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沪上的体育潮玩地,你都会想到哪儿?三邻桥体育文化园肯定算一个。这个沪上首座“体育+文化”的产业聚集和消费园区,如今又完成了重磅升级,不但新增了许多受追捧的运动项目,“朋友圈”也扩大啦。
图说:三邻桥体育文化园 除署名外均为新民晚报记者 李铭珅 摄
配套再升级
三邻桥,顾名思义,是因为园区地处宝山、虹口、静安三区相邻处,有三区为“邻”的寓意。再以“桥”为媒介,连接工业遗存与现代文明,连接体育产业与消费市场。三邻桥一期总建筑面积35529平方米,内设 “体育运动”、“文化艺术”、“特色市集”、“配套商业”四大板块,其中体育运动区域包含20余种运动类型,包括潜水、搏击、马术、攀岩、游泳、篮球、瑜伽、儿童体适能、舞蹈等。更配备1500平米的大会堂和1300平米的中央广场举办各类文体赛事和活动,打造宝山区乃至上海市的体育消费综合体。在园区内漫步,可以发现原有的老厂房空间都被巧妙利用,改造成适合各年龄段人群运动的各类场所。
开业三年后,三邻桥也进行了配套升级,除了原有项目,还新增了Surfing·Space冲浪空间、适合亲子家庭参与潮玩运动的G CLUB金奇球乐娱宇宙、能与小马亲密互动的易快骑皇家马术学院、针对老年朋友的华友智慧健身馆……作为上海首批“都市运动中心”试点项目之一,如今市民在三邻桥体育文化园,如同打开一个运动宝盒。
图说:华友智慧健身馆 官方图
在易快骑皇家马术学院,3-8岁的儿童可以和父母一起感受专业的马术训练。而走进“华友智慧健身馆”,所有的器械都采用了适老化的液压式器械,可以根据使用者运动速度而增加力量,不但可以达到运动效果,还不易造成运动伤害。馆内另一侧安放着几台大型设备,比如一台痛风理疗器,一间专为老人打造的低温桑拿室,甚至地板也是从日本进口的特殊环保材料,具有一定柔软度,老人摔倒时,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不仅如此,墙壁上还设有特殊的安保装置,那就是防老人跌倒的雷达报警器,只要馆内有老人跌倒,它就会发出警报,通知前台的工作人员。
作为新生事物,类似三邻桥体育文化园这样的都市运动中心是以消费为导向,且符合上海城市特点的体育新空间,可以容纳更多的体育新项目。作为公共体育服务的重要补充,都市运动中心将成为体育消费的全新载体,为市民打造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体育消费体验新场景。
图说:小小特工儿童泳池
金地商置上海三邻桥项目总经理韩保光介绍,如今园区项目二期正按规划有序推进中,将新增击剑、足球、壁球等体育项目,同时将引入赛事公司、体育品牌公司和体育基金公司,形成内容、赛事、体育基金、体育品牌的一个体育产业闭环。
做大朋友圈
如今,三邻桥体育文化园不仅为周边市民提供体育健身服务,同时也成为体育产业的孵化器。例如园区内的“小小特工”儿童运动空间,面向2到16岁的孩子提供多项目全方位的运动训练模式。在三邻桥落户后,“小小特工”得到迅速成长,目前已是长三角地区的连锁品牌。而在韩保光的计划中,三邻桥不能满足于在上海领先,还要积极扩大朋友圈,把影响力扩大到长三角乃至全国。
做大朋友圈的一个计划,就是积极利用三邻桥体育文化园的自身优势资源主动出击,送服务上门。“我们最近在跟政府部门和学校进行积极的沟通,双减之下,学校缺少多种类的体育兴趣课程,而我们这里有教练和场地资源,可以请进来、走出去,为学校提供定制化服务,既解决了学校体育教育方面上的一些痛点,也能解决租户的生存和发展问题。”
图说:韩保光为前来调研的客人介绍情况 官方图
运营都市运动中心这样的体育服务综合体,需要一支有丰富商业体育运营经验的团队,对体育上下游资源进行整合利用,将现有资源和潜在资源进行有效的串联,打造顶级体育服务平台,形成自身的竞争优势。而身兼宝山区体育总会理事会副会长之职的韩保光,正在和他的运营团队思考如何为租户赋能。“体育总会也有很好的俱乐部和教练资源,我想通过企业化的运作方式,把这些体育资源整合盘活,发挥平台效应,让园区租户能保持基本盈利,他们才能继续有创业的活力。”
如何在新空间做出新文章?因为自己从传统商业零售领域跨界做体育产业,让韩保光可以跳出体育人的固有思维模式。“我对品牌商业化模式比较有心得,如果只是从传统体育产业模式去做做培训赚钱,发展空间很有限。我想做的是整合商业资本,品牌孵化。比如像‘小小特工’如果有资本助力,就可以解决规模化发展所需的资金问题。”
“一开始我们做这个项目是亏的,但利润每年都在往上走,不久就会收支平衡。体育产业不仅是情怀,得先生存下来,才能谈发展。”韩保光并非体育人出身,但他看到体育的正向作用,以及市场对体育消费产品多样化的需求,而政策的利好则给了他很大信心,去多维度打造可持续发展的体育产业赛道,“我们前期在资源挖掘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几年沉淀下来,现在涵盖了大众和小众的体育项目,已经形成产业集聚效应,让三邻桥成为可复制的运营模式,这是我最终的想法。”
(新民晚报记者 李元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