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我国的55个少数民族几乎都是能歌善舞的民族,用网上流行的一句话来说“五十六个民族文艺汇演,汉族在用劲儿鼓掌。”
我州是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州,我市也聚居着多个少数民族,有一个较大的回族乡,有一个苗族人口颇多的镇,有一个稍小的布依族古老部落村,其间,还有众多彝族人民散居着,到过火把节时就聚拢来。
鲁础营回族乡,因为带有一丝宗教信仰,所以有很多和汉族不同的地方,特别是饮食习惯上,他们有忌口,我们都很尊重他们,因此,本地的八大碗、清真馆非常多,巴铃镇林家田村喂养的小黄牛市场是十分广大的,前景是相当可观的,回族乡、村也想抓住机遇,发展养殖。此外,我市还被称为“中国牛肉粉之乡”,闻名遐迩。
我们几乎是最早开始过“苗族八月八”的县市,万人板凳舞就从我们这里开始的,可由于换届、财政等客观因素,后续的发展动力不足,就没有踏上西江苗寨商业化运作模式的旅游推广道路,令人惋惜。即便如此,热情好客的屯脚镇鲤鱼坝村苗族人民还是会用好酒好菜招待客人,大有不醉不归之意,酒量不好的人来到苗族村寨这里过“八月八”有点吃亏。
“三声铜鼓响,引进南天门”是巴铃镇百卡村咔嘎寨布依部落长老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这个部落非常原始,最早的一面铜鼓可追溯至明朝洪武年间,而且还在使用,不是只可远观。当部落有丧葬或祈福等事宜,长老们就会拿出这面铜鼓和另外两面新一点的铜鼓来击打,并念诵布依摩经。部落的房子也非常有布依民族特色,“八音坐唱”是老生常谈,布依部落人不会唱的是罕见,月琴弹奏也是信手拈来,这个部落虽然时间久远,但不闭塞,也和其他民族一样好客。只是去这个部落的路特别窄,弯特别大,要注意交通行驶安全。
苗族过“八月八”,布依族过“三月三”“六月六”,大山镇野场村彝族人民过“七月火把节”,像我们汉族过年一样热闹,是彝族人民在夏日大暑期间过的另一个“春节”,严肃的毕摩祈福仪式、精彩的阿妹戚托舞蹈、晚上围着篝火载歌载舞,无一不彰显着彝族人民能歌善舞,就连哭嫁风俗唱的调子都跟山歌一个调。虽然没有像另一个县申请到“阿妹戚托小镇”,但民风民俗却一直延续传承。
“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此刻,我们不管是少数民族也好,是汉族人民也好,祖国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毋庸置疑的,倦鸟总会归巢,游子定会归家。当前,世界局势混乱、疫情反复肆虐,我们更要咬紧牙关,共渡难关。