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的戎马生涯,朱元璋建立起庞大的明朝帝国,但是元朝残余势力北元任然“顽固”,手握重兵,对中原地区任然虎视眈眈。如果明朝与北元“硬钢”的话,元朝残余势力肯定不是明朝对手,明朝也希望北元能够当一回“真男人”,但北元也不是白痴,正面硬钢这种以卵击石的自杀式行为是不会做的,不定期的骚扰明朝北方边境却成为了常态化。
明朝地图朱元璋面对北元政权这样“无赖”的打法,见一次打一次的话,不但效果不显著,而且还劳民伤财,更甚至让刚建立起的明朝陷入疲于征战的尴尬局面。众所众知,明朝北方防线东起辽东,经河北、山西大同,西至宁夏、甘肃,几千公里的防线,要想拒敌于塞外,并非易事。明初,摆在在朱元璋面前并非只有北方防线漫长问题,还有几十年战乱带来的明朝内部处在崩溃边缘的经济,如果处理不好内部与外部的双重矛盾的话,明朝也即将成为一个短命王朝。
朱元璋作为一个老道的军事家,面对北元这种“小儿科”式的战斗方式,他采取的破解之道便是以守为主,在军事部署、边防体制、边防策略等方面制定了一套边防方略,解决了困扰明朝的北方防线问题。那么朱元璋如何做到以守为主的?其政策又有哪些效果呢?
朱元璋画像朱元璋以守为进的边防策略
《明太祖实录》中记载一段洪武六年朱元璋在派遣徐达、李文忠往山西戍边嘱咐他们“御边之道,固当示以威武,尤必守以持重。来则御之,去则勿追,斯为上策。若专务穷兵,朕所不取。”朱元璋的这句话,说白就是嘱咐徐达、李文忠他们,面对北元的骚扰先用强大的军事优势威慑进犯之敌,能不动武就不动武,即便是兵戎相见,也仅限于击退来犯之敌,也就是能吓唬就吓唬,吓唬不住那就用些武力也是让来犯之敌尝些苦头就行了。朱元璋这样的考虑是从整个明朝现状出发的,明朝刚刚建立不久,不适合对外长期征战,同样朱元璋也明白“暴力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理念,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最好的“上上策”。
明朝军队严格的守备固然需要强有力的武力支持,但也需要坚固的基础设施作为保障,因此朱元璋在北方各个镇守之地险要之处修建城堡、关隘等防御性的措施,坚壁清野,即便是有来犯之敌,也会无功而返。当然,坚壁清野的前提是情报工作要做好,确保不做无用之功,因此朱元璋要求戍边部队加强巡逻与探哨,常存“忧患”之心,时刻保持警惕。老朱的边防政策不只是严守,而且还要求戍边将领研究北元政权的生活特性与规律,重点防御其有可能侵犯的时期,比如春秋收获之际。
昔汉唐之御胡虏,每秋高马肥,知其入寇,乃社谋定策,伏兵以待之,否则必为边患。——《明太祖实录》
古代战争场面朱元璋不亏能够在群雄之中夺得天下,对于一个民族的习性了解如此之透彻,在普通看来没有任何价值的信息,在他眼里都是重要的战事信号。也正如《明太祖实录》中记载的朱元璋分析,北方边境上的来犯之敌多在“秋高马肥”之际,因此在敌人来犯之前布置好暗哨,集结好军队,选择好伏击地点,静待来犯之敌进入伏击圈即可,事实证明,明朝北方的“秋防”措施行之有效,有效地保护了边境的安定以及打击了来犯之敌的嚣张气焰。
戍边部队后勤保障与强化
为了防御北元的侵扰,朱元璋在北方防线布置了数十万的军队,北方防线的防御必须始终绷紧那根线,是一项长期的军事行为。有了以守为攻的政策,如果保证不了军队所需与士兵身体素质,那么该政策也不可能解决明朝实际问题,因此戍边部队的后勤保障与强化也是朱元璋必须解决的问题。
古代运输粮草明朝数十万大军长期驻扎,粮饷供应是一个巨大难题,按照古代交通运输条件的话,从内地转运粮草到漫长的北方边防线去,是一个极不现实的问题,动用全国之力来确保北方边境安全,反而使内地百姓疲于生产,得不偿失。鉴于运粮是不切实际问题,朱元璋采取军屯制度,三分守城、七分屯种,并且统一调配耕牛、农具等,以满足戍边部队的耕种所需物资问题。戍边部队,协同分工,种地、防守两不误,确保了明朝北方边境所需粮食能够自给自足。朱元璋深知军屯的重要性,时常派人巡查各卫所的屯田情况,即便是分封到各地的藩王,朱元璋也是时常叮嘱他们要重视军屯田的作用。
有了军屯田,军队吃饭问题解决了,但要想确保军队能够打胜仗,必须还要保证军队素质,一支训练有素、战力强悍的军队则成了关键。
尔护卫士卒,每遇出猎必选数千骑,被坚执锐以训练之,使之习劳苦,则临阵不怯。——《明太祖实录》
明朝军队战场是冷酷、无情地,能够在战场上驰骋也是需要很强心理素质,不能承受战场上的刀光剑影的话,也只能成为敌人之刀下鬼,所以军队平常的训练至关重要,无论是体能还是实战性质的训练,唯一目的就是让士兵在战场不怯懦、不慌乱,否则整个阵型有可能毁于一人之手。
朱元璋合纵连横的北方防御策略
数十万军队的北方防线相比于漫长的防线来说,还是相当脆弱的,不可能每一个地方都有重兵把守,也不可能每一个地都方牢不可破,唯有针对具体形势才能长久立于不败之地。在制定北方边防策略之时,显示出朱元璋在军事方面的天赋,他提出了两套相辅相成的边防策略,总结起来就是“避敌锋芒,伏兵阻险,相互驰援”的策略。北元军队处于选择的一方,不可能“傻乎乎”的攻打明朝重兵把守的要塞,挑选明军布防薄弱之地进攻则是上上之选,这种思想方式也兵家常用方式,因此明朝北方防守薄弱之地成为了“木桶效应”的关键之处。
木桶效应朱元璋提出的合纵连横的策略就是为了解决防守薄弱之地的问题,坚壁清野、诱敌深入、寻找时机,不断击破来犯之敌。北元部队多依靠以战养战的方式来壮大自己,如果遇到朱元璋的坚壁清野,他们的物资就没办法得到保障,只能退兵。来时容易去时难,想走的话就要面临明朝设置的伏兵了,偷鸡不成蚀把米啊!遇过遇到北元军队的大举进攻的话,即便是防御良好的要塞也难以守住,当然,北方边线上并不只是一个要塞苦苦支撑,还有数十万明朝大军,与北元军队硬碰硬也是不虚的。总之,有小股部队侵扰的话,诱敌深入之法就可以解决问题,如若受到大规模军事打击,便会集结明朝北方防线上的数十万大军予以沉重打击。
站在现如今的角度来看,朱元璋的北方防御策略是一套完整的体系,如果明朝后世皇帝能够充分认识到朱元璋此策略的厉害之处,最终也不至于被清军打败。那都是后话,不过朱元璋的北方边防策略确实起到巨大作用,也是朱元璋这一生军事才能的大成之作,即便是后世有所荒废,但总体的策略还是未改变,这也是为什么明朝在土木堡事变中虽然损失惨重,还能在于谦的带领下重整旗鼓的最基本原因。
土木堡之变的剧照有此优良的防守策略,对于后世之君防守游牧民族骑兵的进攻有很大帮助,那么为何明朝还会被北方游牧民族消灭呢?优秀的策略往往不是被外部强行打破,而是经不住内部不断腐化,比方说朱元璋的军屯田制度,在朱元璋严格的监视下,戍边将领不敢有任何不轨想法,但朱元璋去世后,军屯田制度就遭到破坏,戍边将领侵占士兵补给,虚报部队人数,有部分士兵不堪其重负逃离,军队后方的物资得不到保障,何谈再有任何战斗力。不只是军屯田制度被破坏,明朝的军籍制度也未能适应时代做出调整,一入“军籍”深似海,一旦被确定为军籍,一生都会是军籍,必须履行军人义务,否则打屁股的板子就会轮到军士身上。
明朝军屯田古堡明朝的灭亡不能归咎于朱元璋制定的边防政策不完善,毕竟明朝灭亡是朱元璋死后200多年后的事情,但是明初的边防策略能够完美体现出朱元璋作为优秀的军事家的胆识、气魄和才干,其制定的防御政策也可谓是有超前意识,确保明朝眼前北方边境稳定的同时还为后世建立一套比较成熟的边防体系,对于其后也是有一定影响,即便是在后世200多年时间中,明朝北方边防经历复杂的演变过程,但也未能摆脱朱元璋北方边防思想的影子。
我是史海魅影,关注我为历史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