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观山湖区金华镇翁井村,只见蓝天白云青砖白墙相互映衬,平坦的道路、古朴的长廊,田田荷叶诗意无限。
这里曾是一个以挖煤闻名的村庄,上世纪90年代末,煤矿资源枯竭后,翁井村积极转型,盘活集体资产,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告别过去 探寻未来
“我们村在2003年之前,是一个有着百年挖煤史的村庄。随着资源枯竭,煤窑只能关停,村民们有的守着一亩三分地望天吃饭,有的外出打工谋生。”翁井村党支部书记黄金林说,当时的翁井村“雨天一脚泥,晴天满身灰,河水臭烘烘,到处脏兮兮”,是全镇12个行政村中村集体资产最薄弱的村。
煤窑关停后,当时的黄金林只能选择外出拼搏,凭着丰富的经验和肯吃苦的精神,他在一家国营煤矿做起了管理工作。期间,他还曾有出国旅游的经历,国外的乡村治理、农场景观让他感触颇深。
2016年,随着城镇开发和工业园区建设,翁井村的交通状况得到极大改善。同年,黄金林在镇领导的劝说下决定放弃高薪的工作回家乡创业。
“想让乡亲们都过上好日子,要靠盘活村集体资产,用好土地。”返乡后的黄金林开始四处学习、考察,探寻能够带领大家富起来的“产业路”。
调整产业 人人获利
经过调研考察,在镇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下,黄金林与村民商议决定根据翁井村实际,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引进草莓种植项目。通过村民土地入股、资金入股、劳务入股等方式,采取“党组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整合土地与劳动力,发展草莓种植业。
2016年6月,翁井村草莓公社第一期21亩18个草莓种植大棚项目启动。
“草莓公社的诞生不容易,不光要谨慎选种,还要整改河道、修建机耕道和排水沟……”黄金林说,经过全村人的共同努力,2017年1月,草莓公社实现丰收,每亩地产出达4.7万元,营业额近百万元。
草莓公社带来的不仅是丰收的喜悦,采摘项目还为翁井村带来了人气,拓宽了收入渠道。2018年,两个采摘季后,入股草莓公社的村民全部收回成本。
随着村民收入的增加和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翁井村基础设施逐渐完善,村民文明意识进一步提升,村庄整体面貌焕然一新。2020年,被评为“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
良好的生态、便捷的交通、产业快速发展,不但引来了游人,也让在外务工的村民有了回乡就业创业的想法。
翁井村憩乐生态农庄的经营者何天福,之前一直在外工作,草莓公社成立那年,他主动加入并参与建设。2018年,随着草莓公社的发展,看好旅游发展的何天福整合了50余亩土地,带动22户村民入股,开办了集餐饮、住宿、户外拓展、养殖等为一体的农庄,如今,每户村民一年的土地租金加分红可达6000元。在翁井村,“人人出力、人人有责、人人享利”已成共识。
今年54岁的村民刘玉彬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如今,他在村里从事保洁工作,除了每个月的工资,每年还能拿到分红。“我家以前没存款,土地也少,村委会就帮我垫资入股,让我家也能拿到分红。”刘玉彬说,现在自己家的日子越过越好。
创新模式 加速发展
在带领村民致富和乡村振兴的实践中,翁井村逐渐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三转四股五红利”模式。
“三转”即传统农民身份意识向服务员身份意识转变,农村分散劳动力向产业工人转变,鼓励村民向创业工商户转变,破除村民守旧意识和“等靠要”的思想,强化村民积极参与家乡建设的积极性。
“四股”即集体股、村民资金股、村民资产资源股、劳务管理股,破解农村内生资源盘活利用瓶颈,解决项目投入问题。
“五红利”即发放守法红、支持公益事业红、守护生态环境卫生红、不滥办酒席红、创建和谐红,夯实发展利益联结机制。
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众志成城,如今的翁井村发展势头如虹。
草莓公社里,除了60亩草莓种植园,还先后建设了190亩李子种植园、80亩莲藕种植园。2017年至2020年,草莓公社实现农业生产总值406.9万元,为179户资金型股东创收251万元,为94户资源型股东创收96万元,村民劳务创收245万元。2021年,翁井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4万元。
据黄金林介绍,如今的翁井村,有草莓公社,有经果林,有西江传说田园餐饮综合体,有生态厨房农俗体验馆,还有荷塘月色星空民宿综合体等等,村民增收渠道更多,村集体经济年收入预计可达100万元以上。
从昔日的“挖煤村”转型发展到如今,翁井村产业兴、生态美,红利福泽村民,成了名副其实的“绿富美”。
来源 | 贵阳日报
编辑 | 赵子滟
编审丨刘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