤厂绿化面积较大,坡地种有刺槐,平地上种植的杨树、银杏等品类较多。厂区设置有12个2000立方米的雨水收集池。“雨水也要经过处理才能排放,也可以用来洗煤、浇灌绿植。”王志峰告诉记者。
紧邻的上千亩农业园与厂区交相辉映。“这是矸石山上建起的园区。”王志峰说,如今,这里已形成集设施农业、特色果园、生态养殖、观光旅游为一体的大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也是公司转型发展、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的战略性建设项目。”
目前,园区已带动周边120余人稳定就业,人均年收入达3.6万元。
像“洗煤厂+农业生态园区”这样的“黑+绿”组合,在柳林还有5家。
以黑补绿,是柳林县环境治理的基本遵循。作为黄河中游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县份之一,柳林县坚持做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持两不误,本着“谁开发,谁负责,谁造成水土流失,谁治理”的原则,早年就提出实行一矿一企治理一山一沟,建设双百里绿色长廊的实施意见。党的十八大以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吕梁市加快经济转型,提高环保高新科技应用,改变黑、污、脏的旧模样,工业反哺农业、以黑补绿的生态治理成效显著。
一项项措施落地落实,一个个成果惊艳喜人,吕梁不断创新机制和路径,书写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内容来源:山西日报
温馨提示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关注我。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