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在成都生活的人,想必府南河的名字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府河、南河(今锦江)是流经成都市区的主要河流,历史上曾造就了成都“两江环抱”的独特城市景观,也被成都人亲切唤为“母亲河”。
2005年,经四川省政府批准,成都市区段的府河、南河统称锦江,古时被称作“濯锦之江”。如今,经过持续的整治提升,这里正呈现着“百水润城、水清岸绿”的公园城市水生态画卷,续写着“浪锦清江万里流”的传奇。
但大家不知道的是,在“锦江春色回天地”之前,府河、南河曾因自然、人为因素的影响,污染严重。当时,一度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五十年代淘米洗菜,六十年代水质变坏,七十年代鱼虾绝代,八十年代洗马桶盖”。由此可见府南河的水污染情况十分严重。
由图所示府南河水质情况并不乐观(图片来自网络)
近代对于府南河的治理可追溯至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当时,成都市启动了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成都设计咨询集团·市市政院承担了该项目的规划及设计工作,项目于1993年以城市防洪工程为出发点,逐步发展成一个综合性整治工程。“这一综合整治工程包括防洪工程、景观绿化、拆迁安置、道路管网、文化营造五大子工程。
图为治理过后的府南河,水质情况有所改善(图片来自网络)
以下为具体措施:
1.河道整治新建河堤,加固河堤,疏浚河道,新建桥梁,将1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提高到200年一遇的标准。
2.截流污水沿府南河两侧铺设排污干管,将两岸污水截流纳入南郊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将其处理达标后再排入府河。
3.建设道路沿府南河内侧形成14.79千米长的内环路,道路面积约32万平方米。此外沿河有宽16米防洪通道,沿府南河外侧形成8.6千米长的道路。
4.绿化滨河形成以巴蜀文化为内涵的滨河绿化带,呈现不同地段,各具特色的滨河绿化圈。
5.改造旧城将河道两侧污染严重工厂迁至规划工业区。
6.修建旁路湿地系统结合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水景设计追求生态化和自然化,修建了成都活水湿地公园。用水车取府南河污水,泵入厌氧池,在厌氧池中设置尼龙填料,以提高处理效果。污水经厌氧微生物消化和处理后,除去大部分悬浮物和有机物,出水经卵石曝气沟流入兼氧塘。在兼氧塘中种植凤眼莲、浮萍等漂浮植物和少量鱼草,并养殖少量耐污鱼类。经兼氧塘水生生物净化处理后,出水通过暗管流入设有三级稳定塘和二级植物床的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图为府南河周边的天府绿道(图片来自网络)
总结:
府南河整治规划涉及防洪、环保、道路管网、绿化和文化等六个方面,虽然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但其侧重点仍然是提高河流的防洪能力、增加道路交通、完善市政设施、实施安居工程和滨河绿化工程,并没有充分考虑自然河流的有机结构及其生态功能。
由于将河堤防洪标准从10年一遇一下子提高到200年一遇,河流缺乏自然发展和适应过程,只是通过高筑堤坝等水利工程进行防洪,缺乏对河流湿地、河岸带的恢复与重建,河流自身的防洪能力完全不能发挥。这样,不仅不能增加河流的抗洪能力,相反降低了河流对水流的调蓄功能和对地下水的补给,滨水驳岸的生态性和亲水性几乎丧失。而且,当年的改造工程采用各个击破的方法来解决府南河存在的众多问题,使得整个治理工程不能有机结合,治理后期又出现很多其他的问题,致使至今府南河污染问题依旧反反复复,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我们作为给排水专业的学生,也应当精进自己的知识本领,在将来为彻底解决城市水污染问题而献出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