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是战略性产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体系日趋完善。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日益增长的大众化、多样化消费需求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但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其土地使用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亟待破解,一是规划衔接不足,一些旅游建设项目难以落地。部分景区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足,新建设施用地需求开始凸现。二是用地政策系统性不够。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涉及土地用途和权利类型复杂多样。在土地用途上,包括建设用地、农用地、未利用地三大类型,在建设用地中,包括住宿、餐饮、文体娱乐、医卫、交通、公园绿地等多种类型。在权利类型上,既有国有建设用地,也有集体建设用地。长期以来,旅游业用地政策分散于其他行业之中,既缺乏系统性,也存在一些领域政策不明的问题。三是旅游新业态用地政策亟需明确。随着乡村旅游、文化旅游、自驾车房车旅游、邮轮游艇旅游、研学旅游等新产品新业态的兴起,新的用地政策需求旺盛。改革完善旅游用地管理制度,推动土地差别化管理与引导旅游供给结构调整相结合,成为旅游业发展新课题。
2013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次达到了32.5亿人次,人均出游率为2.39次,据中国旅游研究院预测,2014年国内旅游人次将达到36.3亿人次,人均出游率将接近3次。可见旅游已成为我国居民日常化生活中的一部分,成为了最主要的一种休闲活动。同时,随着收入较高的中产阶级、高净值人群数量的增加,休闲度假市场也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弃观光旅游,而是要进行观光旅游的升级,使其更加符合人们的旅游习惯。其实,观光旅游是旅游市场的基础,也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三者并不能完全的割裂。只有观光、休闲、度假并重发展,才能满足游客的各种需求,也比较符合现阶段我国旅游的发展特征。
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主线,推动旅游产品向观光、休闲、度假并重转变,满足多样化、多层次的旅游消费需求;推动旅游开发向集约型转变,更加注重资源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更加注重文化传承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推动旅游服务向优质服务转变,实现标准化和个性化服务的有机统一。到2020年,境内旅游总消费额达到5.5万亿元,城乡居民年人均出游4.5次,旅游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
为充分发挥旅游业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大力发展旅游业要求。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大力发展旅游业”作为“十三五”期间构建产业新体系的重要内容。国土资源部联合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旅游局印发了《关于支持旅游业发展用地政策的意见》,详情及案例参考权易汇找不动产类条目国土资规〔2015〕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