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由于地处南方,气候温暖湿润,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许许多多的珍奇异兽,都生活在这里。
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怒江西岸的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则是云南省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素有“世界物种基因库”之称,野生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
目前保护区内已探明的脊椎动物就高达582种,其中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就有20种,二级保护动物更是高达47种,其他动物数不胜数。
豺是一种很神秘的动物,很多年轻一点的朋友可能没有见过它们,但或多或少都从一些民间故事里面听过。
在我国“四大猛兽”里面,豺排在狼、虎、豹的前面,稳坐第一把交椅,素来是贪狠残暴的象征。
在高黎贡山保护区,同样也生活着豺这种猛兽。工作人员在整理从野外红外相机回收过来的监测数据时,就发现了一群豺的身影,其成员数量多达8只。
尽管豺能形成较大规模的群体,不过由于如今它们种群数量稀少,8只豺组成的豺群在当代来说已经算可以了。
豺王在前面领路,群豺一路尾随
豺是一种中型的犬科动物,是亚洲地区的特产。它们的外形长得跟狼、狗很像,但仔细看又能看出差别。
与狼和狗相比,豺的体型略小一些,而且吻部比较短且窄,有点像狐狸的嘴巴,所以豺比狼和狗看上去更狡黠一些,带有三分狐相。
全世界的豺有11个亚种,我国地界上生活着5种,它们分别是:中国豺、四川豺、西亚豺、东亚豺和克什米尔豺。不同的豺之间毛色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总体上表现为红棕色,嘴巴和尾尖为黑色。
豺是一种非常合群的动物,在过去,豺的数量非常多,它们所形成的群体也很庞大。一个豺群里面,往往由一只最为强壮、经验最丰富的豺王领导,它在豺群里的地位最高,大小事物它说了算。
比如高黎贡山保护区发现的这8只豺组成的豺群,在行进的过程中就很有秩序,豺王在队伍的最前面领路,其他成员一律跟在豺王后面,它们一路小跑过山谷,像是在寻觅猎物。它们善于追逐猎物,通常是采用围攻的方式狩猎。
豺是野猪的克星,对农业生产有益
大家从一些新闻报道上就能够看得出来,这些年来我国多个省份里的野猪数量暴涨,甚至达到了局部泛滥的地步。这些野猪成群结队毁坏农作物,给农民造成不小的损失。
比如在2014-2020年间,陕西安康市因受野猪滋扰,直接导致农作物受损达到了1.2亿多。野猪泛滥,以至于需要人类出马,成了护农狩猎队,进行生态捕杀,对它们的种群数量进行控制。
但是你知道吗?如果豺还生活在多数森林里面,“猪患”就能快速得到解决,因为它们号称“野猪克星”。
豺的体型虽然不大,成年之后只有15-32公斤左右,但它们营群居生活,倾向于捕猎中大型的猎物。
在森林里面,野猪是众多大型食肉动物的基础猎物,这自然也包括了豺,而且豺的饮食构成里面,野猪占了很大一部分比重。
豺的行动敏捷,善于追逐跳跃,一旦发现野猪,会在豺王的带领下疯狂追击。它们多采用围而歼之的方式,从四面八方追赶包围野猪,然后一哄而上撕咬,拖跨野猪的行动,最终由豺王对其锁喉。
也正是因为豺群对野猪的种群发展影响很大,以野猪为食,间接地保护了农作物,所以它们也就被称为农业“益兽”。
豺的性格凶猛,却传说会保护人
在犬科家族里面,豺的名气不如狼那般大,但是如果熟悉它们的人都知道,豺可比狼凶残多了,这点在它们的进食方式上也有所体现。
在捕获猎物之后,豺群的成员会疯狂撕咬哄抢猎物,整个场面看起来十分残忍,所以一头野猪,能被它们大卸八块,迅速解决掉。
豺在我国排在“四大猛兽”之首,在印度也传闻它们能对付凶猛的孟加拉虎。豺会仗着自己群居的优势,不断攻击老虎,直到最后老虎被斗得精疲力尽,被豺活活咬死。
尽管豺如此凶猛狠辣,但在我国民间的一些故事传说里面,却认为它们会保护人。
曾听广东地区一些老人讲过一个故事,说豺看见森林中走夜路的人,会一路尾随在人的后面进行保护,直到人走出森林,它们才没有继续跟着,但还会在森林边缘目送人离开,直到消失在视线范围内,它们才返回森林中。
如果遇到在林中过夜的人,豺还会在人周围撒上尿液。由于林中百兽都害怕豺,所以闻到豺的气味,都不敢上前。
不过故事归故事,豺作为一种凶猛的捕食者,是不可能保护人的,它之所以尾随人,大概率是想捕食而已。
豺曾在我国的分布范围很广,它们是一种适应能力很强的动物,能耐寒,也抗热,除了一些极限地区之外,豺几乎能适应绝大多数的地形环境。
不过相对而言,豺更喜欢南方的丘陵、山地。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豺的数量就锐减了,它们在林中的消失,是紧随虎豹之后的。
其消失速度之快,让人猝不及防,就好像是一夜之间,傍晚人们还在田间地头上看见它们嬉戏打闹,一觉醒来,就不见了踪影。
80-90年代,是豺迅速消失的阶段,往后的岁月里,森林里面几乎就很难发现豺的踪迹了。
直到2013年,架设在四川黑水河自然保护区的红外相机,在一处山间兽径上,拍到了豺影,之后我国拍到豺的画面也陆陆续续地多了起来。得益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成果,豺的种群数量也开始慢慢恢复了。
关注我,交个懂动物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